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雙十一快遞漲價,拼多多成最大贏家?

    在今年9月1日四通一達和極兔快遞發出調整全網派費標準的通知,將攬收的快件派費支付每票上調0.1元后,快遞行業已經開始走進價格上升通道。

    雙十一快遞漲價,拼多多成最大贏家?

    盡管各家快遞公司都強調,上調派費是為了保障快遞員權益和快遞網絡的穩定,快遞價格將保持不變,終端消費者也不會受到影響,但從長期來看,羊毛終究是要出自羊身上,電商用戶增加的物流運輸成本,遲早會變相落到消費者的身上。而快遞費用的緩慢上漲,也正在成為一種近乎必然的趨勢。

    尤其是在進入10月份后,四通一達和極兔先后發布了針對上海區域的價格調整通知,浙江義烏每單發貨價的上漲幅度也達到了0.2元,讓每年雙十一來臨前才會出現的快遞價格上漲,在今年提前到來。

    派費上漲后,價格戰的競爭邏輯已然發生了變化,新的市場環境中,快遞行業未來的走向將會落到何處?與物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電商平臺,又是否會迎來新的挑戰?

    艱難的快遞公司

    從表面來看,一線快遞公司集體調整派費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回應監管部門整頓惡性價格戰、保障快遞員合法權益的決心。而究其根本,卻是由極兔掀起的新一輪價格戰過后,普遍陷入虧損的快遞公司,很難再忽視各自即將處于危險邊緣的營收。

    根據申通快遞最新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申通預計虧損1.4-1.6億元,甚至已經開始警告投資者,預計今年的凈利潤要比2020年下降97%左右。而作為中國快遞業巨頭的順豐控股,則是在第一季度業績預告中,預計公司或將虧損9-11億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盈利9.07億元的營收,可謂是天壤之別。

    另外幾家一線快遞公司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虧損,尤其是這一輪價格戰的發起者,以“價格屠夫”姿態面不改色燒掉近百億來爭奪市場的極兔,盡管并沒有公布詳細的營收數據,但作為最先開始漲價的快遞企業,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綜合各大快遞公司在過去一年左右時間內所經歷的種種,我們不難看出,各家公司在經歷疫情考驗后,都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尚未解決的遺留問題。

    首先就是疫情期間,為了維持快遞網絡的正常運營,奮戰在疫情第一線的快遞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漲薪和高額補貼。例如順豐,曾在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給快遞員漲了2倍工資,不僅春節期間漲薪3-5倍,還在工資和加班費的基礎上,設立了1.5億元的特殊獎金來彌補一線員工的付出。

    而度過特殊時期后,由于疫情并沒有徹底結束,為了不損害工作熱情,對網點、員工、快遞員的補貼也仍然在持續支出。再加上在運輸設備和快遞場地的消殺費用,對大型快遞公司而言,動輒都是每天百萬起步,很難不影響公司的正常盈利。

    同時,疫情帶動了電商產業的飛速發展,大量的電商訂單極大拓寬快遞市場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競爭。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快遞公司為了增強自身競爭力,開拓新業務、尋求融資、新增銀行貸款的力度都在不斷加強,只是部分企業由于產能利用率低、單票固定成本高等歷史遺留問題,在不斷增加的財務費用和成本面前,終究無力扭轉營收下滑的頹勢。

    在這些具有不可抗力性質的因素之外,導致虧損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在于惡性價格戰。

    自從去年極兔快遞以極低的價格闖進快遞賽道,圓通、順豐、韻達、申通四家快遞企業的單票收入,全部同比下滑了10%以上,其中申通的下滑比例甚至一度達到了27%的夸張數字。哪怕極兔和百世因為涉嫌傾銷被監管部門處罰,各大快遞企業仍然沒有停止價格戰的意圖,單票收入依舊保持著下滑的狀態。

    價格和利潤在不斷拉低,每一單快遞的成本費用卻在不斷增長,而低價誘惑的效應也使得快遞公司的業務量整體處于持續上升狀態,也就出現了越做越大,卻反而越做越虧的病態循環。

    種種跡象表明,快遞行業的價格戰已經快要來到最后的階段,不斷增長的市場份額和表面繁榮的訂單數量,背后卻是與成本完全不成比例的利潤,無法遏制的虧損,或許將成為壓到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幸運的是,以價換量的價格戰已經有了結束的苗頭,四通一達和極兔撐過了最危險的時刻,在接下來的運營中,高品質服務或許將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因素。

    品質化快遞催促商家轉型

    基于快遞運輸有著高時效和快速反饋的特性,對品質服務的升級往往集中在物流配送速度、終端消費者體驗、個性化服務和細分場景增加等方面。特別是在疫情防控不容松懈的階段,如何保證配送過程中的安全衛生,也是所有服務升級中的重點。

    而所有的一切,都繞不開最基礎的成本問題。想要提升物流配送速度,就需要足夠的貨運飛機、高鐵快運線路等組成更高效基礎物流網絡;增強消費者體驗,就免不了要提供送貨上門、上門攬件等以基層快遞員為單位的增值服務;保障疫情環境下的運營服務,無接觸配送服務點、車輛倉庫等設施的消殺、快遞員的核酸檢測和疫苗接種等等,也都是最基礎的要求。

    以目前階段被價格戰嚴重拉低的利潤率,快遞公司很難完全承擔這些成本上的支出,上調派費或許僅僅只是快遞價格上漲的一個開始。主要受到漲價影響的電商用戶和平臺,也將會因為快遞行業的品質服務升級,被迫迎來一場轉型的契機。

    隨著雙十一的不斷臨近,部分義務的商家已經接到了合作快遞公司的漲價通知。盡管雙十一前調整價格已經是多年以來的常規操作,但受到電商平臺為了緩解物流壓力不斷拉長雙十一戰線的影響,今年的漲價來得相對更早。

    根據往年的統計數據,在電商發貨量激增的雙十一期間,正常的網店訂單數量大概是平時的30倍左右,派費價格的上調后,也意味著電商用戶在今年的快遞成本支出,要比同期增長與之相似的數值。雙十一購物節本就是以低價折扣來吸引消費者,在以價換量的基礎上,額外增加的快遞運輸成本,毫無疑問會進一步壓縮商戶的利潤。

    尤其是進入直播電商時代后,如果還有邀請頂級帶貨主播進行合作,例如在去年雙十一預售期間就拿下將近100億元銷售額的李佳琦和薇婭,在快遞價格上漲后,商戶所需要承擔得成本將會更加驚人。

    因此,為了填補多出來的成本支出,大部分電商用戶或許會主動下架部分利潤較低的商品,通過調整貨架產品結構的方式來應對。而且也不排除會有一部分用戶,會采用先漲價再打折、以次充好等違規手段和套路,來將成本壓力轉移給終端消費者。

    這些變化,很可能會導致銷量縮水、產品類型缺失、用戶評價降低等多種不良后果,對電商平臺而言,也意味著商業交易氛圍的穩定受到了挑戰。同時對平臺商品質量的把控、折扣補貼活動的策劃、增強用戶粘性的新玩法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在剛剛過去的618,雖然依舊是一場數據的狂歡,但從淘寶、京東等一線電商平臺的反饋中,不難看出選擇“躺平”的佛系商家也越來越多,除去為了銷量數據不得不血拼價格戰的部分大品牌,很多商家甚至都沒有選擇參與進來。

    由此可見,電商大促的熱度正在逐漸降低,“薅羊毛”式的低價促銷也開始回歸理性消費,以及產品和服務本身。再加上部分消費者對價格也開始出現脫敏趨勢,很難輕易被價格和折扣所吸引,整個電商平臺,即便沒有快遞漲價的催促,或許也早已到了該考慮轉型的時候了。

    對于以拼多多為主的,以售賣低價商品為主要標簽的平臺而言,這也是一次不容錯的,進行品牌形象升級的機會。

    拼多多或成最大贏家

    盡管拼多多已經在入選了《財富》雜志“改變世界”的53家公司榜單,以第26位的排名,與遠景科技集團和快手成為榜上僅有的三家中國公司,但大部分消費者對拼多多的認知還非常的微妙。

    這份微妙的認知,來自于拼多多在早期階段以低價打開市場時,C端電商用戶參差不齊的素質導致了大量假冒偽劣商品和侵權商品泛濫。即使如今的拼多多已經可以保證足夠的良品率,但也由于發展速度過快,無法沉淀足夠的品牌口碑基礎,固有的刻板印象還將維持不短的時間。

    否則也不會出現,在去年7月份首頁推送了,比官網定價便宜4萬多元的特斯拉Model3促銷廣告之后,反而引起特斯拉方面的過激反應,直接在官方微博公開聲明和拼多多“劃清界限”,并且總裁親自呼喊“別上當”的情況。

    在快遞公司上調派費后,在電商平臺銷售低價白牌商品的電商用戶,毫無疑問是受影響最嚴重的群體。作為白牌電商用戶相對集中的拼多多而言,這反而是一次對偽劣、山寨商品進行清理的好時機。從天眼查的風險監控數據中就能明顯看出,與拼多多有關的訴訟案件中,山寨產品的商標侵權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鳥哥筆記,行業報告,摩根頻道,本地生活,電商,市場洞察,電商

     

    從2018年底推出“新品牌計劃”以來,為了撕掉“假冒偽劣”、“低端”、“下沉”的標簽,拼多多推出百億補貼、多渠道推廣大品牌、上線假一賠十等措施,不斷提升高端產品在平臺的占比,以此來加強口碑建設。

    但實際上拼多多對品牌的撬動力相對有限,大品牌的銷量有不小一部分都是經銷商群體在支撐。想要真正在口碑上實現對淘寶的反超,還需要拉高自身下限,不斷壓縮偽劣商品的生存空間才行。

    只是受限于拼多多的運營邏輯,無論是對比淘寶還是京東,拼多多的實際運營成本還是相對要高很多的。聯系緊密的極兔快遞雖然仍占據著快遞行業最低單價的價格優勢,但不可避免的漲價,對于毛利較低的拼多多而言,仍可能會威脅到生態的穩定。

    在逐漸成長為淘寶的“眼中釘”后,成功占據市場份額的拼多多也走上了淘寶轉型的老路,開始進入追求品牌和極致性價比的階段。雖然拼多多加強了對店鋪權重的考核,開始嘗試從單品爆款邏輯向店鋪邏輯過度,但短時間內,就拼多多的產品架構而言,最適合也最有效的流量資源分配方案,依舊是價格越便宜、銷量越大的商品,所能得到的流量越大。

    而想要通過改善自身商業邏輯的方式進行消費升級,有可能會和淘寶一樣對白牌商家進行邊緣化處理,進而選擇新的流量分配方式,其中的困難和風險不言而喻。這種時候,無法適應快遞價格上漲而被迫轉型的白牌商家,反而會給拼多多創造出消費升級的空間。

    總的來說,快遞漲價對拼多多而言很可能是場更進一步的機會,不僅可以借此機會推進品牌形象升級、夯實口碑基礎,更能夠加快消費升級,此消彼長,真正意義上和淘寶、京東等一線電商平臺站在同樣的高度上。

    本文為@摩根頻道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摩根頻道摩根頻道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21-10-18 09:32
    下一篇 2021-10-27 09:33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