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百度一直在朝著多形式內容聚合生態平臺的方向發展,但是其本質上仍然是搜索引擎,在目前來看,短時間也無法徹底拋棄搜索引擎的一些特性。
所以SEO思維對提升內容效果還是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SEO行業伴隨搜索引擎的成長,雖然出現了很多分支,但是厘清基本概念仍然是很多工作的基礎。
弱化技術在SEO中的占比,強調內容本身是近幾年來一個比較重要的信號。這其實不只是針對百度,其他平臺的內容算法邏輯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近似之處,不過既然是基于百度的討論,一些理論也會以百度作為基礎展開。
百度衡量優質內容的維度解讀
從百度官方公布的文件看,目前會比較看重幾個維度。
1、內容出身,也就是生產者的權威可信度
官方的解釋是內容要有專業背書,也就是說,內容要和內容產出者在領域上互相匹配。
需要注意的是幾個地方,其一,對內容是否專業權威,首先要考慮的是基于站點層面的匹配度。
意思就是娛樂類網站產出財經類內容顯然不夠可信。那對于seo來說,站點內容是否垂直就顯得很重要了,另一個引申出來的點在于,不要輕易嘗試泛內容的平臺型網站,很多企業的核心產品或者業務其實都是相對單一的,能做綜合平臺的并不多。
其二,似乎區別于Google,百度對內容權威性的判斷更多的是基于站點層面,這在其他媒體平臺上也有體現。
比如一個站點,并不會因為某一篇文章出自專業人士之手給給予優待,而是基于站點層面的專業度,也就是網站所有者是否具有該領域權威性。
引申到seo執行層面,很多企業能夠達到的專業性其實無外乎網站備案,以及相關企業認證。在某一個專業屬性比較模糊的領域并不容易依賴專業性獲得內容加權。
那么競爭的突破點或許在于內容本身的完整性和對用戶搜索需求的滿足程度上。
2、內容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百度官方只是解釋了排版方面的要求,排版精美,圖片清晰。不過另一個點在于內容本身的呈現速度,網頁排版是完全打開網頁之后才能看到的,那這個打開的過程是否順暢且穩定,就是先決條件。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服務器本身,對國內企業來說,建議還是選擇三大主流服務商的服務器。
從性價比上看和雜牌服務器已經沒有很大不同了,根據自身網站體量選擇合適的配置即可。
另一個就是網站程序的問題,現在開源程序很多,對一般地沒有特殊需求的企業來說,不建議采用自己獨立開發后臺的做法,不可控因素太多。
比較成熟且推薦的,Wordpress、百度自己的程序都可以用,雖然各有各的問題,但是基本不影響使用。
順便聊一下對百度自己的那套網站程序的看法,從程序本身來講,只能算是勉強合格。可能是百度自己也不確定這個產品是否能做的起來,目前只是觀望的態度,所以對某些小bug也并沒有做足夠的優化。
但是好處在于基于自家搜索引擎平臺,多端適配和搜索引擎接入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上面說的小問題也并沒有影響到網站整體的使用,所以尚可一用。
至于其他一些小一些的開源程序或者網站cms系統,如果沒有特殊需要并不是很建議,問題很多,得不償失。
3、內容的豐富度問題
大部分人對內容是否優質的判斷標準都是原創,但是從百度官方的解釋上似乎并沒有單獨強調這個問題。
百度對內容豐富地解釋是文章主題統一且邏輯清晰,能夠說明白你要說的問題。所以對原創問題個人的看法是至少在大部分領域沒有必要去刻意追求所謂的完全原創。
網站存在的基本價值是滿足用戶的某一個或者某幾個搜索需求,這個需求可能是信息獲取,可能是產品、服務購買。
在滿足用戶需求的過程中,內容是否原創并不是必要條件。
4、用戶對內容的正向反饋
這個在自媒體爆發的今天顯得尤其敏感。無論是百度還是還是其他媒體平臺的算法都有用戶評價這個維度,但是單純就百度來說,這個維度對排名占比多重目前看尚不能做確定的判斷。
不過從測試看,在移動端這個比重占比更大一些。細心的人應該能看到百度移動端搜索結果下面的頂一下選項,測試結果是某一條結果如果用戶點擊頂一下比較多,那么在短時間確實排名會有所提升。
但是其中兩個不確定因素在于百度現在也引入了千人千面的搜索展示,點擊頂一下之后排名上浮是普遍意義上的提升還是對特定人或者是對特點標簽的人群生效不可知。
另一個是排名上浮之后是短期的沙盒測試還是固定比例加權提升同樣尚未可知。
拓展
除了上面聊到的幾個維度,還有幾個拓展性問題或者說建議,各位足可參考。
1、網站內容的完整度非常重要,國內網站有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內容過度采集或者說粗制濫造。
很多網站的內頁的內容根本就是不完整的,一個內容是否優質尚且不談,至少這篇文章應該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典型的例子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應該是有幾個構成部分的,開頭,中間內容,結尾。而不是沒頭沒尾的1234點。
2、對于網站廣告問題,百度已經明確說不喜歡網站內的飄窗廣告,但是從商業角度看,飄窗廣告對特定行業提升轉化率有極大的價值。
那么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在哪里,還是需要自己掌握。從測試看,一定程度上的飄窗雖然從理論上不符合百度的要求,但是只要是網站其他方面做的比較優秀,這一部分的扣分對整體結果并沒有很大的影響。畢竟網站做seo的目的不是單純地做seo,而是通過seo達到商業轉化。
總結
對百度也好,對其他自媒體平臺也好,內容主題是否能夠踩中流量風口固然重要,但是風口不是每天都踩的上的,常規內容是否能夠超過平臺審核紅線才是決定一個網站或者一個賬號的關鍵。
那么對于seo或者運營者來說,每天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絞盡腦汁的去抖機靈、想怎蹭熱點,而是踏實下來先把基礎內容做好。畢竟運營也好,seo也好,其紅利期都不是爆發式的,厚積薄發才能置敵于千里之外。
本文為@Dora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