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B站 VS 豆瓣,15歲的豆瓣會破圈嗎?

    "功能屬性、身份認同、精神氣質和信仰特質,作為用戶社區的B站和豆瓣都具備,為什么最后贏家是B站,而豆瓣卻日漸蕭條,核心差異在哪里呢?"

    B站 VS 豆瓣,15歲的豆瓣會破圈嗎?

    這個問題描述了一個事實,盡管大多數豆瓣的忠粉并不認同。豆瓣不知不覺已經走過了15年,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帶給了我們無盡的文藝夢與新奇追尋。不過,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里,隨著短視頻領域的崛起,以B站為首的用戶社區對豆瓣從側面形成了巨大的挑戰。

    在回答開篇的問題之前,需要先聊下什么是商業模式。正如我們沒有辦法掌握空氣的全部成分一樣,我們對什么是商業模式其實并不是十分了解。劉潤老師曾說,商業的本質是要打敗信息不對稱與信用不傳遞。而商業模式正是建立在這樣的本質上慣用的模板,筆者將其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價值主張:可以概括地說是獨特的賣點,用戶購買使用所產生的價值,如果是獨一無二且不可替代,即為價值主張。

    2、核心競爭力:是否有獨享的資源和獨自擅長的能力,形成市場的護城河以及壁壘,不可輕易的被復制及超越。

    3、利潤方程式:是本量利分析基礎,它體現著營業收入總額、成本總額和營業利潤之間的關系。

    舉個例子,有一條修的非常好的高速公路,在從A地到B地的很多路中,它是走起來最快、最平穩的,即擁有獨特的客戶價值主張。它的資源和能力同樣一流,核心競爭力達標。不過有一個問題,它沒有收費口,到處都是出口,這會導致它永遠也賺不著錢。有些互聯網的產品和服務很好,好到以至于有的用戶感嘆,不過卻沒有任何的收費以及利潤方程式,那這就不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

    用這三點來分析一下豆瓣,略見端倪。

    第一,豆瓣有獨特的客戶價值主張,但還沒有獨特到寸步不離的地步。比如一本書看起來不錯,但你要做到放不下就很難。它的產品和服務還沒有真正解決痛點,只是在有些地方能夠給用戶提供一些好處,但是,這些好處沒有好到用戶離開了它就不行,這就讓價值主張打了折扣。

    第二,豆瓣獨享的資源和能力沒有特別突出。一個用戶看了一部電影,想看看影評,可能會到豆瓣上去。但是,它的內容并不唯一。比如短視頻以及知乎、時光網等相關競品同樣可以提供類似甚至是更優質的內容,隨著自媒體的私域流量的發展,豆瓣的內容越來越沒有獨特性,內容板塊的優越被蠶食與瓜分中。

    第三,我覺得它最大的問題就是利潤方程式,豆瓣已經15歲了,網站越老,它的利潤模式就越簡單,尤其是做內容的網站,能想到的利潤模式就是做廣告。而且讀書、看電影,主要的群體是文藝青年,該群體的生產力和消費力市場表現一般,但其中也不乏消費力很強的,有情懷的人。但是,如何讓他們在平臺上產生交易,仍是一個難題。

    相比之下,轉頭看下B站,暫且撇開它的價值主張、能力和資源,單說其利潤模式。喜歡動漫、二次元的人,跟游戲有一個天然內在的關聯,即相關需求。因此,B站把游戲作為一個收費口,而游戲本身是很容易形成成癮性依賴的。

    有人說商業模式就是追求壟斷性過程。所謂壟斷性就是拿得起,放不下的成癮性依賴。豆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用戶上癮,但其程度略輕。而成癮性依賴就是用戶對它形成了某種依賴、迷戀,一旦得不到滿足會很痛苦。B站解決的是痛點的問題,手段是游戲。而豆瓣的產品形態沒有真正解決用戶的痛點。

    我們都知道,人對于得到東西和失去東西,反應是完全不一樣的。你一直擁有一件東西,和擁有一件東西但丟失了,又找回來,哪一個感覺更強烈?當然是后者。如果僅僅從擁有來說,你失而復得不也是得到了嗎?但是,先有痛感,然后又得到了滿足,這個感覺就會更強烈。

    如果我們按對互聯網產品的三大要求,高頻、剛需、痛點來衡量豆瓣的話,撇開通常的道德判斷不談,從商業價值上評判,豆瓣做的是不夠的。從感情上說,這兩個網站我都喜歡,甚至我更喜歡豆瓣一點。但是,從商業模式的角度,豆瓣還是是存在問題的。

    不僅僅是互聯網領域,有很多的產品和服務在“拿得起”上是合格的,但在“放不下”上是存在問題的。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20-08-04 20:39
    下一篇 2020-08-08 23:41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