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以環球捕手為例,3年GMV增長至100億,什么是社群電商的壁壘

    社群電商將關系沉淀在微信的熟人關系網中,通過熟人間的互相推薦建立用戶對商品的信任度。本文以近幾年社群電商中比較火的環球捕手為例,分析環球捕手給競爭者設置了怎樣的社群電商壁壘。

    以環球捕手為例,3年GMV增長至100億,什么是社群電商的壁壘

    在淘寶時代,賣貨的方式只有1種,就是把商品一個個展示在頁面上,就像超市的陳列柜。用戶的參考依據就是價格、寶貝描述、品牌這些硬指標。

    后來又出現了社交電商平臺,比如:小紅書、蘑菇街,里面入駐了很多買手。

    時裝買手會教你怎么搭配最好看,自己平時會買什么衣服等等,這時候消費者就變成了粉絲,賣家和買家的關系變成了大V和粉絲的關系,這個關系的轉變讓賣貨這件事變得更容易了。

    曾經就有Angelababy一場微淘直播,實現了當天10607支彩妝銷量的直播銷售神話。

    那么,為什么僅僅因為買賣雙方關系的轉變,就能這么明顯的提升購買轉化?

    因為商業交易的基礎是信任。

    只有建立用戶信任,他才會愿意來嘗試你的商品。社交電商正是通過將用戶打造成粉絲,從而建立了這種商業信任關系。

    而比社交電商更加強化了這個信任關系的,則是近幾年出現的社群電商。社群電商將關系沉淀在微信的熟人關系網中,通過熟人間的互相推薦建立用戶對商品的信任度。

    本文以近幾年社群電商中比較火的環球捕手為例,它以每年5倍的GMV增速,3年做到100億的銷售額。這個成績在最近的資本寒冬里,其實算是個不錯的成績。

    接下來就具體分析一下,為什么環球捕手能發展如此之快?什么是他賴以增長的壁壘?

    壁壘一:拉流量,打造會員戰斗力

    1. 會員制度

    在環球捕手平臺,你只要交納399元就可以獲得一個大禮包,可以選擇按摩椅、葡萄酒等等;但更重要的:你會獲得一個開店資格。

    會員一般會有兩種收益來源:招募獎勵和銷售傭金。

    后者指你可以擁有自己的微信小店,店里的所有品牌商品由環球捕手提供物流服務,你只要將商品分享到微信,有用戶產生消費你就能獲得傭金,傭金一般是銷售額的5%到25%不等(生鮮類、品牌類低,非標準品類高)。

    這對會員的吸引力在于,不用管發貨,可以集中精力放在如何營銷商品。

    而且環球捕手平臺上的商品大部分為品牌商品,身邊有小伙伴曾經看到做微商賺錢也想去從事,但一想到這里產品自己都沒聽說過,不知道質量怎么樣,擔心賣給朋友如果質量不好,反而傷了交情。

    環球捕手的商品品牌背書就在這一環打消了這層顧慮,讓自己區別于其他不知名的微商產品,讓會員更放心的賣,讓用戶更放心的買。

    會員的另一種收入來源是邀請他人成為會員,你每邀請一個會員就能獲得一筆獎勵,直屬會員購物你也能獲得25%傭金(問了一個是環球捕手會員的朋友,業績最好的時候1個月能凈賺1w左右)。環

    球捕手在會員社群里也會經常展示業績較靠前的會員收入,用這些真實的成功案例不停激勵新加入的會員。

    品牌背書+收入激勵的組合拳,構成了讓會員不斷去推廣的動力,為環球捕手在微信里爭奪更多的流量。

    2. 賦能會員,提升推廣力

    作為會員,光有熱情還不夠,還需要掌握微信的社群電商玩法。畢竟社群電商核心在“人”,只有理解“人”才能獲取生意,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相信你的朋友圈里也看到這樣的微商:經常在朋友圈一天發6條+的廣告,每條廣告都是9宮格圖片,每次看完的感受都是分分鐘想要屏蔽他。

    這類就屬于光有行動力,卻沒有戰術的微信營銷,長此以往,他們發了圈卻帶不來多少銷量,熱情只會被逐漸消耗。

    那么如何讓一個普通人也能學會如何運營自己的微信,如何提升在微信里的銷售轉化呢?

    環球捕手的做法則是創建會員商學院,通過培訓賦能會員。

    曾有段時間混入過環球捕手商學院,他們的培訓內容包括“社交零售的定義”、教“如何發圈”、建立銷售群等。

    比如:

    • 新店主不要一開始就在朋友圈發廣告,可以在朋友圈說明下自己在做的事,請朋友支持自己的小店;
    • 選一個好的自拍頭像,多一些走心的分享,曬自拍、曬生活;
    • 多曬成交,曬聊天記錄,哪怕只是有人咨詢也要曬,讓人覺得自己店的銷量很好。

    這些培訓內容多是規模化可復制的實操教學,比較簡單,學習門檻低,能讓更多沒有運營經驗的普通人也能上手操作。

    通過賦能會員,環球捕手打造了一條高效戰斗隊伍。

    如果說會員制度是讓會員行動起來,那么培訓機制則是告訴會員如何行動。

    壁壘二:促收入,提升營收效率

    1. 擴大品類

    環球捕手初期以美食切入(因為創始人也食品行業背景),種類并不多,隨后開始向綜合品類延伸。環球捕手app商品在分類上,橫跨食品、美妝、生鮮、酒飲、3C數碼等。

    其實這些品類可以分成兩種:流量款(食品生鮮等生活必需品、品牌熱款、流行單品)、利潤款(3C數碼、美妝服飾箱包等高消費品)。

    流量款可以讓商品擁有更多的用戶覆蓋面,比如前段時間很火的韓國火雞肉方便面,它相比3C數碼更具普適性,而且從價格來看,用戶的購買成本也較低,容易成單。

    當流量款為平臺帶來足夠流量后,環球捕手就開始考慮營收了。平臺在后期推出了美妝、數碼這些商品,目的是讓流量能在更高價格的商品上產生轉化。

    這其實也是規模化思維的體現,假設一個商品的轉化是1%,如果你的流量只有10個人,那么這個商品基本上就沒有購買量,但當你的流量有10000時,購買量就能變成100。同樣的,雖然高客單商品相對來說轉化率低,但當環球捕手平臺流量達到一定程度時,這些商品的購買量就相當可觀了。

    這就是先用流量款做規模化,再擴大品類用利潤款截取收益。

    2. 提升溢價空間

    電商行業的普遍做法,當銷量足夠大時,就可以跟品牌談定制,因為定制商品溢價高。

    但比定制更具利潤空間和可持續性的,則是做自有品牌。

    像沃爾瑪這樣的老牌零售通常會將自有品牌作為盈利點,現在環球捕手也開始逐漸出現自有品牌。畢竟對于社群電商來說,自有品牌能獲取高額利潤,撐起給會員返現的模式。

    以化妝品為例,化妝品本身就是利潤高行業,原料成本不到價格20%,自有品牌把故事講好一點就會有人買賬,獲得更高定價空間。

    再比如環球捕手最近推出的一款抽紙,借勢當下火爆的芒果臺綜藝節目《中餐廳》。由于多次在節目中出鏡有明星加持,而且這款抽紙主打的品質生活理念,符合當下消費升級趨勢,外加外形設計比較酷,在平臺獲得了月銷1000w包的成績。做了一個價格調研,抽紙品類里比較知名的以維達來做對比:

    • 維達:150抽18包,天貓旗艦店價格59.9元,平均0.02元/抽
    • 環球捕手抽紙:130抽20包,平臺原價99元,平均0.03元/抽

    可見自有品牌能讓用戶關心更多在于品牌、消費理念、外觀等,才能讓品牌有更多的溢價空間,這也是環球捕手一個塑造自有品牌獲得更高收益的典型案例。

    以環球捕手為例,3年GMV增長至100億,什么是社群電商的壁壘

    環球捕手作為早期的社群電商平臺,它的進入正好踩到了時間的紅利上。

    環球捕手在成長,但社群電商的涌入者也在變多。當紅利過去后,想要真正存活下來,就需要建立自己的壁壘和盈利增長點。

    今天聊的“拉流量”和“促收益”這兩個方向,希望能給更多做社群電商的入場者們帶來一些思考。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18-10-30 14:11
    下一篇 2018-10-31 20:57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