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短視頻一經誕生,便引起爆火潮流。最初是求短,到如今視頻時間逐漸拉長,慢慢進入中視頻賽道,有人抓住風口,不斷流量變現,也有人難以適應,黯然退出。那么如今掘金中視頻,靠譜嗎?且看本文進行分析解讀。
短視頻風風火火了幾年,從最初的求短到漸漸變得越來越長,就連抖音的孿生兄弟Tik Tok也在今年宣布將視頻長度延伸至10分鐘。短視頻不短,中視頻順勢而起,有人還在中視頻的賽道賺了個盆滿缽滿,有人滿懷希望入局卻黯然退場。中視頻究竟能不能賺到錢?
一、西瓜視頻發力中視頻這兩年
過去幾年,短視頻橫空出世并迅速霸占著視頻賽道的頂流位置,而比抖音還早面世的西瓜視頻卻一直在長短視頻賽道反復橫跳,始終無法找到突破口。
于是,西瓜視頻在2020年首次提出了“中視頻”概念,試圖用中視頻講述自己的突圍故事。所謂中視頻,指的是時長在1分鐘至30分鐘的視頻內容,且絕大部分是橫屏。
為了講好中視頻突圍故事,西瓜視頻先是承諾將至少拿出20億元補貼創作者,并通過與抖音在產品層面的深度聯動,全力扶持優質中視頻創作人。后至2021年6月,西瓜視頻聯合抖音、今日頭條共同發起“中視頻伙伴計劃”,內容分發支持一鍵同步三端,創作者可以獲得三個平臺的流量分成。
西瓜視頻博主@小宇望北京曾公開表示自己一條52萬播放量的視頻,可獲得1300元收入。差一點的,一條播放量6000左右的視頻,也能獲得8元左右的收入。
時間過去兩年,西瓜視頻加碼的中視頻怎么樣了?博主@蝸牛小濤 近期在視頻中分享自己在西瓜視頻的創作過程,歷經三年零4個月,發布了712個視頻,累計收入為44735元。也就是說,平均每個視頻收入為62元左右。
微果醬在觀察中還發現,不少創作者表示今年以來,西瓜視頻無論是播放量還是收益都在逐漸縮減。就拿博主@蝸牛小濤 來說,從2021年8月份開始,其視頻播放量基本保持在1000~2000左右,而在之前,其視頻達萬次播放量是常有的事,百萬播放量的視頻也曾有過。
此外,微果醬在西瓜視頻的推薦列表滑動瀏覽時,推薦視頻多集中在自媒體創收、視頻教程、美食教程、影視綜藝以及來自官方賬號的視頻。
遙想當年,西瓜視頻為了打造自己的中視頻戰地,還與B站上演了搶人大戰,給B站UP主的邀約中甚至表示:“來西瓜視頻,收益會比之前增加10-20倍,還會享受到眾多的推薦權益及抖音平臺的流量扶持。”
明晃晃的“誘惑”,西瓜視頻確實將一部分B站UP主收入囊中。如B站游戲區知名UP主@敖廠長,2019年6月開始與西瓜視頻簽訂獨家合作協議,頻繁在西瓜視頻發布視頻,還在西瓜視頻做了兩檔獨播欄目《廠長來了》《MC廠長博物季》。
不過,@敖廠長 如今在西瓜視頻的更新日期已經停止在2020年6月30日,粉絲數為199.6萬,而其B站賬號目前處于正常更新狀態。對比兩個平臺的視頻播放量,@敖廠長 B站的視頻播放量,百萬播放是基操,而在西瓜視頻的播放量則多集中在10萬~20萬左右,偶有百萬播放量。
左為西瓜視頻,右為B站
再看西瓜視頻從B站挖走的趕海UP主@漁人阿烽,其百萬播放的視頻更多集中在2020年之前,最新發布的視頻基本保持在20萬播放量,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西瓜視頻在中視頻賽道上四處出擊,轟轟烈烈大搞一番后,逐漸歸于平靜甚至是顯得后勁不足。那么,在中視頻賽道上,誰搶跑了第一名?
二、誰才是中視頻的老大?
背靠大樹好乘涼,西瓜視頻靠著母公司字節跳動的小金庫,用真金白銀的流量分成、流量補貼和高昂的簽約費(網傳“巫師財經”以1000萬元簽約西瓜視頻)激勵創作者入駐,不斷向外釋放“加入西瓜視頻,錢途無量”的信號。
從西瓜視頻官方透露的數據來看,中視頻伙伴計劃上線半年內,有超4000位中視頻創作者年入50萬。半年內,粉絲數小于1萬的新人創作者共獲得總分成金額超1億元。
然而,西瓜視頻在揮金如土之后,需要走的路還很長。試想一下,目前為止,除了從西瓜視頻出走的華農兄弟,能代表西瓜視頻的博主還有誰?(想不到,對吧?)西瓜視頻前期用流量和現金聚攏大批內容創作者,完成了擴充內容第一步。
但同時,“水土不服”也在西瓜視頻得到了驗證,尤其是從B站轉過來的創作者。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西瓜視頻31歲到40歲人群占比高達43.41%。而B站用戶的平均年齡則在21歲左右。用戶群體不同,創作者的內容難免出現吃力不討好。
此外,內容創作者涌入西瓜視頻,看中的是來自頭條,尤其是抖音的流量。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的視頻也在慢慢變長。如果字節跳動內部競爭加劇,抖音開始加碼中視頻,那么西瓜視頻的命運又會變成什么樣?
全面發力中視頻的西瓜視頻道阻且長,被視為中視頻平臺最佳代表的B站也一樣。盡管B站在高粘度的社區氛圍上能將西瓜視頻甩在身后,但“錢”是一道門檻。
拿@巫師財經 來說,目前最高播放量的視頻在西瓜視頻是0彈幕,排名第二的視頻彈幕總量也只有235條。反觀其B站最高播放量的視頻,彈幕總量為6.1萬。內容創作者放棄高活躍的社區氛圍,選擇播放量飄忽不定的西瓜視頻,說到底還是錢那回事兒。
上為西瓜視頻,下為B站
B站CEO陳睿曾經喊話:“在PUGV這條賽道上,B站還沒遇到對手。”可即便如此,在中視頻這條賽道上穩扎穩打多年的B站還是連續虧損了7年,不得不在直播帶貨這條路上尋找突破口。
顯然,中視頻并不是一門來錢快的生意。可隨著短視頻即將觸達流量天花板,同質化視頻越發嚴重,各大平臺還是瞄準了尚待開發的中視頻賽道。
除了全資收購A站填補中視頻賽道空缺,快手早在2019年7月就開始內測錄制5~10分鐘時長的視頻,如今的快手也已支持發布5分鐘以內的視頻。2020年10月,快手還引入了精品短劇,進一步補全快手的內容生態。
向中視頻發力,長視頻平臺則比短視頻平臺稍晚入場。2020年4月,愛奇藝上線了“隨刻”,直指中視頻賽道。同年12月,騰訊視頻也宣布正式布局中視頻業務戰略。
除此之外,主攻圖文的平臺也開始進軍中視頻。2020年10月,知乎在首頁新增視頻專區,重點發力1分鐘以上的知識類視頻。今年,在最新版本的知乎APP上,除了保持在推薦欄增加視頻曝光量,知乎還在首頁的推薦欄旁新增視頻一欄,并開啟沉浸模式,視頻時長多為10分鐘左右,重心依然是知乎擅長的知識類視頻。
即便是仍然在短視頻賽道努力的微信視頻號,也在今年的微信公開課上透露會對中長視頻、短視頻提供收費或者打賞能力,以此來吸引更多內容創作者。
可以說,每個在中視頻賽道上沖鋒陷陣的平臺,幾乎都是立足于自身的內容生態去開啟中視頻形態的流量爭奪戰。在用戶早已被教育成“刷短視頻去抖音、快手”的形勢下,中視頻可發揮的空間很難不讓各家垂涎。
不過,隨著長短視頻相互融合,長短視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視頻時長在未來或許不再是值得一提的要素,視頻賽道的盡頭還是內容的較量。中視頻能承載更多富有深度的內容,難的是誰來創作這些優質內容。中視頻賽道,無論對內容創作者還是平臺來說,都將是一個長久的考驗。
本文為@微果醬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