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先生說,你要記得那些黑暗中默默抱緊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徹夜聊天的人,坐車來看望你的人,陪你哭過的人,在醫院陪你的人,總是以你為重的人,帶著你四處游蕩的人, 說想念你的人。是這些人組成你生命中一點一滴的溫暖 ,是這些溫暖使你遠離陰霾, 是這些溫暖使你成為善良的人。
或許,感恩節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我們對那些人沒來得及、羞于表達的感激,有一個表達出來的機會。
同樣,這也給了品牌們一個正大光明感謝消費者(表現自己)的機會。
01 欲揚先抑型
——感謝這樣2021的天貓
在即將過去的2021,生活變得更加“繽紛多彩”——公司黃了、基金綠了、健康碼紅了……在各種動因下,生活的“不確定性”前所未有地增多。
多輪疫情、臺風、暴雨、洪災相繼席卷,這樣的2021,拿走了我們太多,失業、隔離、無法出行、心血泡湯……創傷之后,我們不禁開始思考,要感謝這樣的2021嗎?
天貓以「2021拿走不謝」的主題,替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實,真正值得感謝的是,是依然努力生活的你自己。整支短片先抑后揚,展現了即使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但依然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群像。
02 幽默反轉型
——用「眼神殺」守護靜好的榮耀手機
有時候,感謝不必說出來,一個眼神也可以做到。榮耀手機洞察到因工作忙碌許多家長無法陪伴孩子享受親子時光的社會現象,講述了一個熊孩子與媽媽電話響不停的手機「斗智斗勇」的故事。
短片通過熊孩子搗蛋的視角展開,傳遞出“媽媽陪伴我成長,我守護媽媽靜好”的主題。硬廣軟說,榮耀手機感恩節另辟蹊徑,展現品牌溫情之余,還狠狠夸了一波自己的產品質量與功能,優秀!
03 走心動人型
——致謝不平凡堅守的科大訊飛
擅長走黑科技路線的科大訊飛,感恩節推出一則走心廣告《前行》。短片根據真實故事拍攝,講述了回國尋親的教授、致力于鄉村發展的駐村書記、帶給山區孩子希望的電視臺記者、毅然奔向抗疫前線的醫學生志愿者等人的追光故事。
科大訊飛展示這些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小人物」不平凡的堅守,向社會傳遞出正向價值觀,希望能夠成為消費者身邊高效工作、智慧生活的 AI 伙伴。
——把愛看在眼里的小度智能屏
小度智能屏解鎖陪伴父母新姿勢,發布感恩節廣告片《愛,看在眼里》。短片圍繞「看見」這一關鍵詞,展現了父母與子女之間雙向奔赴的愛。小時候,我們時刻被父母關注、關心;長大了,反而父母的慌亂被我們看穿,但離家的我們卻很難時刻關心父母、提醒父母。不禁感嘆:真好,科技改變生活,智能讓愛隨處可見。
04 回憶青春型
——感謝「正年輕」的海倫司
年輕,是品牌界永不過時的話題,放在任何一個時間節點都合適。
海倫司發布短片《感謝你,正年輕》,通過一場青春回憶展現了四個年輕人在海倫司發生的點滴故事。清新的畫風,溫情的故事,滿屏都是青春泡泡。短片結尾,呈現多個真實顧客的「感恩」故事,節日氛圍感拉滿。
05 大力吐槽型
——陰陽怪氣的美國百貨超市Meijer
?
萬物皆可吐槽,感恩節也不例外。今年感恩節,美國百貨超市Meijer推出一支廣告吐槽感恩節。乍一看,短片中每一個人都是面帶微笑,但實際上表達的都是對節日的不滿,真·臉上笑嘻嘻,心里MMP。
但這些“吐槽”對于有些人而言,卻是奢侈的“幸福”。正是如此,Meijer這支廣告結尾,推出Simple Give的募捐活動,呼吁大家在感恩節之際為那些貧窮的家庭捐出善款,讓他們也感受到節日的溫暖。
06 大玩老梗型
——蹭江小白熱點的私激?
前幾天,江小白的100條“鄭重聲明”海報刷屏。這不,私激活學活用,感恩節之際簡單粗暴,直接放圖感謝,并稱江小白也是這個水平。
——感謝「每一個你」的瑞幸與吉利
與消費者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就是與消費者直接對話。瑞幸與吉利借感恩節這個機會,直接感謝「每一個你」。
此外,今年感恩節有些特別,恰逢遇上國際消除家暴日,在一片感謝聲中,也有不少品牌為正在遭受家暴的人發聲,為這個感恩節平添了更多溫暖與人情味。
比如,為家暴發聲的杜蕾斯與探探。杜蕾斯為鼓勵當事人和旁觀者都勇敢站出來,對暴力零容忍,發布一組創意海報:
而探探則圍繞“社交語言暴力”這一話題,發布公益短片《看不見的暴力》,并推出《反社交語言暴力指南》,呼吁兩性增進了解和溝通,拒絕語言暴力,共建友好社交環境。
總的來看,今年感恩節依然是圍繞著「感謝消費者」這一大方向開展的。
不過,今年國外的感恩節案例也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發,在感恩節除了打感情牌,也可以反套路。畢竟,可以看到不少品牌在借勢的過程中,落入了形式主義窠臼。溫情有余,創意不足,很難真正打動消費者從而讓人眼前一亮。關于這一點,或許還值得品牌們在未來進行更多的思考。
最后附上一些今年不錯的感恩節借勢海報,感謝大家看完這篇文章!
(痔瘡:不用謝。)
本文由@木木MuMu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