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死群」如何重新激活?這個 3 天裂變 1.5 萬付費用戶的小程序有妙招。
我們發現群里的群友有跨群溝通的需求,但微信群有 500 人群聊上限,我們沒辦法讓不同群的群友相互對接。所以,我們就做了一個功能,讓群主們借用群勾搭,將不同微信群對應的群勾搭合并在一起,從而實現了千人大群、萬人大群的功能。
這是社群自我介紹效率工具「群勾搭」在介紹一次新增 1.5 萬付費用戶的活動時所做的總結。從單對單名片,到百人群信息沉淀,到萬人群信息互通。在這些功能之上,這個叫做「群勾搭」的小程序到底是怎樣在 24 小時內裂變了 1 萬付費用戶的呢?
群勾搭,勾搭人如果沒有仔細體驗「群勾搭」小程序,那你可能會誤以為「群勾搭」只是一款更適用于微信群的名片小程序。你可以使用「群勾搭」創建自己的名片,昵稱頭像、簡介標簽、微信號、擅長領域、想要勾搭人群、相冊等內容都可以進行自定義編輯。在完成名片設置后,用戶就可以將自己的名片發送至任意社群。只要群內也有其它的群員完成了名片設置,并且發至群內,那群內已發送的群員信息都可以在「群勾搭」小程序中找到。
「群勾搭」相當于 QQ 群中的群文件,也相當于微信的名片類小程序,所有的信息都能永久保存下來——通過小程序的方式。在說到「群勾搭」的目標用戶時,「群勾搭」創始人張守君提到了小微創業者、自由職業者、斜杠青年這幾類人群,他還表示,學習群、培訓群、資源對接群等群組都是他們的主要場景。這一類人群往往是積極的想要展示自己,對外尋找資源,跟別人進行連接的一群人。
對此,知曉程序也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我們請了 5 個從事不同職業的朋友搜索了「群勾搭」,幫忙看看他們的朋友有多少人使用過這個小程序。我們請的這 5 個朋友分別從事運營、教育、行政、保險、創意幾類工作,在這之中,唯有一個人有兩位數的好友使用過「群勾搭」,這位朋友做的就是保險行業。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群勾搭」的目標人群——積極地展示自己、尋找資源、進行連接的人。
想要尋找連接創造機會的不只有「群勾搭」的目標人群,還有它的創始者張守君。「群勾搭」這個產品的想法就是他在參加一次線下培訓會時想到的。當時活動的主辦方引導群員在群里做自我介紹,讓群員對彼此有個初步的了解。張守君發現每個人通過文字往群里發介紹的方式很不便利。如果想要對群內的人脈資源進行一個初步地整理也非常麻煩,一個是信息已被刷屏,另一個就是后加入的人無法看到群內已發的信息,相當于流失了很多資源。在參加活動后,張守君就對「群勾搭」有了初步的想法。通過「群勾搭」,你加入的每一個社群人脈都可以沉淀下來。即使是在群聊的活躍生命周期已經結束時,大家也能在小程序中找到「死群」的人脈資源,添加對方進行交流。
微信的限制和限制的機會雖然「群勾搭」起初是圍繞著快速收集群友自我介紹這個切入點進行開發的,但在團隊發現用戶對「群勾搭」的評價反饋非常好之后。他們也在此基礎上延伸了一些其他功能,例如將多個群合并成萬人超級群,讓群友可以跨群溝通。眾所周知,微信群有 500 個人的群員數限制,QQ 群還可以通過成為會員的方式來創建 3000 人群,但微信群卻無法突破 500 個人的群員限制。針對這個限制,「群勾搭」就在小程序內建立了萬人超級群。「群勾搭」可以把群主管理的不同微信群合并起來,把不同微信群成員的自我介紹打通,每一個超級群的成員就可以接觸到九千多個群友的自我介紹,這些群員都是渴望得到更多的資源對接連接更多人的。通過這個小程序,用戶就可以連接到更多的人。「群勾搭」團隊目前搭建了一個名叫 666666 的資源對接群,目前已有近 9000 人加入,其它的超級群也在穩步發展中。
超級群不過「群勾搭」團隊也坦言,目前超級群的使用用戶偏少,大部分的用戶只需微信群的群成員介紹功能就可以滿足了。在目前的「群勾搭」小程序中,資源對接群和相親交友群都是目前「群勾搭」使用最活躍的群組之一。雖然自己的小程序突破了微信群 500 人的限制,但「群勾搭」團隊的發展其實也有被微信所限制。在有了「群勾搭」想法后,張守君就想馬上把小程序做出來。但由于這是社交類目的小程序,「群勾搭」團隊必須提供 ICP 證。早有的想法還被擱置了一段時間,最終在拿到 ICP 許可后 7 月推出小程序,8 月正式上線。
而微信針對群功能的調整和限制,對「群勾搭」的產品功能設計上也是有影響的。比如不在群里的用戶無法查看獲取群名稱、分享群的回調被取消、無法通過回調獲取群信息,都影響到了「群勾搭」小程序的運營。但團隊認為,在微信生態里玩就必須要遵從微信的規則。對于這些規則的調整,團隊就想了一些可能會影響用戶體驗的方法曲線救國,保證主功能的順利運行。
「群勾搭」團隊目前正在計劃開發群機器人功能,為高端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體驗。在基礎的群名片之外,他們還增添了創建個性 IP 名片、紅包名片等功能。他們表示,方便群友的連接,提高微信群人脈對接效率,幫助群主深挖社群快速變現等需求仍然是他們追求的目標。他們還是會繼續尋找「微信互聯網」的新機會。
十幾次的嘗試和最終的選擇「微信互聯網」是張守君投身小程序的重要原因。他認為小程序是移動互聯網向「微信互聯網」過渡的一個階段的產物,里面蘊含了無限的機會。所以他們選擇投身于已有十億用戶的微信,圍繞微信生態去做一些事情。「微信互聯網」這個詞是張守君在 17 年下半年參加運營類的互聯網類論壇時聽到的。論壇上有一些演講者公開提到了「微信互聯網」。越來越多的人都認為,有 10 億用戶的微信是可以引領一個新的互聯網時代的。
帶著對微信生態的信任,張守君在小程序領域開始了探索。他為此成立了一個公司,還引入了負責運營的合伙人——一個增長黑客。團隊除了他們兩個人之外,還有三個運營,五個技術。「小接龍」、「驚喜接龍」就是團隊的作品之一,從探索小程序到現在,張守君團隊大概做了十幾款小程序。之前做的小程序更面向 B 端人群,例如拼團、分銷、眾籌。他們也不止做了小程序,還做了一些 H5 的營銷工具。
團隊之前在小程序領域的嘗試是想要做出一些爆款小程序,但幾款小程序推出后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直到他們做了「群勾搭」。「群勾搭」推出之后,受到了較多的好評。團隊也認為社群這方面有較大的潛力,所以決定繼續在這方面做下去。目前,團隊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群勾搭」這個產品上,而其它的小程序則很久都沒有迭代。一方面是因為之前做的工具類小程序在發布后并不需要頻繁的迭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已有的小程序沒有清晰的變現模式。所以他們現在都是圍繞「群勾搭」、圍繞社群這個方向繼續探索。未來,除了「群勾搭」小程序,團隊更多會做的還有圍繞社群衍生的服務和支持。零成本獲客和更多的新機會在談到小程序給團隊帶來的收益是超出想象還是不如預期時,張守君給出的回答是比較滿意。因為團隊在幾乎零成本運營的情況下,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還幫助團隊賺了錢。
他們的零成本運營曾幫助他們在 24 小時內裂變了 1 萬的付費用戶,3 天裂變 1.5 萬付費用戶。在介紹他們用戶增長的思路時,「群勾搭」團隊表示,他們一般會先確定核心目標用戶,再去調研目標用戶的需求和痛點,通過給目標用戶提供誘餌從而吸引用戶主動來關注他們,進而使用「群勾搭」。團隊通過分析得出,「群勾搭」最核心的用戶就是微信群群主,尤其是那些愿意讓群友互相產生鏈接、希望成員之間互相創造價值的群主,學員群、資源對接群、相親交友群、業主群、商會協會群等類型的群主都是目標用戶。
團隊自己也知道「群勾搭」的第一版的功能較單薄,如果直接通過「群勾搭」本身去吸引這些群主,會比較困難。所以團隊做了一個公眾號,專注社群垂直領域,借此產生的內容來吸引群主關注。第一次活動是在公眾號只有 200 多粉絲的時候進行的,目標是給公眾號漲粉,同時也將粉絲引流到個人號和微信群,促使大家使用「群勾搭」,形成四位一體的閉環。吸引用戶關注公眾號的獎品是知識星球和社群運營資料包,這次活動累積了近 1800 人的啟動用戶。這 1800 人也成為了第二次活動裂變的流量池,為接下來吸引的 1.5 萬付費用戶打下了基礎。
第二次活動是付費的,「群勾搭」團隊將第一次活動獲得的 1800 名用戶合并在一個超級群里。為了宣傳千人超級群,「群勾搭」就做了第二次的社員招募活動,招募對象就是社群流量主和廣告主。這次策劃的千萬社群資源對接群活動收費 19.9 元,24小時內付費用戶突破 1 萬,3 天突破了 1.5 萬。這次活動的系統都是團隊自行研發的裂變分銷系統,在沒有投入一分錢推廣經費的情況下取得了這樣的成績對團隊而言充滿了驚喜,也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張守軍表示,「群勾搭」給團隊帶來了更多的合作機會以及更多的可能性。通過多個社群的影響力,有越來越多的客戶找到「群勾搭」尋求分銷裂變方面的合作,也給他們帶來了媒體和投資機構的關注。對他們而言,「群勾搭」的成功也讓他們更相信社交類小程序在微信生態的前景。小程序給他們帶來的不只是收益,還有潛在的機會。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