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種報價方式錯了,哪有什么市場行情一說?”
前不久,一位工作七八年的設計朋友找到我,她接了一個私人項目,需要設計和文案分開報價。
設計部分她是按市場行情報的,可對文案報價方式不了解,讓我給點建議。
我對她說:“你這種報價方式錯了,哪有什么市場行情一說?”報價應該按時間成本來,這樣甲乙雙方才沒話說。
1. 人的時間早已被標價
交談中,我給列了她一個基于成本的報價公式。正式說報價公式前,要先提一個簡單的概念——“時間標價”。
從本質來說,甲乙雙方的職場人都能接受這種說法:工資體現了一個地域的用工成本,工資是個人的時間標價。
若一個人月薪是12K,即他與用人單位達成了一份平等交換協議,以每天400元的價格,出售自己的工作時間。
也就是說,在用人市場上,他的一天工作時間市場標價為400元。這是他通過自己的能力累積,換得的市場認可。說到這里,合理報價的問題就簡單很多。
從用工時間成本維度,基于市場交換原則去核算報價,是一種不偏袒任何一方的中立報價方案。
2. 私單報價公式
接受以時間成本為報價基礎,就很容易理解我提出如下報價公式。
它完全基于市場平等交換的原則,不存在漫天開口宰客戲說,更排擠掉外行甲方亂砍價的空間。
P報價區間公式:{P1(C時間成本* D 執行天數 *3~4倍用工溢價)*5%~10%長期合作讓利 + P2(C時間成本 *D執行天數* 3~4倍用工溢價)*5%~10%長期合作讓利+ ……} 結果取整
* C時間成本單位:元/天
* P1、P2 為參與項目的執行人
為了簡化計算內容,在此模擬一個很小的案例。
私活場景:有一文案創作私活,只需1名文案就能搞定。項目難度中等偏上一點點,找的接單人是12K月薪文案,這名文案對內估算的執行時間為3天。
套用公式P報價區間= 12000/30 x 3 x3~4 x 5%~10% ,大體推算出這例私活的合理報價范圍是3400~4300元中間。
最終報價,建議根據項目執行復雜度、資料完善度、溝通成本在區間中取值。
計算顯示單天用人成本為1000元出頭,符合用人市場上請 freelancer 的正常報價。當然,你能把時間賣到 3600-4800元,也是在合理市場報價范圍內。
上述整個報價公式,唯一的疑惑點在于為什么要乘以3~4倍用工溢價?
依然可以從用人成本上理解這個問題。
用人單位為個人提供辦公環境、繳納社保五險、公積金、節日及年終福利、提供完備的業務關系……
節假日加班,人們都要向用人單位爭取2天調休或雙倍工資。
另一個與你非親非故的外部企業,占用了你下班休息或周末放假時間來處理他的派單,只訴求3~4倍的用工價差,是不是已經很良心價了?
古人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平日里不承擔日常用工的成本開銷,臨時有需求找雇傭兵和外援,理應自覺接受這一點點用工溢價。
3. 影響報價的兩個變量
這種不玩信息不對稱,不玩貓膩的報價方式,把“時間成本”當做用工市場承認的一個常量擺在明面上攤開說。
只要不玩暗自猜忌,敞開了談,剩下合作過程就靠專業實力說事兒。
當整個報價過程中,存在兩大變量,無法用公式衡量——甲乙雙方的人心。
甲方找外援時,常常說隨便搞搞就行,把事情勾勒得很簡單。這是甲方預先心理設防,和準備壓價的慣用談判伎倆。
用最小的誘餌,套心最大的狼。先引上鉤,再加碼要求。這是人心變量其一。
而接單乙方面對派單時,眼里常盯著RMB數字,忘了掂量自己的消化能力值。(往往會因貪心,去做超出能力的允諾,最后不達要求、項目爛尾、白忙一場 )這是人心變量其二。
牢記兩點。對外報價時,靠經驗從甲方溝通語句中盡量探測項目需要,還要戒貪念、認清自己的資源能否消化這項業務。
4. 出賣時間的思考
接單報價只是開始,把事情做完整才是核心過程。
個人接單鍛煉,把拓寬專業能力見識放在第一位,疊加回報自然隨后就來。
我不能接受的是有人為了錢,讓自己深陷到無邊的私單中,為幾百塊、一千多塊給人出微信稿、品牌故事、產品文案……那是在糟蹋自己的時間。
無論是兼職私單,還是處理本職工作,我們無非是在不同地方、以不同形式交易自己的時間。
在我們的時間不值錢之前,先別急著出售時間變現。豬養肥了再殺;時間的收成,長滿了再收不遲。
利用時間接單變現之前,我們更該應該把時間留來思考如何讓自己的時間值錢。
上句有點繞,我故意的,因為“讓時間增值”真的很重要!“報價”的下一階段叫“定價”,這階段不在本篇討論范圍內。
祝你早日到達定價階段,掌握自己時間的定價權!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