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被央視神級節目驚艷到的走心文案。因為太驚艷,所以我們直接來看:
一、托古喻今可還行
①從歷史碎片中看到我們的前進的腳步,并通過文案表述出來。
☆01?
你可能會問我,為什么人們不把這些碎片全部拼接,恢復它完美的樣子,因為人們發現,在這些無數的疤痕中見到了—個又一個歷史的細節,在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人類在苦難中前行的腳步。
我們哭著降臨世界,卻可以笑著走向永恒。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
☆02?
洛神賦圖
命運恰如潛流,動無常則,進止難期。
②一字一句都成了光陰的故事,亙古永存。
☆03?
時空,仍在滿天繁星中延伸。太陽,不過這兩千億顆亮點中的一粒,天行有常,周而復始,如期而至,是為天地之信,以利萬民。
☆04?
就在此刻,就在這里。世界被不同的文明雕刻成此刻的樣貌。不同的陸地、海洋、山脈、湖泊、城市、村莊,人們的膚色、眼神、笑容……相遇一刻,生死一刻,聚散與悲歡的一刻,共同雕刻著人類的故事。( 云岡曇曜五窟)
☆05?
中國,三千年前,被鐫刻于方寸之間,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這泥土連接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國。
③對美、對人心、對社會關系的思索。
☆06?
從高貴到不詳,再到呆萌,貓頭鷹一直就是那個貓頭鷹,但是人心變了好多回了。?(鸮尊)
☆07 ?
當時的人們認為,把一個世界穿戴在身上,讓億萬年生命的玉與數十年生命的人,將彼此的生命互相給予,就是人對天地萬物之愛的表達。玉,成為西周在青銅之外,留給時光永恒的禮物。(玉組佩)
☆08?
那時的小吏與平民,仍存在于尺牘,可以閱讀,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尺牘之間,看到那些被秦時明月照耀過的生命和時光。
里耶秦簡
☆09?只有美,不經意間越過了邊境。看見美好,美好就會路過這片土地。路過西亞平原時花開,路過東亞深林時鹿鳴,路過不同的姓氏與國別,路過千萬河流與山前。盛宴人來人往,總是緊急散場又熱鬧開席。
花樹狀金步搖
☆10?
海枯石爛,曾經是我們關于時間最久遠的想象。我們把字刻在石頭上,期待它可以載著我們的故事穿越時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11?
背倚死亡,圖謀遠方。
☆12?
當一切歸為塵土,誰能證明普通人曾愛過。
☆13?
正是從戰國時代開始,在與一個又一個內外對手的對峙和融合中,在經歷一次又一次蛻變后,中華民族強大的包容力,逐漸被喚醒,因為對手我們審視自己,因為對手我們了解自己,因為對手,我們變成更強大的自己,你好我的對手。
④肉體雖滅,記憶永恒
☆14?
消失的生命,雖暫時如煙云般飄散,但在各類神物的庇佑下,陰陽調和,魂氣聚合成形,永恒的生命,在另一個世界逐漸復蘇。
⑤世界上最令人驚奇和敬畏的是兩個東西:一是我們頭頂的天空;二是我們心中的道德律。
☆15?
與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
二、賦予價值
歷史文物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年代感,在《如果國寶會說話》的文案中,便抓住了這一特點,進行擴充:
?1). 有的時候是對于自我價值的詮釋??
①關于我們與時間
☆16?
作為一個每天都在努力減肥的胖妹,我曾夢想生活在大唐,但后來才知道:只是那時自信,那時自在,那時是以想胖就胖的自由為美。
大唐,之所以是我心心念念的大唐,正在于你不用投他人所好地成為自己。
唐代仕女俑
☆17
陶,是時間的藝術,泥土太干則裂,太濕則塌。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匠人們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陶涼。今天的我們,總感嘆生活太快,時間不夠用時,六千年前,古人就已經教給我們,如何與時間融合,如何與時間不較勁。 (陶鷹鼎)
☆18?
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亦如閃電的生命,在大地上消失的那一刻,石頭里的生命,浮現出來。一塊巖石刀刀劃過,時間在他們身上碰撞,便鐫刻出了故事。
霍去病墓石刻
②在時間與空間的洪荒中,我們是如同芥子一般的存在
☆19?
太陽神鳥,20克黃金里的宇宙,在這0.02里面厚度記錄的宇宙時光里,我們如一粒微塵般存在。
太陽神鳥金箔
☆20?
兩千年的時光是一片滄海,壺身上的桑田,茂密如初。
戰國嵌錯宴樂攻戰紋銅壺
☆21?
當一切歸于塵土,怎樣證明普通人曾經愛過?一柄酒壺,二十個字,記錄了一代人的愛情。時間,在泥土里沉降,讓愛與不愛變得無從考證。一別行千里,再見是暮年。
長沙窯青釉褐彩詩詞壺
2).又或者是跨越千年的對視
縱使“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依舊阻擋不了我們對星空的仰望
☆22?
雖然世事如蒼狗,生命終凋零,但在無常中去追求永恒與絢爛的生命伸張,卻保存在我們的文化記憶里。極目不見故土,抬頭卻是同一片星空。
阿斯塔那伏羲女媧圖
☆ 23?
犀尊送走了犀牛,比血管更古老的河流,流淌在比國家更古老的土地,過客來來往往,相視一笑,萬物有靈犀。(錯金銀云紋青銅犀尊)
☆24?
儒家、道家孔子和老子,他們的哲思,就像兩條河流,它們交匯,它們奔騰,它們也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時刻都在發生著。它就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你和自己的相遇。
?3).有時又是千年呼喚終成歌??
☆25?
與他們對視,那些超越語言的心動,也許就是隱藏在我們生命里的謎底。我們是人,我們站在這里,也站在地球上。
三星堆青銅人像
☆26?
世界文明猶如繽紛多彩的絲線,廣袤山河仿佛從未停歇的織機。在東風和西風的吹拂下,編織至今,經與緯,古與今,在沙海古道上,我們看到了你,也遇見了自己。
☆27?
我們乘著時代的風云,以微毫詮釋盛大,且歌且舞而來。我們曼妙豐姿里,就是生命。我們輕盈飛過處,就是天空。
飛天
☆28?
仙鶴展翅,濺起的水波驚動了蓮花綻放的花瓣,也驚動了千年時光的碧波,這是青銅時代的絕唱。它已經數千年不曾盛酒,但依然盛滿時光之酒的狂野,迷醉了此刻。?(蓮鶴方壺)
☆29?
從對泥土的把弄開始,人類認識到自身創造萬物的非凡能力。初生如光明照耀,死亡如黑夜降臨。人類一次次地發出悠長的疑問,也一次次地溶解在沉重的泥土。
☆30?
根源于對生和死的思考,人類開始了對自我的凝望。
世界各大古老文明的覺醒,大約都從人像藝術的誕生開始。這件仰韶文化陶壺,只不過是大地留下的億萬張迷惘的面龐之一。
我們凝望著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顆心跨越時空,望見生命的力量之和。六千年,仿佛剎那間,村落成了國,符號成了詩,呼喚成了歌。
人頭壺
☆31?
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間的,是九千年前人類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聲。那時風動,此時心動。
賈湖骨笛
三、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外形描寫
除了抓住時間,文物的外形也是文案的一處抓點:
?1).不見其物可感其形??
☆32?
五千年前的風早已止息,而它還保留著在風中的姿態。
紅山玉龍
☆33?
誰能讀懂這雙眼睛,它仿佛從人類古老而幽暗的意識深處,穿越而來,無聲地述說著先民的愛,恐懼與信仰。 (良渚玉琮王)
☆34?
此刻,我們寫的橫豎撇捺,曾經一筆一劃地刻在骨頭上。因為刻骨,所以銘心。
鑲嵌綠松石銅牌飾
類似許多開篇就讓人上頭的小說開頭,《如果國寶會說話》的開場白,自一出場便直抓目光:
你來自泥土,頭微微揚起,仿佛仰望天空。
六千多年過去了,我們進食、生存、繁衍,不斷進化。
而今,凝望著你。
我們仍舊在思索這一切的意義。
一字一句,用第二人稱的口吻,幫著文物講述著它們曾經經歷過的滄海桑田:
無論有多少相似和不同,每個文物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存在著,與天空并肩,與星辰同行。即使相隔千年,抬頭卻是同一片星空。
如果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如果國寶會說話》的文案,簡直就像是高級帶貨文案,句句珠璣:在短短5分鐘的時間里,講出每一個文物的歷史背景、外形、制作工藝、材質,并與當下價值進行融合直至升華。
可能這就是語言的魅力:華服琳瑯,面具各異的人群追逐著流動的光影,像海中魚龍般,徜徉在無極的快樂中,俗世生活的斑斕,與信仰世界的疊加,生成極樂幻境,天人如世人。
這或許可以給苦于寫帶貨文案的我們帶來些許啟發。
也許把文物的文案和商業文案進行對比,會讓人覺得:哎呀,廣告怎么可以和這個相比啊!但即使是為商業服務,廣告創意也有來源,我們不是進行對比而是試圖從中學到一些廣告文案可以借鑒的地方,盡管營銷方式百樣,但內容為王是維持不斷發展的永恒真理。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