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的慣性思維都是“我要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而這往往會導致我們陷入誤區。
比如有人問:“為什么我的賬戶總是有點擊沒轉化?”排查后發現其賬戶的點擊率要比同行高出 3%,但真正的精準流量卻很少。
像上面的例子就體現了一個很大的誤區,“點擊率真的是越高越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在此將很多競價員在撰寫創意時容易犯的錯誤總結為以下四點,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01 一味追求高點擊率
有多少人好奇:“我這個行業點擊率多少合適啊”?
又有多少人想問:“點擊率越高越好嗎”?
點擊率沒有固定標準,也不是點擊率越高就越好。一味追求高點擊率,卻轉化不了引來的流量,只會導致賬戶效果越來越差,并且還會導致賬戶成本升高。
通常情況下,正常的創意點擊率應該在2-7%左右,過高或過低都不好。
1. 點擊率過高,比如20%以上,一方面原因可能是賬戶中精確匹配較多,展現量少;另一方面可能是競爭對手惡意點擊,在賬戶正常推廣的前提下,如此高的點擊率,可能就是遭遇了惡意點擊,需進一步分析搜索詞報告。
2. 點擊率過低,比如0.2%-0.3%左右,過低的點擊率會影響關鍵詞質量度,而關鍵詞質量度會影響廣告排序競爭力。
建議:可以對賬戶單元進行劃分,明確哪些需要高點擊率,然后進行著重投放。要學會控制流量,把預算花在刀刃上,提升賬戶的整體效果。
02 沒有針對移動端單獨建立創意
設備屏幕不同,網民的注意力也會不同,移動端和PC端的屏幕大小不一樣,有很多的區別,這時候我們的創意一定要有針對性地去寫。
PC端創意
移動端的創意可能要短一些,標題寫得太長,在計算機端沒問題可以正常展示,但針對移動端,在看的時候體驗很差,只能看到一半,所以移動端創意要短一些。


移動端創意
建議:針對不同的設備,進行不同的創意撰寫,移動端要控制字數,不要超過顯示字符。
03 完全照搬競爭對手創意
有多少人的創意是直接抄襲競爭對手的?
所謂天下內容一大抄,但我們在借鑒時也是講究一定策略的。
我們可以借鑒競爭對手的樣式、文案、標題……都可以借鑒,但是一定不要照抄,因為同行之間競爭優勢不同,對手的創意不一定適合你。
舉個栗子:競爭對手的產品賣3000,你賣5000,所以競爭對手價格占優勢,他們可以在創意中突出價格,但你本身價格就比別人貴,如果在創意中突出價格,但點擊進去之后,價格不便宜,用戶就直接流失掉了。
所以別人的賣點不是你的賣點,別人的創意你只能借鑒參考,不能直接拿來用,直接照搬只會導致你的創意毫無特色、重復率太高!
建議:對手的創意可以借鑒,但需要根據自身特性和賣點進行創意修改。
04 創意內容著陸頁不能承載
我們寫創意追求的是什么?
也許有90%的人會認為是點擊率。但其實,我們寫創意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轉化。
所以內容一定要與著陸頁相關,創意中寫的內容,一定要在著陸頁能找到。不相關就會導致我們的轉化率不會很高,你需要用你的創意和頁面遙相呼應,來促進轉化率。
比如你創意中寫著免費試聽、或者免費試聽三節課再付費,這樣的創意內容,在創意中體現之后,起碼在前兩屏要能夠讓用戶看到。不要讓用戶看到創意中寫著“免費試聽”,進到頁面之后,將頁面從上到下看完了也沒有看到你創意中所提到的免費試聽課程。
建議:在創意撰寫時不要過于標題黨,創意和著陸頁要高度相關,創意中的內容在著陸頁中要能夠找到,著陸頁面中沒有出現的內容不要隨便寫。
最后有話說
其實,很多競價員在寫創意時,最容易陷入的一個誤區就是:為了吸引流量而撰寫。
但不要忘記,吸引流量的最終目的是轉化,吸引只是一種方法。
在競價推廣中,每個流程都有著特殊、不可違背的使命,但每一個使命都不過是在為“轉化”服務。
當我們真正發現競價的本質時,很多疑難雜癥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文為@厚昌學院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