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運營喵與大家分享過一個問題:一個人負責公司所有線上工作,我真的能成長嗎?
問題一經發出,引起了很多艾豆朋友的共鳴,大家紛紛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感想,在此,艾奇菌摘抄幾條,與大家分享。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問題:
問:公司是做外匯的,現在由于英國的監管還沒下來,競價處于暫停狀態。但是個人有幾個比較迷茫的問題:
1、公司現在只有我一個人負責線上的工作,每天要想著怎么做關鍵詞排名、優化、自媒體文章編輯發布、微信公眾號維護,公司的想法是培養一個可以統領線上,給出線上方面建議的人才,而我對于我現在什么都要做這件事情,感覺很困惑,這樣的狀態真的能實現公司的想法嗎?
2、關于SEO方面,目前的工作僅僅是利用文章進行發布,利用知乎和權重高的網站進行關鍵詞排名,我想問SEO方面,我還有哪些可以去做的?
3、關于微信公眾號,我現在的工作主要是,找設計針對營銷日歷做海報設計,以及進行話題的收集,我想問新媒體這塊我還能做哪些?
其實除了Jacklee老師(Jacklee老師回答版本請戳鏈接閱讀:一個人負責公司所有線上工作,我真的能成長嗎?),艾奇菌也找了擅長整合營銷的李大仁老師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說Jacklee老師的回答更偏向外匯行業,那么李大仁老師的回答,就更多是從職業發展出發。這套回答,可以適用于每一個行業的奮斗者們。
專家團李大仁答:
關于問題1:由一個人負責各個渠道的維護,想把這個人培養成全才,這種設想是否可以達成?個人竊以為是不行的。
如何成長為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人?首先,你要對自己的產品足夠了解。
想要做到這一點,你要通過各種專業資料、行業網站、自己做數據采集清洗分析、建立自己對產品的一套認知,在未達成這個認知前,很難游刃有余的去開展工作。
而所有的這一切,都建立在你有閑的基礎上,如果按照你說的負責了那么多工作,那我想你每天的工作應該被排的非常滿,這種情況下,你是沒有時間做行業資訊、產品趨勢等信息了解的。
其次,現階段在各大公司,萬金油型的人才(什么都懂一些,什么都不專精的)其實已經很難再獲得offer了,其中從部門架構就可以發現,諸如SEM高級經理/總監、SEO經理/總監、新媒體運營經理/總監等崗位,我們可以發現,現階段的職業規劃,應該是擇其一而專,專其一而精;只有這樣,才能在職業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其三,萬金油型的人才到底是否有空間?不能說沒有,如果你在一個小公司,對互聯網營銷這一塊只是略有涉及,行業的互聯網化程度不高,那我恭喜你,你在這樣的行業里面大有可為,你可以利用什么都懂一些的優勢,把自身產品做大做強。但可惜的是,現在這樣的行業,大多都不能稱為互聯網行業。
關于問題2:我想問SEO方面,我還有哪些可以去做的?
其實我們要明確,到底什么是SEO?難道外鏈發布就可以代表SEO了么?
做SEO的流量核心點首先是找詞,分析出行業詞有什么規律,然后一步一步去做這些詞。
關于找詞方面:
很多人看一個詞的搜索量的時候用的百度指數,但其實從沒有人說百度指數是給SEO用的工具,實際上百度指數更多的用來看行業趨勢。
如果只看百度指數,那做一個悲觀的預估,可能這部分詞很多都飽和了。而百度指數針對檢索需求不足50的,是不展示的,這部分詞如果做的好,也能覆蓋很多檢索需求。
常規的2個方法:
1)用詞根進行拓展。(其實不管是搜索推廣的關鍵詞工具,還是金花、戰神等工具,雖然可以拓展出很多詞,但都沒有脫離詞根拓詞的范疇。)
2)挖掘競爭對手的關鍵詞拓展。因為行業相關詞的流量一般總是最終落入行業網站為主,把它們拿到流量的詞獲取出來是最本質的方法。
關于關鍵詞排名操作:
1)看排名在百度首頁的網頁類型;
2)看排名在百度首頁的百度產品搜索結果數量;
3)關鍵詞部署在網站首頁、列表頁、內容頁;
4)把更多精力放在挖詞且給它們找到合適的著陸頁。
其實不管是操作什么規模網站的SEO,想要較穩定做出顯著的效果一定要從正確合理的方向去做,而不僅是從自己聽來的、自己感覺上的、自己曾僥幸成功過的方向去做。
關于問題3:問新媒體還能做些什么?
其實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想一下,我們到底為什么要做新媒體?只有先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才能有的放矢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內容。
具體的,建議參考一下下面這個: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