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15天吸粉300w,知識科普類中視頻在抖音迎來成長機會?

    變幻莫測的極光、險惡的極地環流、體積龐大的冰山……跟隨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北海航線”號,@絕密研究所所長為我們揭開了南極大陸的神秘面紗。

    隨著東方科考站腹地東方湖的不斷深入,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除了極端的氣候環境,還有奇形怪狀的巨型海底生物,長達16米的座頭鯨、巨大的褐紅色冥河水母、重達12公斤的南極帝王蟹……奇幻的南極世界,遠超普通人的想象。

    15天吸粉300w,知識科普類中視頻在抖音迎來成長機會?

    這是@絕密研究所所長關于南極探索的科普視頻,這期視頻分成了三支發布,延續以往的風格,采用一體化的封面設計。憑借對南極大陸專業的科普講解和精彩的畫面呈現,在6月6日發布后迅速斬獲了300w+的點贊,其中最高的一支點贊量目前已達215.9w。

    此外,在5日和10日發布的兩期視頻,總點贊量均超過了200萬。在過去15天,@絕密研究所所長吸粉305.4w,漲粉速度驚人。

    卡思發現,最近知識科普這類偏小眾的垂直內容,開始頻頻出圈,爆發出強勁的勢頭。那么,都有哪些內容受到用戶的喜愛?我們一起來看。

    知識科普,哪些內容受歡迎?

    在近期點贊數據比較靠前的知識科普視頻中,自然科學的內容表現最為出色。除了前文提到的@絕密研究所所長,@超自然研究所所長于5月22日發布的深海探索視頻同樣獲得不少關注。光怪陸離的海底世界中,那些從未見過的深海生物,勾起不少用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期視頻也分為了三支視頻發布,最高的一支獲得了220萬點贊。

    與新聞熱點相關的自然科學科普視頻,往往很容易受到歡迎。熱點新聞本身就有一定的用戶基礎,而且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了解這些新聞熱點背后的深刻含義也有一定的門檻,而知識科普視頻能夠為他們解答疑惑,幫助用戶正確理解整個新聞事件以及會產生的影響,且視頻通過豐富的影像資料進行講解,比起單純的文字新聞更具說服力。如@科學旅行號對日本排放核污水和天鵝座神秘信號這兩個新聞事件的科普視頻,分別獲得了145w和112.3w的點贊。

    數千年來,人類一直在仰望星空,也從未停止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足跡也越走越遠。《三體》等科幻文學和科幻電影是人類對遙遠宇宙的幻想,它們的出現讓普通民眾對于神秘莫測的宇宙擁有了更多想象空間。

    在探索欲的驅使下,大眾對于相關新聞事件有更強烈的討論意愿,如在@科學旅行號對天鵝座神秘來信展開的“外星文明是否真的存在”視頻里,就有很多人在評論區提到《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和三體文明。

     

    此外,卡思發現,很多科普自然科學的播主,會把同一個主題的視頻分為幾支視頻發布,通常采用三支為一體的封面設計。解析背后的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

    一來自然科學的科普一般比較硬核,要把一個話題講明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但在以十幾秒的短視頻為主的抖音,太長的視頻會直接“勸退”很多用戶,導致視頻的完播率太低,影響自然流量的推薦。二來將每期內容分為多支視頻發布,可以各自獲得不同的流量推薦,增加爆款的幾率。如@絕密研究所所長發布的“奇幻南極”視頻,第一支視頻的點贊量就明顯偏高(點贊量超過210w),這也帶動了同一主題下另外兩支視頻的高點贊量。

     

    鳥哥筆記,短視頻,卡思數據,視頻號,視頻內容,案例分析,知識博主,中視頻

     

    除了自然科學的內容,科普類播主根據投稿的圖片,憑借自己的專業能力推理出相關信息,也容易引起用戶熱議。如@Eyeopener的網絡迷蹤系列,數條視頻獲得上百萬的點贊。在點贊最高的一支視頻里,播主講解如何通過一張飛機上拍攝的照片定位白**域的位置。

    在分析的過程中,播主層層深入,從顏色判斷白**域是結冰的湖面,再從機翼上的徽標和數字推斷是南航以及飛機的注冊號。并通過山脈形態、太陽光影、飛機飛行角度等信息排除航線,最后排查剩下三條航線會遇到的湖面,逐一對比后推理出白**域的具體位置。

     

    鳥哥筆記,短視頻,卡思數據,視頻號,視頻內容,案例分析,知識博主,中視頻

     

    跟隨播主抽絲剝繭的層層分析,用戶也忍不住驚嘆其強大的專業能力和偵察能力,在評論區甚至還有人把播主稱為“福爾摩斯本福”。@Eyeopener最近的兩期網絡迷蹤系列視頻,都獲得上百萬點贊。相比于他其他類型的科普視頻,圖片推理的視頻顯然更受用戶喜愛。此外,@科學旅行號發布的《僅憑一張照片如何找到飛機航班號》的視頻同樣獲得不少點贊。

    通過一張簡單的照片推理出具體信息,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并能夠靈活運用。而播主一系列令人驚嘆的復雜推理,在展現自己強大的知識儲備和觀察能力的同時,也能夠獲得用戶對其專業度的信任。

    我國不僅疆域遼闊,還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和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對人文地理的探索也是很多人感興趣的內容。

    在抖音,不乏人文地理的科普播主,其中@長安范兒——人文地理作為代表賬號之一,主要對我國各省市的文化特色景點和地理環境進行深度剖析,在科普的過程中,輸出了很多硬干貨的知識點。

    在《長江的前世今生》視頻中,他從長江的發源地開始介紹,結合地圖講解途徑路線、各大支流、地形地貌演變和途徑城市等,信息量密集。形象直觀的地圖展示和思路清晰的講解,讓用戶對耳熟能詳的長江有了全新的認識。

     

    鳥哥筆記,短視頻,卡思數據,視頻號,視頻內容,案例分析,知識博主,中視頻

     

    此外,@長安范兒——人文地理也會對著名的旅游線路進行科普,如G318國道、新G219國道、川西環線、西北大環線等,這些路線擁有遼闊的自然風光和迷人的異域風情,一直是旅游的熱門路線。疫情平緩之后,旅游業也在逐漸復蘇,知名旅游路線和人文地理的結合,同樣吸引了不少用戶關注和點贊。

    在上述提到的知識科普類賬號中,卡思發現,它們的粉絲畫像中男性占比都在70%以上。顯然,男性用戶對嚴肅正經的知識科普內容有更深的興趣。此外,在抖音5月的漲粉榜中,@天元鄧剛以小眾的釣魚題材斬獲了900多萬粉絲。可見,男性用戶對抖音內容生態的影響不容小覷。

    知識科普出圈,憑什么?

    2020年,B站知識區的崛起讓大家感受到了知識類內容的潛力。但其實早在2019年,隨著用戶數量的不斷增長,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內容需求,抖音就已經開始了知識科普內容的布局。

    2019年3月,抖音聯合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科學報社、中國科技館聯合發起“DOU知計劃”全民短視頻科普行動。11月,又在此基礎上推出“#dou出新知”話題挑戰賽,為知識創作者打造多項獎勵。

    截至2020年2月29日,粉絲過萬的知識創作者已經有9萬個,目前該話題已經擁有1292億次播放。但由于短視頻時長和用戶需求泛娛樂化等原因,抖音的知識類內容還沒能迎來諸如B站知識區的高光時刻。

    從近期知識科普內容的頻頻出圈,我們也可以看出,已經有不少人在抖音默默學習,開拓自己的眼界,增加知識儲備。

    當然,知識科普的出圈還有很多因素。知識科普相對于其他類型的內容來說,準入門檻較高,對創作者的專業度有很高要求。前期對知識創作者的扶持,為平臺積累了很多優質的創作者,如@Eyeopener就是當時“DOU知計劃”的知識創作者代表之一,一直在持續輸出優質的科普內容。

     

    近期,抖音也有相關的扶持活動,如“抖音青少年挑戰達人榜”,就有#科普知識的話題,在6月1日-6月30日,帶上話題發布相關內容,每周TOP30的創作者就有機會獲得DOU+券獎勵。
    6月7日,西瓜視頻聯合抖音、今日頭條共同發起的“中視頻伙伴計劃”,宣布:未來,創作者發布在抖音上的中視頻內容,也可以和西瓜視頻一樣獲得流量分成,這也能進一步助力科普內容持續發展。

     

    鳥哥筆記,短視頻,卡思數據,視頻號,視頻內容,案例分析,知識博主,中視頻

    隨著抖音內容走向多元化,小眾垂類的內容獲得了更多出圈的可能。而抖音和西瓜視頻的聯動,在流量分成的政策扶持之下,勢必會涌入一批中視頻的創作者,而信息量密集,對內容有更高要求的知識科普視頻,明顯更適合1-30分鐘的中視頻長度。相信在用戶、平臺和創作者的多重助力下,知識科普賽道將會迎來全新的突破!

    本文為@卡思數據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1)
    卡思數據的頭像卡思數據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21-06-21 09:31
    下一篇 2021-06-24 13:08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