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喵 首頁運營 短視頻運營
短視頻戒掉“廣告癮”
克勞銳
?
2022-04-11 09:09
?
短視頻運營 ?
閱讀 1335
“在明天,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這曾是20世紀波普藝術倡導者及領袖安迪·沃霍爾的一句預言,如今卻在短視頻時代成為現實。
?無論是在抖音、快手,還是在B站、小紅書,大大小小的網紅與他們忠實的擁躉者形成獨特的平臺生態,成為這個互聯網時代的流量黑洞。
可惜的是,作為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安迪·沃霍爾還有一句話卻鮮有人知——“名聲稍縱即逝,唯有藝術永恒。”
這句話本意雖是在浮躁時代為真正的藝術所吶喊,卻莫名與當前各短視頻平臺的“轉舵”暗合。
在各大短視頻平臺越過紅利期后,似乎終于迎來存量時代的爭奪。而其首要目標,便是將過去追求流量與粉絲數的“癮”給戒掉,轉而深耕博主與粉絲間的粘性。
其背后所指究竟是涸澤而漁境況下的商業多元化拓展?還是應對互聯網廣告環境衰退的不二法門?
01 抖音測“鐵粉”、快手推“百大”,短視頻平臺向B站靠攏?
近期,有不少博主發現抖音正在內測“鐵粉”功能,圈內除了盛傳的一張消息圖之外,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鐵粉系統上線,2022年抖音全面鼓勵中腰部開花,中尾部被鼓勵,大號被鎖定。
而抖音對于鐵粉的解釋,則是“對作品長期喜愛,其完播、互動數據遠高于平均水平”的“核心粉絲”。
抖音會增加你的視頻在鐵粉中的曝光量并使流量更穩定;
依次讀下來,我們不難理解其中平臺的深意:他們鐘愛于你,他們有高付費意愿,我們會推更多“你”的視頻給他們,而“你”則需要培養更多的“鐵粉”。
無獨有偶,2月27晚8點,快手「一千零一夜」2021百大主播晚會開啟直播,大會關鍵詞與去年不同的是多了“百大主播”4個字。
而在晚會前一周,快手發布由站方根據「表現力、內容力、凝聚力」等三大維度評選出的百大主播名單,并按照內容屬性及平均觀看人數,將一百位主播分為六個分組,由用戶投票進行排名,每組排名最高者入選百大之星。
區別于用流水、場次等GMV指標湊成充滿銅臭味兒的排名方式,這次百大之星的評選更聚焦于播自身的獨特性、正能量,以及和粉絲的互動、產生的緊密關系。
可以看出,快手正在丟掉唯銷量論的商業模式,以致于不少媒體如此評論道:“快手這次的選擇符合其傳統交互語境和一再強調的社區本質”,普惠價值觀再次被搬出。
如今,呈現在創作者面前的內容生態,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短視頻流量平臺齊齊轉向,一個曾以“去中心化”聞名,如今卻走向“固粉”;一個曾以頭部“帶貨能力”為傲,如今卻將目光投向更長遠的平臺生態。
正如B站在中視頻業務穩定后開始補足自己的短視頻業務,曾經與B站分跑不同賽道的抖、快,如今也開始逐漸向B站靠攏,并重視粉絲與創作者間的連接,其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個可能的答案是,廣告作為互聯網主要的收入模式,其本身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天花板與增速邊界,在經濟周期切換之際,以廣告收入為主的短視頻平臺需要多條商業化路徑并行。
02 大廠失速、新興廣告主銳減,互聯網廣告正在經歷寒冬
年初2月24日晚間,國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公布了自己2022年財年三季度報(2021年1季度-2022年1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業收入2425.80億元,同比增長10%;經營利潤為70.68億元,同比下降86%。
目前,在阿里旗下各項業務中,真正賺錢的只有作為主業的零售業務,阿里云則盈利甚微。
而在阿里作為主業的零售業務中,有一項關鍵數據是淘寶、天貓的客戶管理費(包括廣告費用及傭金收入)同比下滑了1%,首次出現負增長,而2021Q3這一項數據僅錄得3%的正向增長。
此時再回看阿里股價,在整個互聯網極度悲觀的環境下,從高位至今跌幅已超過65%。
同樣是2021Q3財季,各大互聯網廠商交出的答卷都比較凄涼:騰訊的廣告收入同比增長為5%;百度的搜索與信息流廣告收入增速也下滑至6%。
在宏觀層面,QuestMobile報告指出,三季度互聯網廣告整體增速放緩,同比增長率下滑至9.5%。
在經歷2015年的雙創時代、2017年的自媒體時代、2020年的教育與新消費熱潮后,新銳廣告主們有的打光子彈沒能跑進決賽圈,最終含恨沙場;有的糧草充足卻直接被關停整頓;還有的迎來消費降級,直接失去續上新融資的機會,品牌就此消散。
作為營收極度依賴廣告的互聯網公司,當廣告增速下滑時,其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于是接下來看到的,是職場軟件中頻頻傳來各廠裁員、優化、縮編的消息。
在這種境況下,就算作為國內流量黑洞的抖、快、B站、小紅書等內容平臺也無法獨善其身,當廣告的榮光不再,平臺們需要建立起新的商業模式來提供未來的增長點,電商無疑是首選。
回顧去年初,抖音電商定下了全年GMV劍指萬億的目標。到了十月,抖音電商副總裁木青在“2021抖音電商服務商生態大會”上披露了部分數據:1月至9月,抖音電商GMV同比增長了7.9倍;月均場觀超425億;累計賣出商品件數超過74億件。
而快手則在近日發布的2021全年財報中披露了營收數據,指出平臺全年 GMV(電商交易總額)突破6800億元,同比增長78%;早在去年9月,快手電商復購率已達70%以上。
至于小紅書,在2020年時廣告營收曾占其總營收80%,但在今年初卻將社區部和電商部合并成為新社區部,社區部下的原二級部門開放平臺部取消,還新增了三個重組后的二級部門,分別為商家部、交易產品部和服務部。
這時我們再結合抖音推“鐵粉”、快手推“百大”來看,不難發現內容平臺一系列舉動背后的深意:強化單個用戶營收,從電商入手,而前提是讓他們找到自己可以“追隨”的人。
03 廣告頂流B站也在轉型
抖音上爆火的“張同學”已經出圈到近乎無人不知的地步,但擁有1456.7萬粉絲的他,在星圖上的廣告報價不過30萬。
而坊間傳聞曾以B站為根據地的“老師好我叫何同學”,曾被知名財經博主@月風_投資筆記如此估值:“全網投放的市場價格會是300萬-500萬左右,而且是甲方都爭著投。”
據tech星球報道,同樣作為擁粉650W的UP主半佛仙人,其定制視頻一條在59萬左右;而在B站擁有70多萬粉絲的UP主竹君,2021一整年的收入在百萬左右,對比2020年增長近10倍。
若按報價除以粉絲總量來算,B站應該算是單個用戶廣告報價最高的內容平臺了。
但如今,B站自身“百大”的標準也在發生著變化,今年B站所披露的“百大”標準變成了“專業性、影響力、創新性”,對比去年“百大”的陣容,今年有63位UP主首次入選“百大”,且100萬粉絲以下的UP主達到11位。
還記得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曾經說道:“現在大家競爭的是平臺的綜合能力和自身生態布局,包括創作者能否在這個生態里獲得長期持續的事業目標”。
的確,當互聯網平臺流量紅利見頂,深耕創作者價值自然成為平臺競爭的一條重要通路,而其選擇的自然是帶貨。
2021年9月,每年 B 站最受歡迎主播評選的冠軍Bilibili LiveStar 韓小沐開啟首場大規模直播帶貨,主打二次元周邊;
2021年的12月初,B站花費1.18億元獲得支付牌照后,內測小黃車直播帶貨;
接著,影視颶風、動動槍DongDongGun、吃貨請閉眼等UP主自制海報,自己預熱紛紛開啟帶貨。
雖然這兩次嘗試的效果并不如意,但好歹讓B站邁出了從0到1的一步。
而B站所面臨的首要帶貨困境,依舊是害怕畫風不匹配的商業化會使得用戶紛紛逃離。畢竟眾所周知,B站是一個連上貼片廣告都不敢的公司;其次,B站商品供應鏈也還未建立,這對于平臺和UP主們而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B站直播電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04 結語
當抖音開始推“鐵粉”,我們知道公域流量的增量會進一步被壓縮;當快手開始推“百大”,我們知道過去薅老鐵的行為不可持續,長期價值應當被追尋;當B站股價跌至冰點,且開始推“直播帶貨”,我們知道短視頻多元化商路變現問題已迫在眉睫。
在互聯網廣告日益衰退的節點,各大內容/流量平臺都正在經歷一個拷問:我憑何得以扛過這一次寒冬?
答案或許依舊如此:與你的用戶站在一起,思其所思,讓他們找到可以“追隨”的那個人。
抖音曬車,拍成幾百條視頻,背后有哪些套路?
上一篇
2022-04-10 09:39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