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杭州又多了一個熱門去處——乾隆皇帝曾留下御筆的法喜寺。年輕人來這里徒步、拍照,吃5元的齋飯,在擁擠的城市里安享這處安靜的角落。
繼微博轉錦鯉、考試掛柯南后,法喜寺成為了這群年輕人新的精神補給站。不僅打工人,每每進入考研、考公、考編、考四六級倒計時,這里總是圍滿了虔誠的年輕人,即便是在12月2日杭州初雪那天。
在氣溫直降到個位數的這天,天竺路367號的上天竺祈福小店兩臺暖氣齊開,有女生抖抖顫顫地鉆進小店,趙阿姨一把將她拉到暖氣下,說:“來,這里暖和。”
這位頭發花白的店主有兩重身份:一個是賣香火的老板,另一個則跟兒子一起經營著一家賣祈福文創產品的小店。這家祈福店在互聯網上火了,無數年輕人跟著網評專門來“請”御守(一款小掛飾)回家。
這枚小小的御守給上萬人送去了勇氣,其中就有小翟。不久前,她心愿實現,又來了一次。
網紅小店的名聲,也沿著天竺路被傳到了千里之外。開店三年,淘寶上的“上天竺御守實體店”累積了30000多條評論,幾乎“零差評”。這大概也是全網“最佛系”店鋪,不燒直通車不打折,默默地攢下7萬粉絲。
香火店轉型成“網紅”
一場大雪染白了上天竺法喜講寺里的屋檐,寺廟里一面面土黃色的墻也變得更為耀眼。白雪不僅吸引了“老法師”的長焦鏡頭,更吸引了不少追雪的杭州本地市民。
本地人喜拜法喜寺,大年初一必來燒頭香,祈求新一年平安順遂。張國榮先生的牌位也放在法喜寺的地藏殿,每年4月1日都有榮迷前來拜祭。
37歲的張敏就出生在上天竺,他的家與法喜寺僅一墻之隔。他的母親趙阿姨在天竺香市開了30年鋪子,小店就在法喜寺出口,一眼就能望見。
不過,自杭州寺院開始全面禁焚香火后,趙阿姨的生意明顯不如以前,加之年齡增長,張敏覺得小店急需改造。
深居上天竺多年的趙阿姨是頂好的一線市場調研員,她發現如今來寺廟的,大約7成都是95后,年輕化的產品更能吸引消費者。
現在,這家香火店經由兒子打理,成了主要銷售祈福文創用品的店,店里的最大特色就是御守。相關資料顯示,御守源自唐代護身符文化。有顧客游覽完法喜寺后,習慣性地會帶些御守回家作為禮物,在他們看來,御守寓意著好運、勇氣等,這些美好愿望無法用金錢衡量,因此不能說“買御守”,而是“請御守”。
“‘請’御守回家后,可以來還愿哦。”張敏一邊給客人包裝,一邊說著,他告訴《天下網商》,客人心愿達成或者御守使用滿一年,可以繼續收藏紀念,也可以送回店里,他和同事送入寺院。
御守店門口有一個大大的透明還愿盒,據介紹,不到三天里面就堆滿了還愿御守。
“應該都是心愿達成了吧。”一位店員說。
“桃花運”御守一年“請走”超10萬個
有外地游客來店里購買產品后問張敏:能開線上嗎?這樣不來杭州也能“請”到御守。
這給了張敏靈感。2019年6月,“上天竺御守實體店”正式在淘寶上線。上線三年,粉色的“桃花運”御守穩坐店內銷冠,線上線下一年累計賣出十幾萬個,另一款爆品是能釋放出悠悠檀香的柿子香囊掛御守。
“今年3月有位重慶的顧客,她先在淘寶上找到了我們。”讓張敏沒想到是,這位女生竟然在5月的一天坐飛機專程從重慶來店里“請”走了一個桃花運,并在當晚回程。巧合也好、運氣也罷,下飛機的一刻,她就遇到了“真命天子”,一個月脫單。“我們最快的還有三天脫單的。”店員補充道。
姻緣、財富、學業御守是店里人氣最旺的系列,在張敏看來,這三類就是現代人最基礎的愿望,貫穿人生的成長階段。
伴隨著大眾審美的變化,店內的御守也在不斷迭代、更新。比如今年大家會更偏愛簡潔的款式,張敏因此會將部分御守的底色設計成單色,配上中國結的暗紋。
《天下網商》發現,除了御守,水音鈴也是店內備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有用戶在小紅書曬出她購入了一款招財貓水音鈴,她說掉漆了也舍不得從包上摘下。“這款我們在鈴的音色上進行了幾輪更迭,最后推出更清脆治愈的水音鈴。”據張敏介紹,今年“上天竺御守實體店”上線了40多個新款,包括禮盒裝。
年輕人的精神補給站
站在法喜寺后門望著這爿小店,就像是見證一個當代年輕人的精神補給站。
一面心愿墻上,滿是花花綠綠的便利貼,寫滿了許愿和祝福。還有門口的留言本,三年時間,厚厚十本,寫得滿滿當當,大家的祝福都被張敏好好地收藏、封存起來。
有一位客人8點店門剛開就來還愿。她說自己當時“請”了一枚求子御守,后來生了一對龍鳳胎。淘寶評價頁里還有一位小姑娘,她說有家人得了癌癥,想“請”把店里的“掃帚”驅除厄運。
像這樣記憶深刻的故事還有不少。
當“上天竺御守實體店”破圈成為杭城一處網紅景點后,也吸引了網紅們的駐足。張敏記得,今年有位擁有百萬粉絲的女生來到店里“請”走了一堆御守,說是要給粉絲發福利。
他們在線上還接到過一批定制單,其中一位房地產的銷冠說要定制一批“必中”發給他的客戶為他們求搖號中簽。
臨近年底,“發御守”也成為不少公司的年會新玩法。“有老板來給員工‘請’御守回去做年底福利,這位老板很清楚手下誰單身、誰需要求財。”張敏笑著說。
“對客人來說,病真的會變好嗎?真的能脫單、發財嗎?也未必,但是我希望你能好起來。”
網店開至現在,累積了30000多條評論,幾乎“零差評”。在張敏看來,大部分下單的年輕人都是在生活的巨型城市里,他們可能遇到了難處,想找一個避風港,找到一件能讓自己提升信念的武器,“御守是一種正能量的暗示,就像有一只手在背后撐著你。”
比起實際作用,這更像是一種美好祝福和精神支持。
今年是小翟“考公上岸”的第一年。這個97后說,210個孤獨的夜晚,“大概就是每天轉發錦鯉,和貼身掛著的這枚法喜寺的‘上岸御守’支撐下來的吧。”
本文為@天下網商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