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是工作3年以上的互聯網運營人,你會發現往往是平臺成就了運營,而不是運營成就了平臺,這是行業內比較統一的認識。
可能有些剛剛入行1~3年的同學會問,為什么會這樣呢?不斷壯大自己,不斷學習,為平臺創造價值不可以嗎?
你是一位老板,說這話沒有問題,因為老板就是希望自己的員工可以不斷的為自己創造價值,如果你是一位互聯網運營小白,或者是摸爬滾打好幾年卻一事無成運營老人,就是開始反思一下,你真的了解運營這個崗位嗎?
今天我們就要來談談運營的3大核心價值,并且結合具體案例分析,帶你走出自己的思維誤區。
3大核心價值之一:傳遞產品價值
如果你所在的產品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如果你所在的業務連方向都不明晰,如果你的老板都沒有想清楚要什么,很抱歉,你的崗位將沒有價值;
因為運營崗的3大核心價值之一就是:傳遞品牌價值,將產品的核心價值,通過運營手段傳遞給用戶。
當前很多大公司的孵化業務或者創業公司的運營崗,就深深的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因為產品沒有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運營只能按照常規套路出拳,即便是趁到了熱點也很難維系,下面的案例就屬于這一種。
案例1:人人視頻的2月奇跡
2018年可以說是抖音元年,作為最新的流量洼地,抖音在這一年有意無意的帶火了許多產品。當年2月,人人視頻的運營炸了,幾天內產品流量呈現爆炸式的沖擊,據知情人士透露,他們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完成了全年流量KPI!到底發生了什么呢?
原來抖音當時大火的音樂來自《天賦異稟》這部美劇,而全網當時只有人人視頻可以在線觀看,大量抖音的抖友涌入,在彈幕刷起了“尋找抖友”“抖音+1”這樣的內容;原本以為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營銷推廣,卻源自一場巧合;
此時他們的運營在干啥呢,簡單來說就是順水推舟,主推了一波“趨勢”,首頁推了個banner等。換言之,如果你的產品核心競爭力很強,運營有時候真的只需要順勢而為就好了,不太需要干什么。
2月開始環比增幅斷崖式跌落
這樣樣的巧合每天都在上演,但往往不能復用在同一個產品上,或者說同一個方向明確的新產品上;
同年3月,人人視頻的環比增幅斷崖式的下降,此后近1年內都沒有再度上演2月奇跡,你覺得是什么問題呢?
如果1個產品有自己持續性的核心價值,那么運營也就有了發力點,往往我們能在成熟的產品身上看到,比如美團→價格,滴滴→便捷,知乎→優質內容,百度百科→權威。
我們把這些把用戶選擇產品的理由,并有且只有1個的那種,稱為產品的核心價值;接下來我們將看到這些產品的運營,是如何發力,如果傳遞產品價值的。
案例2:知乎炒飯
首先我們要理解知乎是什么,它是提供優質內容的社區,并非社交產品,只有理解這個,我們才能明白知乎的核心價值是:優質內容。
在明白了這一點之后,運營工作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就自然浮出水面,如何:“讓優質內容為知乎帶來最大化收益”,我們來看看知乎的運營在干什么。
Part1:孵化獨立產品
做知乎日報,讀讀日報,把優質內容以某種內容包裝形式再度整合,提升內容消費用戶的范圍,他們打出了每天3次,每次7分鐘的口號,就是在培養外延用戶的習慣;
Part2:多樣的傳播渠道
知乎沿用這個邏輯,做了電子雜志,圖書,EDM等傳播渠道,讓原有的外延用戶吸納進了知乎的注冊用戶場,打破那種小眾圈子的深度內容消費習慣,讓象牙塔的用戶榮譽感不斷擴散
這就是炒飯式的運營模式,運營需要把內容重新整合擴展用戶外延,打破僅APP內傳播的局限性;
案例3:百度做百科,主打權威
百科項目組的運營同學深知,百科的核心價值就在于權威,如何給用戶傳遞這種權威感,才是運營工作的核心;我們來看看,百度的同學究竟做了什么?
Part1:權威詞條背書
他們當時在各個領域找了最權威的機構,給百度詞條做了內容背書,醫療行業詞條找了“聯合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藝術類詞條找了“聯合中國書法家協會”,科學詞條找了“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等,讓這些詞條的內容足夠專業的同時,也提升了用戶對內容的可信度。
Part2:數字博物館,加深傳播
他們和全國217家博物館合作,推出了數字博物館服務,將博物館展品通過語音講解、3D全景、等技術線上展現,增加了用戶訪問意愿。便捷傳播權威知識的同時,也加深了用戶對產品權威的認知
Part3:融合權威場景,結合線下
像北京的一些動物園,植物園等,這些特定的線下場景,他們會在動植物的銘牌上貼上百度百科的二維碼,做特定場景的鏈接,同時也在開辟新的產品傳播價值的渠道;
類似的傳遞產品核心價值的案例不勝枚數,比如美團的核心價值在于低價,他們會在首頁推出特價,1元購,5折拼團等整合促銷活動。
通過上面的案例,運營教授想表達什么呢?如果并不能發現你所在的產品具有核心價值,那么你自然無法體現你的運營價值,因為現在,你已經了解了:傳遞產品價值,是運營3大核心價值之一;
最后,如果你的產品真的沒有核心價值,建議急早脫坑。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