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東方明珠塔的230米處,有一個“上不連天,下不連地”的獨立小球。在這個小球里,坐落著東方明珠內唯一的精品酒店——230空中酒店。
整個酒店只有一間房,300平,可入住4人,容納20人開狂歡趴體。房間配備景觀臥室、星空穹頂臥室、觀景餐廳、會客廳、影音娛樂室、180°觀景的SPA間,還有專職管家隨時待命。
如此“壕”的酒店,住一晚要多少錢?答案是55000元。并且這還是打折后的價格,官網原價為68000元/晚。
那么,入住55000元一晚的酒店是什么體驗?抖音上有位美食探店博主——大LOGO吃垮北京(下簡稱大Logo)就“奢侈”地體驗了一把。
11月8日起,大Logo開始發布體驗視頻。共計4集的體驗視頻,截至目前,已經獲贊365.5w,評論13.5w條。
圖源 / 大Logo抖音
在他的視頻中,粉絲跟隨他的視線,一起觀賞了外灘絕美風景,見識了4700元一把的塑料凳子、9.8w元的意大利桌上足球機、全球只有10個的LV限量手提包、價值12w元的掛毯、價值18w元的按摩浴缸……
而這已并不是大Logo第一次如此大手筆。
一、一個靠“吃垮”自己走紅的吃貨
從今年6月份起,憑借著“壕吃壕喝壕體驗”的一系列視頻,大Logo已經在抖音擁有1961.3w粉絲,單月最高漲粉441.4w,3個月漲粉1000w,還連續兩個月穩居抖音美食類賬號漲粉榜No.1。
翻看大Logo的抖音主頁,第一條視頻發布于2019年2月4日。當時正值春節,視頻內容是祝福新年的合家歡,點贊只有4w。
目前能看到的第二條視頻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風格,發布于今年7月,主題是北京唯一米其林三星,目前的點贊是29.9w。
但據我們多方了解,大Logo最初的視頻也是以美食探店為主,只是那時的定位并不是“壕”。而是更接地氣,從胡同里的豆汁兒、炸雞、肉夾饃,到火鍋、燒烤、串串,北京大大小小的平價館子,都有他打卡測評的身影。
大Logo早期探店視頻
這個階段,他的視頻點贊數在幾千到幾萬之間。沒有大火,但成功幫助大Logo積累了第一批種子粉絲。
隨后,他開始在視頻中加入美食段子。通常他會扮演在餐廳吃飯的顧客,經過一系列戲劇性十足神操作,比如去打包別人的剩菜,從而達到啼笑皆非的效果。
來源?/?大Logo抖音
在看慣了諸多形式類似的探店視頻后,粉絲對美食+段子的形式是十分買賬的。
據新榜報道,在美食段子的加持下,大Logo粉絲成功突破100w。
漲粉的同時,大Logo開始琢磨如何持續吸粉,他的視頻也進入了第3次內容迭代。
今年6月,因為幫助攝影師慶生的契機,他們去體驗了“300塊一兩的和牛牛排”,順便拍攝了一期視頻。
沒想到,視頻發布之后,效果出奇得好。不但點贊超過91w次(目前視頻已經刪除),更給了大Logo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這次經驗,讓大Logo逐漸摸索并確定了人設和內容,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以普通人的視角,去體驗高端美食、高檔酒店等等。
所以我們陸續看到了3700元一頓的下午茶、用19990元一斤的茶葉做成的奶茶、75000元的中國大飯店總統套房……甚至連剪個頭發,都要去1000元一次的理發店。
總結下來一個字,那就是:壕。
與此同時,專屬于大Logo的視頻風格慢慢形成:
1)視頻封面全部由大Logo本人出鏡,文案白色字搭配黃色字,在封面中就告訴粉絲本期視頻的體驗內容跟體驗價格。
2)每次體驗的視頻會做成系列,分成1、2、3…等部分,單條視頻時長變短,保證了內容的持續性,提高了完播率,也讓粉絲有了追劇般地緊迫感,能更好地留存用戶,提高粉絲粘性。
3)視頻內容中,黃色T恤(冬天換成了黃色衛衣和羽絨服)、雙肩包、爆贊的手勢都成了他的標志,既突出“壕”的定位,又成功加深了用戶的記憶點。
形成了統一的人設、視頻風格和內容定位之后,數據的表現也印證了大Logo內容迭代的正確性。
從6月到現在,半年的時間里,大Logo累計漲粉1500w+,目前粉絲數直逼2000w,單條視頻的最高點贊量已達231w。
如今,大Logo已經辭掉了原本廣告行業的工作,和攝影師一起,專職做短視頻。不過,也有人擔心大Logo這種“燒錢”形式不長久,在吃垮北京之前,先吃垮自己,果真如此嗎?
二、先“吃垮”北京,還是先“吃垮”自己?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算一筆賬。
翻遍大Logo抖音主頁,我們把他目前所有可見視頻的消費金額加在一起,得到的數字是64.7萬元。
其中最貴的一次是今年圣誕節,住在澳門四季名薈酒店的唯一一套總統套房,共消費128222元。
也就是說,從今年7月起,不計算人工、設備等成本,不考慮可能因受邀免單的門店,大Logo每個月光是探店的平均花銷就超過10萬元。
那么,他掙了多少錢呢?
目前,大Logo的變現形式有兩種:廣告收入和商品櫥窗。其中最主要的形式為商品植入廣告。
大Logo的探店視頻中,幾乎每條都有廣告,有時分成3、4集的視頻中,廣告植入也高達3、4次。
據星圖數據,大Logo賬號的星圖報價為1-20s的視頻11萬,21-60s以上的視頻為25萬。截至12月中旬,他的星圖接單數為97單。
即使之前的報價不像現在這么高,他的廣告收入保守估計也有幾百萬,這還不算上商品櫥窗帶來的收入。
再看大Logo受邀去探的店:黃曉明的燒肉店、鄭愷的火鍋店、關曉彤的奶茶店、杜海濤和吳昕開的火鍋店……做明星的生意,不僅可以增加自己的名氣和曝光率,收入估計也不會低。
另外,雖然叫吃垮北京,但大Logo的足跡早已經遍布全國,估計未來的探店合作范圍也會越來越廣。
所以說,做高端體驗視頻,固然增加了很多成本,與此相對應地,回報也更高。而這個回報,現在完全可以覆蓋花費的成本。
就我們粗略地計算,除了剛開始轉型時,大Logo的探店花銷全部自己需要掏腰包,后期依靠短視頻變現,可能早已結束“燒錢”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環。
三、“壕”視頻戳到了觀眾的哪條神經?
其實在大Logo之前,已經有不少博主依靠“壕”路線圈粉無數。
比如b站的「大祥哥來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迅速圈粉435.5w,單個視頻平均播放量在150w以上,還被評選為2019年度黑馬up主。
圖源 /?b站大祥哥來了
這類壕吃、壕體驗的視頻為什么能走紅?
首先,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理。“何以解憂,唯有暴富。”雖然是段子,但身為普通人的我們,對財富都有著渴望,對有錢人的生活更是充滿好奇。
我們沒有足夠經濟實力去“一擲千金“,但通過博主的視角,卻能在短短幾十秒或者幾分鐘的視頻里,去體驗從未見識過和享受過的新鮮事物。
這種不用花錢的云體驗,正好切合觀眾喜歡圍觀的獵奇心理,也會吸引用戶的持續關注,期待下一次博主還會去哪些自己“消費不起”的地方體驗。
其次,普通人去體驗高價消費,足夠反差,也讓觀眾更有代入感。
大Logo老家在東北,是一位資深北漂,家境并不富裕,就跟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一樣。但他的視頻里全是超乎普通工薪階層消費水平的,形成反差的同時,也非常具有戲劇性。
所以我們看到大Logo在視頻中的表現,十分符合普通人的初次體驗。
看到新奇的事物,會忍不住東摸摸,西瞅瞅,比如看到澳門巴黎鐵塔的鋼結構,要親手摸一下;在按克賣的烤肉店里,在稱重時會問秤清零了沒有,既興奮又帶有一點小窘迫。
大祥哥也是如此,他拍視頻的目的就是為了記錄下自己吃過的一些不太常見的食物,因為他覺得自己下次就不會舍得花那么多錢了。
除此之外,接地氣的文案和用詞也瞬間拉近了和用戶的距離。
比如大Logo會用我們都吃過的東西、知道的味道,來描述食物的口感。在形容1088元/份海鮮拼盤中的法國吉拉多生蠔時,說微微有一點鐵銹味兒,說5.8元/g的A+極品菲力牛排有豆腐的口感……
如此一來,即使吃的是高端食物,也能讓觀眾體會和想象到那個口感和味道,也讓他的作品更具有人情味。
四、對短視頻內容創作者有哪些啟示?
1、找到對的內容,持續加碼
無論是大Logo、大祥哥亦或是其他持續圈粉的短視頻博主,我們發現,他們的視頻內容和風格,都不是一開始就確定的。而是通過不斷嘗試和摸索,才發展成十分成熟、并可持續的模式。這里的重點在于持續不斷多方位的嘗試。
對于任何一個短視頻創作者來說,只要不是從一開始就非常篤定自己選擇的賽道,多方嘗試這一步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嘗試還不夠,還需要有果斷all in的勇氣。
大Logo在找到自己的賽道之后,去探的店、吃的美食價格越來越高,他之后所有的嘗試都是圍繞著普通人高價體驗展開。不但成功挑起了觀眾的興趣,還讓他在一眾探店博主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讓人們一想到“土豪”探店就想到大Logo。
因此找到對的內容,然后持續加碼,非常重要,一個決定了內容的定位,一個決定了內容的深度,這兩點缺一不可。
2、保持內容的統一性
前文我們提到,大Logo的視頻從封面、文案、色調,再到大Logo本人的裝扮、臺詞都有著高度的統一性:
封面以大Logo本人出鏡,身著黃色t恤或者衛衣或者羽絨服,背著雙肩包,戴著一副框架眼鏡;
封面文案為黃色和白色字體,讓人一眼就知道本期體驗的主題,如果分集,還標有數字序號;
視頻以“xx是什么體驗?出于好奇我帶大家看看XX”開頭,品嘗美味時的字幕是“味道分析中”,最后以“爆贊”的手勢、曬賬單的形式結尾……
雖然是小小的細節,但視頻整體風格和色調都跟“土豪”探店的人設相得益彰,也逐漸成為大Logo的標志,能不斷強化和加深觀眾對其的印象。
3、打造賬號獨特性
短視頻創作者,必須在一開始就有打造賬號獨特性的意識。模仿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圈粉“捷徑”,尤其受新手喜愛。但是,沒有獨特性的內容是留不住粉絲的,因為他沒有非你不可的理由。
而賬號的獨特性,就是給用戶創造一個非你不可的理由。
在抖音,探店博主的同質化程度其實很高,但在人均消費低中高檔里,大Logo做了大膽的取舍,“貴”就是他賬號的獨特性,沒有最貴,只有更貴。他一次次刷新自己高價體驗記錄的同時,粉絲也跟著一次次打開新的眼界,用戶留存自然就高。
所以,視頻博主千千萬,一定要給用戶認定你的理由。這樣即使你所在的垂類已經十分紅海,你依然能夠有殺出重圍的可能。
現在短視頻已經進入下半場,早已不是靠投機取巧的小技巧或者運氣走紅的時期了,要做起來1個賬號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真正具備短視頻思維和實戰能力的人才,能有機會走向這個行業金字塔的頂端。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