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聊一聊Google seo的質量評分指南簡介

    聊一聊Google seo的質量評分指南簡介

    上星期Google Medic更新的帖子預告了,今天開始聊一下Google的人工質量評估指南。由于這個指南很長,長達164頁,所以分3個帖子聊:

    • Google質量評分指南簡介
    • 什么樣的內容才是高質量的?
    • 什么是E-A-T?

    即使分成3個帖子,也只是簡要介紹和寫點感想,指南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忽略了。有讀者建議我把指南翻譯成中文,還是不翻譯了,原因是:

    • 指南太長了
    • 大部分內容和SEO關系不是很大
    • 沒有授權

    指南是給Google的人工評估員做培訓用的,很多SEO熟悉的內容沒必要提了,比如怎樣分辨頁面主題內容、輔助內容、廣告之類的。占最大篇幅的是讓評估員明白,怎樣判斷搜索結果是否滿足了用戶查詢的需求,和SEO的關系并不大。

    Google質量評分指南有哪些內容?

    整個指南分3部分:

    • 頁面質量評分指南 – 這個是SEO真正關心的,包括理解頁面創建、存在的目的,評估頁面內容質量,網站和創作者背景調查、聲譽調查。
    • 理解移動用戶需求 – 只有理解用戶需求,才能判斷搜索結果是否滿足了需求。這部分是為第三部分做準備。
    • 滿足需求評分 – 針對某個查詢詞,評估員怎樣判斷搜索結果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用戶需求,應該打什么分

    后兩部分占了100多頁,雖然對SEO直接幫助不大,但為了全面了解Google質量評分指南,還是在第一篇帖子介紹一下。

    理解移動用戶需求

    整個指南是比較偏向移動搜索的,貌似評估任務是要在移動設備上完成,但背景調查等可以到PC上做。

    所以指南花了很大篇幅介紹移動用戶需求問題,不過我覺得這部分主要是用來訓練評估員們理解用戶搜索意圖、地理位置對搜索意圖的影響、判斷搜索結果是否滿足了搜索意圖、以及一些特殊情況的處理,和SEO該怎樣提高頁面和網站質量分數關系不大。

    下面只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分內容。

    理解查詢意圖:透過查詢詞,理解用戶查詢意圖。正確理解查詢意圖是判斷搜索結果是否滿足需求的前提。有的時候查詢意圖是很直觀明顯的,有時候要思考一下,比如搜索“天氣”,用戶絕大部分情況下是想知道最近幾天的氣溫,是否會下雨,不是想了解專業知識。

    本地特征:包括語言和地理位置。本地特征有時候會影響查詢意圖,因此影響搜索結果相關性。比如,上海和武漢的用戶同樣搜索“天氣”,最相關的搜索結果應該是不一樣的。英國和美國人搜索“football”,想了解的不是一種運動,在美國,“football”指的是橄欖球,不是足球。

    帶有明確地點的查詢:查詢詞里帶有明確地點,比如搜索“北京 酒店”,即使用戶是在上海搜索,他還是想了解北京的酒店。

    多義查詢:同一個查詢詞可能有多種意義和意圖。比如搜索“蘋果”,多數人的意思是指蘋果公司,常見意思是水果,少數意思是人名、城市名之類的。

    查詢詞意義隨時間改變:搜索“美國總統”,在不同年份指的是不同的人。通常要假設用戶想了解的是最新意思。

    用戶意圖:用戶查詢時的意圖可以分為4種。

    1)了解信息。有時候是明確簡單的信息,比如“姚明 身高”,這種查詢需要完整、正確的回答,很多時候是由第0位結果回答了。

    2)做事情,比如購物、下載、娛樂。有時候是讓設備自己做事情,比如通過語音設置鬧鐘。

    3)網址查詢,用戶就是想找特定網站或網址。

    4)親自訪問,很多日常生活服務相關的詞有這種意圖,比如搜索“附近 海底撈”。

    有些查詢有多種意圖的可能性,比如搜索“北大”,可能是用戶在附近,想到北大看看,也可能是找北大官網,也可能是想了解北大。

    評估員要完成的評估任務種類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兩種:頁面質量評分和滿足需求評分。

    頁面質量評分

    頁面質量評分, Page Quality Rating,評估員在理解頁面存在目的的前提下,根據頁面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了這個目的,給予5個級別的質量打分:最低,低,中等,高,最高。

    頁面質量評分是和用戶的查詢詞無關的,打分時不用考慮用戶搜索什么詞。頁面質量評分就是頁面本身的特征。評估系統給出一個頁面,評估員使用滑動條打分,大致是這個樣子:

    頁面質量評分

    也可以有High+之類的介于兩個級別之間的打分。

    給頁面質量打分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有:

    • 頁面的目的
    • 專業度、權威度、信任度
    • 主體內容質量和數量
    • 網站背景信息、主體內容創作者信息
    • 網站和主體內容創作者聲譽

    這部分是指南對SEO最有用的內容,幫助我們理解在搜索引擎眼里,什么樣的內容是高質量的。下篇帖子再詳細介紹。

    滿足需求評分

    滿足需求評分,Needs Met Rating,評估員以移動用戶需求為標準,判斷搜索結果對用戶有多大幫助,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用戶需求。

    評分系統平臺會給出查詢詞,和正常搜索結果頁面差不多的搜索結果,每個結果下面或旁邊有打分用的滑動工具條,大致是這個樣子:

    搜索結果是否滿足需求評分

    評估員可以給結果打幾個級別的分:

    • 完全滿足需求(FullyM, Fully Meets):用戶需求被完全、完美滿足,不用再看其它結果了。通常,查詢詞有明確答案的才會有完全滿足需求的評分,比如搜索“亞馬遜”,亞馬遜官網就是FullyM。
    • 很滿足需求(HM, HIghly Meets):對大部分用戶來說非常有幫助。有小部分用戶可能還想看看其它結果。通常是質量高、有權威度、最新的內容。一個查詢可以有很多“很滿足需求”的結果。比如用戶搜索“海底撈”,標出附近海底撈地點的地圖結果是個HM,但不是FullyM,因為可能有小部分用戶想看的是海底撈官網,所以海底撈官網是另一個HM。
    • 中等滿足需求(MM, Moderately Meets):對很多用戶有幫助,或者對一些用戶很有幫助。有些或很多用戶可能還想看看其它結果。能回答查詢,但沒那么全面、及時、權威,同時不是低質量、過時、不準確的內容通常屬于MM。
    • 有點滿足需求(SM, Slightly Meets):對部分用戶有幫助。很多或大部分用戶還得看其它結果。可能是質量較低、過時、不大準確、太寬泛或太狹隘的內容。標題有誤導性或太夸張的也屬于SM。
    • 不滿足需求(FailsM, Fails to Meet):完全不滿足移動用戶需求。幾乎所有用戶都得看其它結果。經常是與查詢無關、事實錯誤、很低質量、很過時的內容,或者在手機上完全沒辦法用的功能。在頁面質量評分中被評為“最低質量”的頁面也應該被歸為“不滿足需求”。

    打分工具條下面還有幾個標簽,可以給結果打上,包括:色情網站,外語,打不開,冒犯性內容。

    不過,被打上這些標簽的網站不一定就不滿足用戶需求,比如用戶就是在搜索色情內容,色情網站是滿足需求的。再比如,用戶搜索“baidu”,百度首頁應該被標為外語網站,但完全滿足需求。所以,滿足需求評分和這幾個標簽是互相獨立的。

    如果用戶不需要點擊搜索結果,比如第0位結果,想要的答案已經顯示在搜索結果頁面上了,根據顯示在頁面上的結果信息就可以打分了。如果大部分用戶還得點擊搜索結果頁面,如普通的搜索結果,那么顯示在搜索結果頁面的信息(標題、URL、說明文字)和獲得排名的頁面內容都是打分依據。

    結合頁面質量評分和滿足需求評分,綜合評估任務大致是這個樣子:

    Google質量評估指南

    頁面質量評分和滿足需求評分既是獨立的,又有一定聯系。通常滿足需求的結果也應該是質量高的頁面。

    關于重復內容

    在某些評估任務中,比如Needs Met類,評估員需要鑒別和標注出重復內容。這里有個知識點是我以前沒想到也沒聽說的:是否算重復內容是取決于查詢詞的。即使來自不同網站的兩個頁面主體內容相同,也不一定就要被標注為重復內容。標注為重復內容還要滿足另一個條件:用戶不希望在搜索這個查詢詞時看到兩個結果都被返回。

    什么時候用戶會希望看到兩個主體內容相同的頁面都被返回在搜索結果中呢?這就取決于查詢詞。用戶在搜索明確的特定內容時,比如某首歌的歌詞,或者某篇特定文章,來自不同網站的多個內容相同的頁面可能對用戶是有幫助的,有助于用戶相互比對、驗證信息。這種頁面,在這個查詢詞下,不應該被標注為重復內容,是應該被同時返回的。

    查詢詞比較寬泛時,返回同樣內容的多個頁面就沒什么用了。包括主體內容稍作微小改動的。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18-08-28 12:00
    下一篇 2018-08-31 13:07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