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RR模型,大家都知道,什么獲取、激活、留存、轉化、活躍、推薦,從產品運營的角度來講,用戶從下載應用到激活是一個獲取用戶的過程。
1、獲取
下載量:已下載應用的用戶數量,除了關注下載的用戶數量,還要關注應用商店排名和評分,下載排名靠前且評分高有助于進一步吸引用戶下載。
安裝激活量:安裝并打開應用的設備數量。
激活率:激活設備數/安裝設備數
新增注冊用戶數:新增的注冊用戶數
用戶獲取成本:每獲取一個用戶所需要的成本。
2、激活
數量指標:
日活躍用戶數:一日內啟動過應用的設備數,表示用戶規模。日活躍用戶數能體現當天的流量引入效果,但波動較大;
月活躍用戶數:一月內啟動過應用的設備數,表示用戶規模。月活躍用戶數相對穩定,應用的用戶規模一般用月活躍用戶數表示。
質量指標:
活躍系數:日活躍用戶數/月活躍用戶數。如果用戶都活躍,這個值就接近1,一般是在0.2上是合格的。
功能使用率:使用某個功能的用戶數占活躍用戶數的比例。使用率越高,表示功能越受歡迎。
平均使用時長:平均每個用戶一天使用應用的時間。
3、留存
如果一個用戶不能留下來,那么渠道推廣成本、開發成本都是不能承受的,所以用戶留存指標需要特別的關注。所謂留存簡單說就是今天使用的用戶,一段時間內還會回來使用,用戶留存常用的指標包括:次日留存率、七日留存率、30日留存率(N日留存率:統計日期新增的用戶或者活躍用戶,在第N天又來使用的比率。)
可以參考行業值來對標自己應用的留存是否健康。一般來說次日留存率比較低,說明用戶對產品不感興趣,或者是產品使用教程做的太差了;七日留存率比較低可能就是用戶覺得內容不耐玩不好玩;30日留存率比較低,可能是版本迭代規劃做的不好,沒有及時給用戶更新內容。
4、轉化
用戶如果能夠活躍,并且留存下來,這個時候能夠轉化的可能性就提高了,用戶轉化階段主要看以下數據指標:
付費用戶比例:付費用戶占總用戶的比例。付費用戶和免費用戶行為差別很大的,建議將付費用戶和免費用戶區別對待,單獨跟蹤付費用戶的行為,流失率以及營收。服務好付費用戶,提高付費用戶支付的金額,就可以提升收入。
首次付費時間:用戶激活后多久才會開始付費,有助于把我轉化用戶的時間點。如果發現大部分用戶在激活7天就開始付費的話,那么對于激活6天的用戶我們就可以考慮引導付費,比如說給用戶發一些券。
用戶平均每月營收:等于一個月的收入/月活躍用戶數,但是大部分用戶是不愿意去付費的,所以我們還需要關注付費用戶的平均每月營收。
付費用戶平均每月營收:等于一個月的收入/月付費用戶。只有提升這個指標,才能明顯提升我們的收入。
5、推薦
你的產品要好,用戶才會推薦,同時推薦的用戶如果能夠從好友的注冊使用中得到好處的話,推薦意愿會更加強烈,比如趣頭條,推薦好友使用app,自己可以得到金幣,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機制,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傳播方法論:
病毒因子K = X(每個用戶分享朋友圈后帶來的新流量) *Y (接收到邀請的人轉化成為傳播用戶的
通常情況下 X < 3,Y < 0.25。
運營和產品人的努力就是努力把k變得大于1。
最全最有效的手段是放大你話題的廣度和權威性。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內容,更多APP運營相關干貨請持續關注運營喵官網!
另外,如果你想系統性學習用戶運營,那么這個課程可能適合您:
用戶運營體系課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