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伏了一整年的「小鵝拼拼」終于正式出道。
(榜單排名情況)
(下載量情況)
小鵝這盤棋騰訊下了一整年
其實「小鵝拼拼」并非是全新的產品,早在2020年5月,微信上就出現了名為“小鵝拼拼”的小程序和公眾號,功能是主推拼單購物服務,其模式有點類似于拼多多。而在當時,騰訊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并沒有選擇以網站或者App來搭建“小鵝拼拼”購物平臺,而僅是以小程序+公眾號的形式,仿佛是在進行“探路”。
而「小鵝拼拼」的正式出道時間還得追溯到去年的“雙十一”,當時騰訊首次在長沙橘子洲頭、北京地鐵、深圳漢京中心等地方進行了「小鵝拼拼」線下物料的投放,讓一直“默默發育”的「小鵝拼拼」徹底的高調了一把。
根據當時「小鵝拼拼」平臺合作協議顯示,騰訊將負責「小鵝拼拼」平臺的開發、日常維護、技術支持,保證平臺的正常運作,騰訊有權就小鵝拼拼平臺向商家提供的各項服務收取技術服務費用。但是,在該平臺購買的商品都有由商家提供,商品銷售、**開具、發貨配送、售前與售后服務也均由用戶所選購的商家獨立提供,騰訊不會參與第三方服務的運營等任何活動,亦不承擔前述義務及責任,但法律、行政法另有規定除外。
簡單來說,騰訊就只是給商家、用戶提供一個新的平臺選擇,他們負責保證該平臺能夠順暢運營,不要出現重大BUG,而關于商品、用戶的購物體驗都與他們沒直接關系。
但是,這并不代表騰訊對于「小鵝拼拼」平臺沒有足夠的把控能力。根據“小鵝拼拼招商信息電子手冊”顯示,要想入駐「小鵝拼拼」,要根據店鋪類型、經營方式和主營類目不同,繳存不同金額的保證金,如果不繳納保證金就不能入駐平臺。而平臺有權每個月根據店鋪上月的銷售情況,對基礎保證金進行調整。此外,手冊中還對商家延遲發貨制定了有關處理規則,如果出現延遲發貨,將從商家賬戶中扣除消費者賠付金。整體來看,騰訊通過制定一系列規則來保證平臺上商家、商品的質量把控。
16年,騰訊的電商夢還沒完
騰訊對于電商的野心早已人盡皆知,在過去近16年的時間里,騰訊一直有一個電商夢。
而無論是「小鵝拼拼」獨立App的上線,還是此前小程序與公眾號的默默發布,這些行為都被外界解讀為是騰訊對電商夢的“不了情”。但由于此前騰訊在電商方面的屢屢敗退,讓外界對「小鵝拼拼」的未來并不看好,然而騰訊并未停止這項業務的探索:
- 2005年9月12日,騰訊拍拍網上線。
- 2006年3月13日,騰訊拍拍網已經擁有700萬用戶,正式進入商業運營階段。僅僅百天后,拍拍網進入全球網站500強。
- 2007年,騰訊拍拍網的市場份額開始下降。
- 2011年11月,騰訊電商業務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披露騰訊電商野心,表示希望在5年內成為超級電商平臺。
- 2012年,騰訊全資收購易迅網,正式宣布成立騰訊電商控股有限公司。同年,騰訊推出了QQ網購App,將易迅加入這一平臺,運營相關品類。
- 2013年,QQ網購與QQ商城合二為一,以QQ網購作為騰訊電商開放平臺的品牌。
- 2014年,騰訊發布公告宣布暫停自營電商, 與京東建立合作關系。也就是從2014年開始,騰訊開始投資京東、拼多多、唯品會、蘑菇街、每日優鮮等電商品牌。
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騰訊沒在自營電商方面發力,而是通過控股其他電商平臺在電商領域分得一杯羹。可現如今社交電商領域依舊非常“熱鬧”,而在這種大浪潮下騰訊推出「小鵝拼拼」再次進軍電商領域也是情理之中。
小鵝拼拼能否助騰訊圓夢?
拼單購物是當前消費者熱衷的購物模式之一,也是各大電商平臺都在采用的主要模式。其中以拼多多為代表,作為異軍突起的新興電商平臺,拼多多正是依靠“拼購+下沉”策略讓自己活躍用戶增速超過淘寶、京東等購物巨頭。
目前來看,購物平臺的下沉市場競爭只會愈演愈烈。現階段市面上除去拼多多長期以來在下沉市場的深耕,淘寶也針對下沉市場,推出了“淘寶特價版”,并長期穩定在App Store購物榜前五。
不過,雖然說淘寶、拼多多等巨頭在下沉市場已搶得先機,但「小鵝拼拼」完全可以依托騰訊的龐大用戶基數,給電商下沉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并且,由于此前微信對外鏈規范進行了更新升級,新增和細化多項外鏈規則,導致其他電商平臺的拼團營銷活動在微信上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是作為騰訊的“親兒子”,「小鵝拼拼」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那么問題來了,你認為在當下競爭如此激烈的電商行業里,「小鵝拼拼」能否為騰訊的電商夢殺出一條血路呢?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為@蟬大師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