做營銷一個基本的邏輯就是“主動把營銷信息推送給能接觸到的消費者,獲取更多成交”。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大品牌在數字營銷的時代,并沒有能把自己固有的消費者群體優勢轉化出更多的增量,主要原因是它們沒有明白在數字營銷的社交場景下,它們都是被選擇的而不能主動強迫,并且制造話題比實物更加重要。
為了讓營銷信息被更加廣泛傳播,我們需要思考這些信息對于消費者的社交價值在哪里。
在確認了社交價值以后,不要忘了把我們的信息捆綁到一個大眾話題讓它更容易被提及。(讓人提及這一行為體現在很多社交軟件上,細心的朋友會發現。)
二
按照拼多多的設計,用戶通過首頁營銷位的入口發起推廣活動,為拼多多引來流量,而引來的流量又會通過這些推廣入口發起新的活動進行二次引流,如此便形成了一個可自動增長的流量環。而其他電商則選擇將流量引入其他產品、服務或促銷,這種一次性消耗流量的方式。
通過拼多多首頁運營位和其他電商進行對比,可以推斷出拼多多注重流量的自增長,借別人的力量來為自己引流,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降低流量的獲取成本。
真正讓推廣有效運轉的是上癮模型。
上癮模型是尼爾·埃亞爾和瑞安·胡佛在《上癮: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一書中提出的使用戶對產品產生上癮依賴的模型,該模型由外部觸發、內部觸發、行動、多變的籌賞和投入五部分組成。
用戶通過外部觸發使用產品,在獲得籌賞的同時也進行了投入,之后則經過內部觸發再次使用產品,如此循環,即為上癮模型。
外部觸發:用戶首次接觸產品的途徑,例如:通過搜索、廣告或朋友推薦等方式接觸產品。
行動:產生使用動機并開始使用產品。
多變的籌賞:使用產品給用戶帶來的利益,變化多端捉摸不定的籌賞比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將要獲得哪些籌賞更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投入:用戶向產品投入的資源,時間、精力、金錢等。用戶投入的越多,就越容易對產品產生依賴感。
內部觸發:用戶對使用過程很滿意,并自發的再次使用(上癮)。
上癮模型是整個推廣活動的基礎,只有符合用戶使用心理的推廣才是有生命力的推廣。
三
作為一個定位做娛樂,受眾多為年輕人的產品,用戶冷啟動可以邀請網紅IP養成KOL,以帶動運營的發展;增強社交屬性,完善自傳播機制。
雖說抖音一直宣揚“去中心化”的UGC思想,但在發展初期的運營策略卻無一不圍繞著“中心化”的PGC:聯絡直播平臺家族公會、從美拍批量導入KOL和承接頭條的明星資源,做以KOL為核心的粉絲傳播吧;初期抖音專門開辟了一個頁面用于添加好友,可從通訊錄、QQ、微信、微博添加好友。
抖音瞬間引爆,相對比快手土,抖音帶來了一股小清新。
先說感性角度。說到抖音,首先會讓人想到的,是各種洗腦音樂和魔性舞蹈。抖音帶火了很多不為大眾所熟知的歌手的音樂,比如:劉佳的《愛的就是你》、大壯的《我們不一樣》、校長的《帶你去旅行》等等。
網易云音樂上的抖音歌單,有360+之多,且還在繼續增加。而談到抖音的魔性舞蹈,則有各種手勢舞、C哩C哩舞、鬼步舞、海草舞、散步舞、多魚舞等。抖音的火,不僅在于其APP內部,還在于其輻射到其他APP和線下場景的影響力。
如果你在淘寶上搜索“抖音”,會立刻出現數量可觀的標著“抖音同款”的商品;去海底撈吃火鍋,跟服務員說你想拍抖音,服務員會十分默契地端上海底撈的抖音套餐,甚至指導你怎么拍可以拍的更有趣……
這種影響力之巨大,導致微博、微信開始對來自抖音的內容分享進行限制甚至封殺。
如果它成為一款國民APP,你還沒有關注或者使用,那么等到他成熟后,也就沒了機會,想要熱門談何容易。
我們就一個案例去說明你做抖音怎么才能上熱門?
案例解析:
杜子建抖音來舉例:杜子建760萬粉(5月30日14點27分數據),28個抖音作品,最高贊的一則是499萬贊(5月30日14點27分數據)。
這則作品如下:
怎么深入模仿杜子建的第一爆款呢?
【內容還原】,把整個視頻,用文字描述一遍。
【標題】
@杜子建
第一個讓你孩子抬不起頭來的是誰?
【音樂】
杜子建自己創作的原聲(同期聲為主)
【畫面】
杜子建,中近景,構圖到胸口,坐姿,左前側對鏡頭,雙手交叉,黑色毛衣,背景為書柜門,虛化;
表情嚴肅,頻頻點頭,眨眼,做交流、訓斥語氣;
【臺詞】
孩子要鼓勵教育,要積極培育
一定是賞識教育,賞識成長
父母都不賞識他,每一天都侮辱他、羞辱他,比較
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每天都低頭過日子
第一個讓孩子抬不起頭來的
一定是父母
當然還有比較雞賊的做法:
怎么搬運?
1)從其他視頻網站、國外視頻網站搬運
現在甚至有可以幫助你搬運時,去水印的“第三方工具”了。
2)從微信朋友圈搬運
有人關注1000個微信公號,哪個火了,就改為視頻,放到抖音來。還有人把歷年朋友圈火爆的文章,都整理出來,做成數據庫,作為創意源泉。
3)從電影、電視劇里搬
把火的段子,再來一遍。
4)從大家關注的名人那里搬
馬云火,做一個蹭馬云的號,放馬云視頻,然后說:他年輕的時候普通(或不普通),現在富可敵國……所有奮斗的小伙伴,請給他點贊……
小貼士:對于抖音上比較火的活動和大家爭相模仿的還是要踴躍去參與,創造別樣的內容。增加上熱門的可能性。但最重要還是要形成自己的一套內容吸引邏輯和粘性法則。
四
小紅書核心用戶的需求總結一下:
我喜歡去海外旅游,而且出去旅游少不了購物,但是我不知道有什么值得我去買,我希望別人能給我一點意見,想聽聽大家的心聲。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我購買的商品不單單局限于基本使用,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更多精神上的滿足,映襯出我在別人眼中的獨特姿態。
我昨天海淘了一個物美價廉的限量挎包,我想去分享炫耀一番。
我喜歡上網,當看別人分享的東西都說非常的不錯時,我很是心動所以我也買了下來。
小紅書發展至今,這一切都是全面了解這群核心用戶群85后、90后女性的深度理解之上,對核心用戶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產品的發展。現在用戶量與活躍度都有了,產品的策略主要解決電商變現問題,做到更大的收益,所以這時的產品策略應該是:
洞察小紅書核心目標群體消費軌跡,能夠孵化更多針對這群人消費的特點,同時也能對商家也存在巨大吸引力。
優化供應鏈,增強渠道能力,站在用戶角度更多的可能性收發商品。
讓推送更符合用戶心理,做到快、準、狠刺激用戶購買的欲望。
繼續保持社區內容的高質量,營造一個活躍、健康、和諧的社區環境。
保持良好口碑,小紅書是一種生活方式,帶領用戶發現全世界的好東西。
還是那句話,如何獲取精準用戶,除了在信息流上下功夫還要在內容傳播平臺下功夫,在用戶上癮與好感這方面多儲備內功,才是上上策。在平臺性上,選擇流量匹配地是最為重要的。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