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韻”這個詞,小時候在語文課本里聽到的最多。
后來,中國有嘻哈火了之后,互聯網上就流行起了一股“押韻”的潮流風潮。
其實在廣告文案里,押韻用得也很多,甚至一些經典的廣告文案,都有押韻的修辭手法在里面。比如: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
——人頭馬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M&M巧克力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鉆石品牌戴·比爾斯
為什么那么多經典文案都愛用押韻呢?主要是有三點好處:
01 押韻使文案朗朗上口
在《說文解字》中有說:“韻 ,和也。從音員聲。”
可見,韻是和諧的意思。押韻的作用,一是令詩文讀起來順口、悅耳,二是令詩文讀起來有一種回環往復的音樂感。
多一些潤滑,少一些摩擦。
——統一潤滑油
多與少的對照比較,讓句子帶來的感受更強烈,而“滑”與“擦”,讓文案有節奏感,越有節奏感,讀起來也朗朗上口。
18歲可以美的像朵花,
現在也可以美的不像話。
——天貓
句子是對各個年齡段,女性美的贊同。它用花來形容18歲的女生,而用“話”來做第二句的結尾,回環往復的感覺,不僅讓句子讀起來順口悅耳,而且“花”和“話”同音,仿佛在夸每個年齡段都能像18歲那樣像朵花。
透心涼,心飛揚。
——雪碧
不僅如此,當“押韻”的流暢感用在品牌口號上時,更能讓口號被快速記憶,幫助品牌去輸出品牌信息。
曬足一百八十天,廚邦醬油天然鮮。
——廚邦
三棵樹,馬上住。
——三棵樹
真情永不變,大寶天天見。
——大寶
02 押韻讓文案更具洞察感
除了音韻流暢的朗朗上口之外,認知語言學的研究發現,流暢的韻律甚至可以提升說服力。
外國有研究發現,如果把押韻的格言呈獻給被試者,他們對格言的認知加工將會更加流暢,人們對格言的信任度就會更高。
世上所有的內向,都是聊錯了對象。
——陌陌
同樣的意思,如果把文案變化:你不是內向,只是跟那人聊不來。聽著就不如原話來的有深意,仿佛是朋友給內向性格的人說的一句寬慰話。
所有的精打細算,都是在為愛打算。
——支付寶
而如果把這句話,改成“媽媽的每一筆精打細算,都是為家庭的付出”,聽著也有感情,但卻不如原文有深深的洞察與愛意。
問我多少歲,不如問我走過多少風雨和山水。
——《女人30+》綜藝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New Balance
押韻的句子甚至比一般的句子帶給人的閱讀阻力要小,所以也更易被接受和理解。
03 押韻讓文案更具美感
還有個理論叫做處理流暢性理論。
理論認為,大腦對外在信息的處理順暢與否也會影響我們的審美體驗。
認知神經科學家克里斯蒂安·奧伯邁爾(Christian Obermeier)任職于德國著名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他曾在2013年系統研究了詩歌的韻律會如何影響人們的審美和情感體驗。
眼前滿是希望,身后還有風光。
——東風風光
前和后有對比,加強了句子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而“望”和“光”同韻,回環往復的音樂感又增加了句子的意境和空明。
日子緩緩,陽光散散。
——陽光棕櫚園
“緩緩”、“散散”的疊詞本身就有聲律上的節奏感,加上“緩”、“散”押韻的回環往復感,讓句子聽起來愈發的悅耳,仿佛被陽光暖暖的照射著,微風輕輕的拂過著。
他們的詩與遠方,是躺下來聽聽風吹稻浪。
——金龍魚
白天曬曬太陽,晚上就遛遛月亮。
——肯德基
文案簡單粗暴的說起來,就是洞察+思考+修辭手法。
文案需要讓消費者理解、記憶,而“押韻”帶來的音律感、節奏感,能幫助文案增強原本的效力,便于文案的傳播。
哪怕文案洞察與思想很高明與深刻,但是如果表達手法用得不好,就好比虎頭蛇尾,所以我們也要善于運用修辭手法~
本文為@4A廣告圈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