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做短視頻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獲客,但是應該怎么樣讓用戶產生購買的欲望呢?
今天我們就從文案的角度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通過一個短視頻就讓用戶產生買買買的欲望?
01 明確目的
短視頻運營一定是在明確目的的前提下進行拍攝的,比如:漲粉、引流、變現等等。然后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制作什么樣的渠道和內容。
比如說,上次田老師幫我們整理的7個短視頻渠道的特點和適合的渠道:
我們怎么做才能達成我們的運營目標?
假設你想做短視頻帶貨。
那么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接下來你就要圍繞“變現”這個關鍵詞來思考,怎么讓用戶成交,比如價格優勢、限時特惠、限量促銷、性價比超高……都可以成為你方案和文案的一個噱頭。
02 實操
做好前期的鋪墊,接下來我們該具體地實操了,在進行實際的文案撰寫的時候,大家可以從下面這六個方面入手,挑選合適的角度來進行。
(1)用戶思維
短視頻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標簽。
不管是普通的用戶還是企業、品牌,每一個賬號背后都會被貼上一個或者多個個性鮮明的標簽,這個標簽就決定了你的視頻將會被推薦給和你帶著同樣標簽的用戶看。
所以我們在寫文案的時候要注意的就是:
從受眾角度出發,洞察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尋找受眾群體的特征。
我們以教育機構為例,不同的受眾,他們對知識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說年齡不同,受眾也不同。
0-18歲的未成年人教育機構,他們的產品的受眾是學生,但是內容宣傳大部分是圍繞孩子的父母進行的。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能看到,很多教育機構文案的開頭往往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你家孩子再不努力……”、“期末沖刺,讓孩子……”……
很明顯,這些機構如果想要做短視頻,他們的文案受眾一定是孩子的父母。
18歲以上的教育機構明顯就不會再拐彎抹角,直接的受眾就是使用者,所以他們的文案直接寫的受眾的需求“72小時背會六級核心詞匯”、“新人管理應該如何……”、“企業短視頻運營的……”
(2)放大痛點
你的目標群體需要什么?有哪些產品和服務能滿足這些需求?還有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滿足現有的需求,以及挖掘潛在的需求。
你可以告訴他失去了什么販賣焦慮、也可以設置亮眼的標題和噱頭吸引他們產生好奇心,也可以出現反轉來活躍氣氛……
總之將他們的痛點放大,他們才會對產品或者服務產生興趣。
比如說:
“同齡人年薪百萬,你還不著急?”
“使用了這款粉底液,你就會發現卡粉和不卡粉有多大的區別”
“月薪十萬在北京,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
“三個能幫你節省一半時間辦公小技巧……”
(3)產品好處
其實這里有一個挺明顯的誤區,很多運營人是不是覺得好處越多,我們的用戶就會越喜歡我們的產品,越能激發他們的購買欲望?
其實這句話也沒有錯,只是想要它成立,必須要有一個前提:你確定你給用戶提供的是你“獨一無二”的優勢嗎?
現在市場上有多“卷”大家也不是不知道,餐廳環境好看,拍出來可能會吸引不少朋友去打卡,但如果整條街道所有的餐廳環境都好看,這個時候,這還算優勢嗎?
相反,這個時候,這條路上,突然有一家餐廳做肘子特別香,你看大家是不是一下子就記住了?
給用戶的好處不在于多,在于“差異化”。
(4)營造畫面感
簡單來說,就是幫助用戶打造一個使用的場景,在你構建的這個場景當中,用戶能夠產生使用你的產品的感覺,一定不要讓用戶自己去想,要用文案去煽風點火,調動用戶的情緒。
我個人比較喜歡李佳琦的文案,他不是用簡單蒼白的話去描述一個產品,而是將用戶帶入到整個使用的情景當中,他告訴你:(這支口紅給人的感覺就是)甄嬛上位以后回頭一笑,對著那些人說“老娘贏了”。
一下子就把用戶帶入到整個使用的情景當中,這個時候,應該有不少女性用戶腦海中就已經出現了自己涂上這支口紅的場景了。
好的文案,撰寫的技巧和方法真的很多,其實它的底層邏輯非常簡單,就是:
在合適的時間給合適的人說合適的話。
本文為@短視頻運營日記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