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
2、能夠愉快的參加活動,積極與同伴共同勞動,在活動中遵守規則,學習與他人合作,體會勞動的快樂;
3、感受大自然、周圍環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4、倡議綠色,做好宣傳社會。
二、活動準備
2、新生樹苗、植樹所需的工具、攝影設備、認養樹牌印制等。
三、活動過程
01
介紹植樹節
教師用簡單明了的話語向幼兒介紹植樹節的由來。
● 小朋友知道樹木有什么作用嗎?(幼兒互相討論)
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風沙的危害”以及霧霾天氣的圖片,讓幼兒知道我們居住的環境污染特別嚴重,對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危害。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教師小結:樹木可以凈化空氣、美化環境,調節氣溫、防風遮雨;另外,樹木還可以制成各種家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做個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教師提出要求:
①按順序給路邊的小樹澆水并注意不碰斷小樹苗、不踩壞小花朵。
②水壺里的水不要裝太多,以免水灑出來弄濕衣服、鞋子。
③取水時不要擁擠,要按照順序排好隊。
④給樹木澆水只要澆滿就行,不能溢出水。
教師示范給小樹澆水后,幼兒動手給小樹澆水,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教師對幼兒的勞動給予肯定并進行評價。
02
小班組活動主題“我和小樹同成長”
將幼兒分為三組,每位老師帶一組,分別給園內的樹澆水、松土、掛樹牌,活動中教師可給幼兒普及一般什么時候適合給小樹澆水,可用什么水澆水,比如:洗完菜的水、淘米水等、松土的時候怎樣鏟土才不會傷到樹根等,最后與小樹集體合影。
●延伸活動:
藝術活動:主題畫“我為地球添點綠” 撕貼畫(樹、花)幼兒完成作品,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展示,個別幼兒對作品講解,說說作品的內容,其他幼兒指出它的優點與不足。
科學活動:認識我身邊的樹
(1)視頻欣賞
視頻內容:原始森林里,恐龍等多種野生動物在樹林里在自由地玩耍,目的是將幼兒注意力吸引到這一活動中來。
(2)互動討論
提問:你見過哪些樹?這些樹是長什么樣子的?
討論:你還見過哪些樹,它們有什么不一樣?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
(3)圖片觀察
圖片內容:由于原始森林的破壞,大量樹木被毀壞,恐龍及很多動物被滅絕了。現在很大城市出現沙塵暴。
討論:為什么說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對人類有哪些幫助?你喜歡樹嗎?為什么?
03
中班組活動主題“綠色家園共創造”
幼兒自由成組,三人一組負責照顧一顆大樹,定期澆水、松土。在老師的幫助下對園內所有樹木進行分類,并小組討論為樹命名,分組制作樹牌等。
● 延伸活動:
科學活動:樹葉探趣,和孩子一起到幼兒園、公園等實地觀察樹葉的形狀、顏色,采集樹葉標本,制作樹葉貼畫。
藝術活動:制作樹葉書簽,要求書簽的形狀要豐富多樣化。
04
大班活動主題“你我攜手添綠意”
幼兒自由成組,每組領取一棵小樹苗,組內幼兒討論分工,挖坑、埋土、澆水等,大家相互幫助,共同完成種植一顆小樹,并對小樹起名掛牌,測量小樹苗的高度,記錄小樹的成長過程,最后與小樹集體合影。
● 延伸活動:
科學活動:我來測量小樹有多高。
家庭活動:家長和幼兒一起探討一些有關養護植物方面的常識。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