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花生,好久不見呀。 耗時一年4個月,我的小紅書上周有了10萬粉絲,全網也有了25w+粉絲。 這期間有迷茫、焦慮、無助、驚喜、瓶頸與無數坎坷,如果你因為見過太多一夜之間漲粉多少的案例而焦慮浮躁,那么可以聽聽我這個普通人的故事。
我想把這一路稱之為「英雄之旅」,把今天的分享分為4個階段:覺醒期、沉淀期、破局期、成長期。
01 覺醒期:目標與阻礙
我之前直播的時候有分享過,我為什么會做自媒體,就是因為在職場上沒法達到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的道路,所以做了自媒體這個副業。 這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感受哈,很多時候我們在職場中,你能力再強再努力,但好像總是事與愿違,比如說你總是遇到一些傻逼的同事,搶你功勞的領導,或者什么都不懂瞎指揮的人。
特別是像我這種社恐內向不會表達自己的人,就只會埋頭做事不會吹牛逼,甚至在面試的時候都支支吾吾緊張兮兮的,完事了就會很不服氣。 這是工作環境層面,你會發現很多事情你做的再好,都是沒法被你掌控的,是有很多隨機性的。就像現在的疫情,這段時間好多公司裁員,就這種不可控性太強了。
這是讓我想要改變的一個原因之一,就是不想和傻逼為伍。
那還有一個層面,是內心強烈的焦慮。 我之前做互聯網運營,會混跡在一些運營的同學的社群,然后就運營人嘛,就是擱那上班開機后在群里吹牛逼,然后就會發現說為什么那些比你年輕的人賺的比你多,比你厲害,隨著你的圈子不斷擴大,好家伙,你就越來越焦慮,我的媽呀,為啥人家都好厲害啊,我就是個loser。我是那種非常不服輸的性格,那種閑不下來的,喜歡沒事找事做的人。
前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句話叫做: 有些人喜歡停留在舒適區,有些人恰恰相反,只能不停折騰,稍微一舒適了,就非常不舒適。不舒適就是他們的舒適區。
好家伙,看完之后就拍案叫絕,這不就是我嗎! 我就是那種閑不下來,一閑下來又覺得自己沒有成長,要被淘汰了,特別焦慮的自虐型人格。 所以可能就是這樣的性格造就了我,不愿意躺平。
因為各種焦慮,讓我去尋找改變。
這個時候,往往那種勵志故事就是,這個主人公開始覺醒了,慷慨激昂的BGM就要響起來了。 我把這一階段稱之為覺醒期,在英雄之旅這個故事的模型里,就是目標和阻礙。 你有了你想要做一個事情,但是會遇到層層阻礙,比如說我們工作想要賺很多很多錢,想要去獲得自我實現、想要有很強的意義感,但總是事與愿違,并不是努力了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甚至會對生活和現狀更加失望、焦慮。
上周上行動派的課,看到琦琦姐和素宣老師講過的有一句話特別認同:「不痛不動,不痛不長。」 就是你沒有痛苦就沒有行動,沒有痛苦就沒有成長,當你感覺到痛的時候,就是說明你該成長了。
還有一句話叫做:別無選擇的時候就去學習。 這是我對這幾年最大的體會:你永遠可以相信學習能改變一個人。
比如說我們社群的17同學,她之前在一個日企里面工作,類似于各種打雜的工作吧,然后她通過學習小紅書運營,做了兩個賬號都出了很多爆款,她就是憑著這個賬號以及課程里學到的東西去面試了mcn。
因為我們的課程講的是非常通用的底層邏輯嘛,所以mcn讓她面試給博主做方案的時候,她能夠非常好的去遷移課程里學到的知識去給做出方案。
這個就是學習給一個人帶來的命運的改變。讓一個人從沒幾個錢的也不一定有啥前景的行業,去了一個時下興新的行業,跨行業轉行,她通過學習、實踐、有了拿得出手的作品,人家就能要她。
雖然剛開始去不一定是什么牛逼的職位,可能會很辛苦,但是愿意去花時間不怕累的去學習,那么但凡在這里面干個幾年,積累能力,那么后面就會有更多的可能性了對吧。
也許3年后,她就是一整個那種牛逼的title,操盤過多少個百萬粉的賬號,借助平臺有了更多的項目機會,是不是就比在之前的傳統行業,N年后更有發展對吧。?這個改變,讓我想到了《非線性成長》里的這句話:
職業成長中,總有一些大多數人不會選擇的機會,其中可能蘊藏著躍遷式的成長機會。如果你的職業起點不高,又非常渴望彎道超車——利用好職業生涯的前五年,迅速完成一些基本積累,并謀求進入那些具備躍遷式成長機會的賽道中去打拼、努力和發展,而不是等到自己已經工作8-10年,陷入職業瓶頸和困境后再來感慨生活不易、人生艱難。
那這一切都是通過學習帶來的。你永遠可以相信學習能改變一個人。而作品,就是你的經歷。
所以在我感到痛的時候,我就做了一個事情——去學習寫作、去做自己的自媒體賬號。?當我認定這件事之后,那就all in,所有的下班時間、周末、上班摸魚時間,都all in在寫作這件事上。?誒,那就又存在一個問題了,有沒有很多同學,確實,天天跑去學這學那,課買了一堆,結果啥也沒學會,好家伙,變成了一顆老韭菜?越學越焦慮??那現接下來就到了第2個階段沉淀期。
2019年8月,我注冊了自己的頭條今日頭條賬號,真正意義上有了一個自己的自媒體創作的平臺,然后就一直深耕寫作。?寫啥的,不知道啊,寫不出來啊,那就看書,寫書里學到的,看電影,看電影里學到的。
再后來去做小紅書也是,不知道寫啥,那就寫讀書筆記,看綜藝的筆記,讓自己一直在這個平臺中,躬身入局,去搭上一趟趟班車。?算了下到現在快三年了,寫作3年,做小紅書一年,再回頭看2019年這第一年,我幾乎沒賺到幾個錢,就那時候青云計劃得了好幾篇,加起來也就幾千塊。(從2019年到2022年3月,我今日頭條賬號加起來的錢剛超過1萬)
從2019年到2022年3月,才一共賺了1萬塊哈哈哈
但就是這個傻傻的堅持,得到了大大的回報。?因為一直在輸出,不下牌桌,永遠在場上,你這是在鍛煉自媒體所需要的各種能力。?比如怎么進行輸入輸出,把書上的東西結構化的表達出來。?比如怎么洞察用戶,洞察人性,取那種博眼球的標題,這些種種能力,都是需要不斷練習的,你一旦一直在這個賽場上,不下牌桌,你就能發現很多技能無形中長進了你的身體里。
因為近2年的沉淀,我就能很容易地靜下心來,去進入一個新的平臺,去小紅書,去堅持做,到現在做出成績來。?這幾年一直讓自己浸泡在各種寫作的社群里面,一直在一直在,去做復訓的老學員,甚至有了更好的機會去做更進階的助教老師(這里很感謝我的前輩粥老師和南山姐)?在所有下班后的日子里,讓自己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沉浸其中,沉淀自己。
?在沉淀期,分享6點我的經驗和教訓:
1.敬畏規則如果你只是個新手,剛入局任何一個平臺,第一件事是空杯心態地去學習這個平臺的規則,去敬畏那些優質的內容,而不是質疑。不要覺得別人講的這玩意什么破東西,都能火真垃圾,而是要有空杯心態,敬畏之心,敬畏平臺、敬畏同行,摒棄任何固有的思想和自以為是的經驗。
2.降低預期不要被那些一夜漲粉多少,一個月變現多少的給騙了,絕大部分成功的人,也許在別的平臺就已經積累了經驗,或者已經在這個領域沉淀了很久了。如果你是新人,那么就要做好可能沒幾個閱讀量的準備。
就像我剛開始做小紅書的時候,我的媽呀,太打擊人了,就發那種讀書筆記,一發就是個位數點贊。給你們看下我去年2月份的復盤:
那時候,已經做了3個月的小紅書,數據很爛,發綜藝節目能火,但發讀書筆記或者成長感悟,就nobody cares,一整個emo的狀態。
于是,就降低了預期,把原本信誓旦旦地想著1月要粉絲幾千,2月要粉絲幾千,不斷地縮減這個年初時定下的每個月的目標,盡人事聽天命。
意識到自己停滯不前時,不再停留在重復發無人問津的內容,而是去研究規則、拆解爆款,于是不斷地搞,終于在3月有了好轉,到了4月出了大爆款之后迅速完成了年初立的flag。?焦慮的時候,請做兩件事:要么降低預期,要么提高能力。
3.找到環境這個我做自己的社群后非常感同身受,我目前訓練營到第四期了,帶了太多的學員,完事了發現哈,環境太TM重要了。
所有我訓練營的伙伴,結營后如果你真的想長期深耕的話,就進入我們的核心社群,每周更新打卡,不更就會被踢出去。因為群里的分享學習氛圍分享氛圍太好了,就你因為不舍得退群,能逼著你更新。
很多人會覺得,一周至少1篇,很難嗎?我告訴你,在整個內容創作者里,一周一篇不難,但你能持續一個月、二個月、半年,一周至少一篇,太他媽難了!!
所以,你有這樣的環境來倒逼你,在這樣很卷的氛圍里,督促著你,是真的很幸運的。
找到一個環境,不管是什么社群,還是你的閨蜜圈,網友圈,都能給你一個環境場,正向卷的環境場。?4.擁抱變化做任何事情,特別是做自媒體,最忌諱的一件事情,就是固步自封,沉浸在自己的舊經驗里面,覺得吃老本就OK了。
比如說之前我都是寫圖文的,然后視頻變成了趨勢,那時候不是流行搞視頻號嘛,我就會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內向害羞的丑逼,就覺得我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去做視頻,并且沒資格,我也不感興趣做視頻的。
因為你發現平臺上那些很多火的都是視頻呀,然后你看現在直播又是趨勢呀。?特別是你的認知不斷提升,你接觸到的信息越來越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那些擁抱變化,并且總在變化前沿的人,他們就比你活該比你賺到了更多的錢。
比如說現在直播它是一個趨勢了,越來越多人已經在入場直播了,比如我在的行動派直播營,天天一群人動輒一場直播GMV幾萬十幾萬幾十萬的,太可怕了。
你要想為什么那些大佬都去做這個事情了,那就說明這個事情是可以賺到錢的,那你是要原地停留著,覺得自己寫一些很牛逼的稿子就OK了,那么可能活該不能賺到更多的錢。(沒有說寫稿不好的意思,只是打個比方)?所以,請擁抱變化。?但任何轉型都是痛苦的,還是那句話:不痛不變,不痛不長。
比如我剛開始從圖文轉去做視頻,不敢面對鏡頭,說話顫抖,嫌自己聲音難聽,難以下腳的出租屋沒法拍視頻,又或者是剛開始拍的時候太笨拙,甚至如何把華為手機拍的視頻快速傳輸到iPad里剪輯,這種問題,都捯飭好久,搞到奔潰抑郁……?這些種種,都是問題,或者說是借口。都是你在轉型期需要攻克的,其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解決,最難解決的,是內心對自己的限制。
5.不設限心里層面設限:
不要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人都是逼出來的,你不試試咋知道行不行呢?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否了。 行動層面設限:你要知道辦法總比困難多,你認知中你是個內向長得胖的人你就不能拍視頻,但是你可以不露臉,不出聲音都可以拍視頻,有時候我們給自己找的借口其實就是單純的找借口而已。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跟你有相同的“癥狀”的人太多了,那為什么只要你有遇到困難麻煩呢?你有的問題別人肯定已經有也遇到過了,但是他們都藥要來解決了這樣的癥狀,你也可以。
6.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這大概是這一年多來最大的體會了,遇到問題,就去解決問題,沒有人能消解你的情緒,只有你自己可以去解決你的問題。 比如數據不好——那就去分析原因,而不是陷入自嗨。
沒有時間——那就去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比如我花3個月系統閱讀了時間管理的書,去建立自己的一套時間習題,以及邊做賬號邊上班的這一年,周末幾乎不出門,也沒時間談戀愛處對象(和對象各忙各的各自搞錢)
沒有環境——在臟亂的出租屋收拾出一個角落,買了個桌子,這個桌子變成了我所有拍攝場地,即便屋子太小太擠,但這個角落暫且可以承載我的內容形式。因為屋子靠馬路太吵,那就半夜在廁所單獨配音,后面到了九十月份的時候,開始有勇氣拍一些真人出鏡的內容,就周末去家附近的酒店開鐘點房錄視頻,一切的問題,都能有解決方案。
還即可9月做直播課的時候,因為家里環境沒法直播,那就每周五等同事下班了,在公司共享辦公空間的小會議室里,架著電腦直播 (因為小紅書只能用Windows電腦直播,我還去淘寶租了電腦)。
在共享空間的辦公室直播課程一場直播實誠到兩三小時干貨結束后十一二點打車回家。
好像一直有種信念支撐著我:沒有什么事情,是沒有辦法解決的。?以上就是沉淀期,不斷的努力在寫作上深耕,在做新媒體平臺上深耕,一旦進入了這個領域這個平臺,那么就不下牌桌去努力去沉淀,那最終得到的結果是什么呢??以上的這個階段讓我從一個新手變成了一個熟手。?后來因為不斷的進入一些社群圈子,得到一些信息差,去提升了自己的認知,去做了小紅書這個平臺,深耕一年,從一個圖文作者轉型到了圖文和視頻都會的一個人。
你看我的賬號,我圖文也能出爆款視頻也能出更多的爆款,所以我的訓練營的同學都知道,花老師是什么都會的人,圖文的流量密碼、視頻的流量密碼都能幫你研究地透透的。圖文怎么做,視頻怎么做,圖文的公式,視頻的腳本公式都哪些,因為我什么都會,所以我也什么都會教。?然后那到了這里,就變得很順利了嗎?當你到了一個粉絲體量之后,如何放大你的個人價值,實現成長的躍遷呢?那么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破局期。
這個階段,大概是去年下半年之后,開始焦慮:做一個小博主是可以賺到小錢的,但不足以養活自己。以及你會發現,涌入的便宜好用的新作者太多了,如果你稍微有一點不自信,就會覺得自己是處在被挑選的狀態,如果我哪天不被選擇了,我就會沒飯吃。你就會開始焦慮,為數據焦慮,為放假的時候沒有收到郵件而焦慮。
這期間,發生了一些意外,讓我有了一個事業上的比較大的轉折。把它總結為3個一。?1、一次意外機會8月的時候小紅書官方邀請我做知識付費直播課,我抓住了機會,9月做了一個專欄課,發了2條視頻,有100+報名,甚至覺得人太多了,就把另一個拍好的視頻給pass了。
正是這個意外機會,給了我巨大的信心。一是倒逼自己輸出系統干貨,讓自己對平臺研究更透徹,反哺自己持續有爆款。二是驗證了自己是個很牛逼的人(啊呸,不要臉),驗證了我的課程是個很牛逼的課,因為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后面我就一次次的把課程迭代地越來越牛逼。
2、一個重要轉折
這個階段就發生了一個重要轉折,「花生的書桌」,從一個ID逐漸變成IP,從一個博主身份轉向一個知識IP。 這里要感謝在迷茫時,淺淺地咨詢了一下倪憶菁老師,給了我的啟發:接廣告,本質上是消耗品,主動權在別人手上,我們要做的,是把自己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上。
于是,我開啟了小而美的知識IP,在做著原有的內容創作的同時,開始做一些新的嘗試,做了訓練營社群。 特別認可「小而美」這個詞,像我這種事事操心的性格,大概率未來也做不出什么了不起的規模,所以迄今為止,我的所有學員,都是我一個人一對一服務、改作業改稿。
3、一大認知改變
這期間,并沒有特別順風順水,經歷了無數次內心的自我懷疑、自我掙扎、質疑,覺得做這件事有意義嗎?付出了這么多時間精力沒有賺幾個錢真的有必要嗎?
好在最后,時間證明了一切是值得的。?我開始不再不自信,開始轉變認知:你做的這件事,是在幫助別人幫助別人節省時間,幫助別人發生改變,幫助別人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做自己喜歡的事,做能幫助到別人的事,那你為此而收費是理所當然的,不是什么可恥的割韭菜的事。
這些都隨著時間,讓我一次次變得更自信。 我獲得了無數學員的認可,她們創造了成績,做出了成果,或者變得更好了更有沖勁兒了。
最后,想分享下做小紅書1年多,以及寫作3年來,我的成長心法。
1.做有結果的人
分享在行動派學到的一句話: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除非帶來行動行動不一定改變命運,除非帶來結果所以一直是結果改變你的命運 不要做囤課的韭菜,而要做學以致用的人,共勉。
2.魯莽定律
你永遠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永遠不要等準備好再開始。
3.專注思維
比如時間上的專注:這一年里,我推掉了大部分社交,下班后所有時間全放在小紅書創作上,甚至連上班午休的時候,都是一邊吃飯一邊看別人的爆款視頻。比如平臺上的專注:不要瞎湊熱鬧,今天看到別人做抖音真香,明天看別人公眾號投稿真香,你先只把一個平臺做好就很牛逼了。一年只做一件事,不去管別人。
前段時間學到了一句話:探路的時候面朝大海,做事的時候閉門造車。很受用。
當我們收集足夠多的信息,學了足夠多的知識后,要做的,就是不要再去接受更多新的知識了,不然你會極度焦躁,你要做的,就是閉門做事,一個勁兒的專注做事,做到極致。
4.拆解思維
進入任何一個新的平臺,你要做的是拋棄以往的經驗,用空杯心態去研究這個平臺的規則,拆解平臺的爆款內容&賬號。你要相信:一切成功都有人前人驗證過了,別蠻干。
5.極致思維
是否把對標拆的透透的,像我拆解課和知識星球那樣,把人家所有文案復制下來一段一段一句一句拆,是否能做到?在創作前,是否有把你想做的選題爆款們研究的透透的再去創作?
6.復利思維
不要覺得做內容辛苦,你的一份付出,可以被重復用到更多的地方。一份視頻可以發在多平臺、你總結的經驗可以同時出售給更多的人。請相信復利的價值、相信時間的力量。分享下時間帶給我的復利:我的西瓜視頻目前可以每周躺著收錢了。
7.利他思維
做自媒體內容利他:創作對別人有幫助的作品做事利他:比如你做知識付費,只有當你無保留地指導別人,別人才會感謝你,才會無條件地回饋你、跟定你、成為你的鐵粉/事業粉做產品利他:做課程內容無保留的分享,才會收獲別人的認可。
即便面對同行,也要無保留分享,開放地分享,因為你可以堅信,你的課程被復制了,但你的人格魅力、你的服務,是無法被復制的,在這個人人都想要更好的體驗的年代,你的后端服務和傳遞的價值觀,才是你的競爭壁壘。
8.作品思維
這是我這個內向社恐人士最大的感悟:創造有價值的作品,是內向者最好的利器。像我這種不擅長銷售型的人格,可以通過作品吸引到別人,大部分人看了我的公眾號、我的小紅書、我的課程描述推文,或者我的一場直播,就能立刻付費,真的,不帶咨詢的那種,無條件信任的那種,這也許就是你的作品給你帶來的無限價值。非常認同這句話,和所有內向的,不敢去吹噓自己的人共勉: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花,我們只管這朵花開得漂亮,只想散發自己的光、熱和香氣。如果在覆蓋范圍之內,有人感受到了,那真是幸運,他就有機會成為我們的客戶或者合作伙伴了。我們不愿意拿著手電筒去找客戶,也不想著去說服別人,如果發現這個人竟然還要被說服,那就只能證明這朵花散發的光和熱還不夠。那沒事兒,我繼續努力,繼續發光發熱,爭取我的光和熱有一天能夠覆蓋到他。”
9.盡早的去打造個人品牌,它能給你帶來無盡的復利。
10.長期主義
自媒體這條道路,看似擁擠,但80%的人在觀望、質疑,20%的人才會行動。而在行動的人中,80%的人又會在擁擠的前半程放棄,到了這趟馬拉松的后半程,你會發現前路無比寬敞。
躬身入局,不下牌桌,以周為單位,堅持十年不下道。?——分割線——
最后,用某個深夜2點聽黃有璨老師課程里記的筆記,來作為結尾:愿我們都能在全力以赴的努力和實踐中,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答案,拿到屬于自己獨特人生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