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綠了江水,吹醒了大地,一年一度的植樹節隨著春風的腳步一點點的臨近,正所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于綠水青山,我們總是會有一種獨特的情懷,趁著植樹節來臨之際,教育機構可以借著植樹節的春風,來做一場別開風面的活動。
植樹節由來
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
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
提倡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
中國的植樹節由林學家韓安、凌道揚等倡議設立,最初確定在4月5日清明節。
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
植樹節活動方案一
主題:呼朋引伴,為我們的友誼來種棵樹
參與方式:
通過公眾號上傳活動詳情以及活動海報,用戶通過分享活動海報到朋友圈、好友、社群,好友通過識別二維碼為其助力,獲得12名好友助力的用戶,即可到線下機構店中免費領取一盆綠植。
活動注意:
1. 綠植在選取方面可以選擇多肉、仙人掌等具有特色性且易養的植物;
2. 綠植的品種要多樣化,在活動中要強調先到先得,可自行挑選;
3. 綠植用帶有機構特色以及logo的袋子或者盒子進行包裝;
4. 海報的設計要貼合植樹節的主題,活動詳情中可以利用綠植的照片來吸引用戶;
5. 在用戶等待領取的過程中,要與用戶產生交流溝通,加深其對機構的進一步了解;
植樹節活動方案二
主題:扮靚春天,你我一起行動
參與方式:
到機構現場體驗真實的種植樂趣的資格。
準備工作:
機構設置一個綠植角,準備好與綠植角相同品類的小樹苗、種植泥土、小鏟子、小水桶等,當家長送孩子到機構后,老師組織孩子到綠植角進行選苗、拿工具,然后統一進行種植注意事項的講解,當孩子在種植過程中,老師可以進行一對一的種植“輔導”,在結束的時候,每一位孩子種植的樹苗,可以做上標記,孩子可以定期來機構查看自己樹苗的成長情況,增加家長到機構的幾率,從而提高之后的成單率。
活動注意:
1. 種植結束后,一定要讓孩子做好自己的標記,可以用標簽的形式來進行標記,并告知孩子,以后可以來經常看自己種的小樹苗。
2. 樹苗選取也應以好養活為準,保證養活率,畢竟如果后續孩子來機構結果發現自己種的小樹苗沒有活的話,體驗感也是會降低的。
3. 如果家長一周還未帶孩子再來機構,可以以小樹苗的成長情況為切入點,邀請家長到機構來。
總結
1. 通過公眾號、朋友圈能夠充分的展示活動的詳情,通過圖片能夠更加直觀的吸引用戶;
2. 將活動的每一步都實現流程化、細節化,最大程度上實現用戶到店的轉化率。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