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小紅書“種草”淘寶,剁手黨會買賬?

    越來越多的導購內容,輔助消費還是更多忽悠?
    鳥哥筆記,行業動態,范向東,行業動態,淘寶,種草,小紅書

     

    你有沒有想過,購物平臺上的導購內容有多少是真實的?

    為推動流量從中心化(搜索、直通車)向去中心化轉變,淘寶在推進算法推薦以及轉型內容社區。為了讓你愿意買單,淘寶開始接入小紅書等第三方導購內容。

    據運營喵網報道,手機淘寶已于上周開啟了新一輪內測,將平臺商品與小紅書的內容打通,消費者可以在淘寶商品頁看到小紅書用戶的點評,目前已有不少美妝品牌參與其中。

    微商借小紅書推廣、引流也已是公開的套路,淘寶打通小紅書,是否意味著微商引流的手法會被淘寶商家利用?

    淘寶點評,又一條造假產業鏈?

    經過一陣查找,虎嗅·高街高參也在淘寶找到了小紅書的痕跡。

    鳥哥筆記,行業動態,范向東,行業動態,淘寶,種草,小紅書

    部分商家向億邦動力透露的截圖顯示,在裝修后臺,商家可以裝修與其商品相關的小紅書內容,但沒有對內容的決定權,呈現內容均由算法推薦。

    消費者則可以在“好物點評團”板塊中看到帶有小紅書LOGO的點評,點進去后可查看詳情,與之并列的還有淘達人的點評;淘寶會員可直接對相關評論進行點贊、回復、收藏等操作。

    “好物點評團”板塊并非小紅書專屬,還有一條、二更、時尚芭莎、什么值得買等內容機構,阿里創作平臺旗下的達人微淘號、商家微淘號及品牌號也有曝光機會。

    鳥哥筆記,行業動態,范向東,行業動態,淘寶,種草,小紅書

    來源:億邦動力網

    對此,淘寶方面給虎嗅的回復是:淘寶始終堅持打造開放的生態平臺、引入更多的內容創作者。

    淘寶與時尚芭莎、SuperELLE、什么值得買、小紅書、汽車之家等等優秀的內容合作伙伴陸續開展測試。未來,淘寶還將繼續推動商家和內容創作者緊密合作,探索內容經濟的各種可能,我們也歡迎更多行業資深達人、KOL與自媒體朋友加入淘寶內容生態協同合作。

    淘寶借小紅書筆記背書,自然是為了增強用戶粘性和轉化率,很多業內人士看好這次合作,因為相比天貓淘寶上的評論內容,小紅書等平臺上的內容更加專業,更具可讀性和分享性。

    真的如此嗎?以小紅書為例。小紅書是當下社區+電商的代表,其“種草”產業在文章《明星“種草”小紅書,有毒》中已有詳細介紹,其社區成為微商、淘寶賣家的商品推廣和引流渠道。

    明星和KOL本身就具有商品屬性,在小紅書平臺活動的目的是實現其商業價值,“種草”變現才是目的。因此小紅書背后存在一條涵蓋紅人KOL推廣、筆記直發、商品測評的種草產業鏈。

    對商家而言,點評板塊又是一項需要投入推廣的支出,而為了讓商品得到更好的內容展現和流量,商家可能會向小紅書等平臺投放更多的相關商品的內容,反饋到淘寶上,用戶看到的依然是商家的廣告。

    鳥哥筆記,行業動態,范向東,行業動態,淘寶,種草,小紅書

    這非常有可能,在淘寶上搜索“大咖點評”“好物點評團”,已經可以看到相關的一條龍服務,搜索小紅書推廣,相關商品也是一大把,而且淘寶最基本的寶貝評價也早已失守,淘寶上可以搜出各式各樣的好評和淘寶賣家秀拍攝商品。

    內容和社區催生全新產業,但上面這種內容產業,卻非從業者和消費者想看到的。

    哪些內容門檻低回報高?

    包括小紅書筆記,上面這些合作賬號大多是做時尚、美妝和食品方面的內容,這跟淘寶的在特色市場方面的側重也相符。

    這里提一下剛剛流血上市的寶寶樹,阿里今年前后腳投資了小紅書和寶寶樹,相比有騰訊投資的小紅書,寶寶樹的背景更“干凈”,母嬰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市場,但寶寶樹社區和電商都出現了問題。

    2018年上半年,寶寶樹平均月活用戶數(MAU)為0.9億,相較于2017年上半年的1.67億下滑近半。寶寶樹的電商付費用戶同樣在減少:2018上半年,電商付費用戶為140萬人,較上年同期減少28.57%;2017年付費用戶270萬人,與2016年持平。

    一個社區,活躍度很大程度取決于社區運營和社區KOL持續生產話題和內容的能力,不僅是微博、知乎這種內容社區,社交電商也是日此,母嬰除了用戶數量和用戶生命周期的硬傷,主流商品主要是幾大品牌標品,從內容導購方面玩不出太多新花樣。

    從這個角度看,時尚、美妝類和美食類內容沒有嚴謹的對錯標準,商品的豐富和流行的快速變化也讓內容更容易持續生產。

    從阿里、京東、唯品會的三季度財報來看,大環境的影響非常明顯,GMV或營收都呈走低之勢。單看阿里這邊, 2018財年全年天貓實體商品GMV的增速同比增長45%,2019財年一季度同比增長34%,二季度同比僅增長30%(去年同期增長49%),天貓的GMV增速在持續下降,估計淘寶的GMV增速要比天貓更低。

    再看京東的GMV增速,已經連續5個季度維持在30%的水平。影響GMV的因素很多,不過比較天貓和京東,品類差異或許是影響二者GMV走勢不同的因素之一。

    京東和天貓的品類差異,主要是在時尚、服飾、美妝等品類上,三季度的變化也與經濟規律相符,如果經濟情況不好,首先縮減的就是服飾等不必要的支出。

    從貨幣化率來看,服飾和美妝都是貨幣化率較高的品類,由于非剛需且可替代性強,賣家需要不斷地投入大量費用進行市場推廣。

    淘寶從這些品類著手拓展內容板塊,門檻較低,用戶更容易接受,也能帶來相對高效的營收回報。

    內容社區,輔助消費還是更多忽悠?

    蔣凡說淘寶最大的價值是創造需求。消費者的自發性需求,通過搜索商品就可以解決,而創造需求,或可以理解為讓消費者買下他們原本不需要的商品。我們看到淘寶的兩個變化方向:特色市場和內容社區,也都圍繞創造需求展開。

    無論是抖音、快手,網易云、QQ音樂,或者是在淘寶、京東,基本上都采取去中心化的內容分發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教”,每個人接收到的內容都不相同,不同興趣標簽下的人幾乎無法相遇。

    這與當下年輕人表現出的圈層化類似,不同愛好的年輕人甚至難以對話。這種特征體現在消費上,形成了“買什么東西,定義了你是個什么樣的人”的消費觀念。脫離了功能性需求的物質消費,成了年輕人精神表達的外現。

    淘寶特色市場也是做了一個消費圈層的切分,根據留下的足跡去推薦相關的商品。內容和社區也是用不同內容和KOL增加用戶粘性,提升轉化。

    蔣凡在說內容和社區是創造了新的信任模式的時候曾舉了個例子:雙11某網紅一場直播上億成交額,因為她的幾百萬粉絲因為相信她,所以買她推薦的東西,包括小紅書上有很多KOL,因為用戶相信他們,所以相信他們推薦的產品。

    其實還可以舉一個更生動的例子:賣保健品。線下的保健品直銷搬到線上就成了社交電商,KOL推薦也跟保健品推銷差不多,親身示范,專家解讀,明星推薦,直播和短視頻等內容載體把這種互動搬到了線上并變得更有效率。

    而對消費者而言,越來越多的商家展示內容,是輔助決策,還是更多忽悠?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18-11-28 16:22
    下一篇 2018-12-04 20:44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