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不做裂變,公眾號還能怎么漲粉?

    目前在知乎依然有著大量的流量,而且,這些流量都是基于知乎問答而存在的。
    不做裂變,公眾號還能怎么漲粉?
     

    公眾號要想漲粉,除了裂變還有其他途徑嗎?

    這是一個朋友拋給我的問題,他說,這個問題困擾了他許久。要說他的公眾號,文章的打開率,點贊比都不算低,可見內容是得到用戶認可的,但新增用戶數卻總不見漲。

    看著動不動刷屏的裂變活動,他有些焦慮——做裂變吧,且不說有風險,就算玩得成,帶來的用戶也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不做吧,新用戶從哪兒來?難道只能盯著后臺的用戶數干著急。

    我一直認為,對于公眾號來說,內容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優質的內容,漲粉的途徑千千萬。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些人可能不夠重視的漲粉途徑——知乎導流。

    知乎還能給公號漲粉嗎?

    說起知乎導流,新媒體人都不陌生,很多大號是從這里獲得第一批種子用戶的。

    比如粉絲量150萬的“女神進化論”創辦者寺主人,她把知乎上自己的60多萬粉絲成功導到公眾號上,完成了冷啟動;同樣百萬粉絲的“硬派健身”,創辦者斌卡也是知乎粉絲42萬的大v,還有百萬粉絲的“杜紹斐”,也是靠著25萬的知乎粉絲起家,等等很多知乎導流的經典案例。

    但,隨著知乎的流量紅利過去,大家紛紛追逐新的流量洼地,這里逐漸被忽視。那么,現在的知乎究竟是否還能給公眾號漲粉呢?

    據公開數據,目前知乎有1.6億注冊用戶,全平臺日活用戶達3400萬+,累計提問2500萬,收獲回答近1億,這意味著在知乎依然有著大量的流量。而且,這些流量都是基于知乎問答而存在的,也就是說,從特定問答中獲取到的用戶會是比較精準的。

    而且,不像公眾號一篇普通文章的生命周期就兩天,在知乎回答一個問題,會因為該問題被反復檢索到而產生長尾流量,加上,你的答案如果持續能收獲“贊同”,那么它在所有答案中的排名也會不斷被提高。

    另外,除了知乎內部流量,知乎的內容還會被推薦到百度搜索里、微信搜一搜里,且在這兩個頭部平臺上,知乎的權重還不算低,這得益于知乎自身積累的高質量內容。

    在微信“搜一搜”里,知乎的小程序“知乎熱榜“會匹配出相應的問答。

    101.jpg

    ▲ 微信“搜一搜”

    在看知乎七月份機構號排名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新號Topbook,它從2017年底開始在知乎上答題,現在有5萬+知乎粉絲,2018年才創建公眾號,公眾號粉絲已經預估13w+。(來自西瓜數據)

    從它在知乎上的一些運營動作來看,基本可以斷定,它公眾號的粉絲是從知乎導過去,漲起來的。

    102.jpg

    ▲ 知乎機構號榜單

    我相信,以上種種足以讓一個公眾號滿懷希望,使出渾身解數去知乎里獲取用戶了。

    如何從知乎上給公號導流?

    接下來,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科學地從知乎上給公眾號導流?

    在研究了知乎平臺的規則,并分析了幾個頭部大號,以及請教了幾位實操者之后,我總結出了以下關鍵的三步,依次分享給你。

    ▌?1. 定位清楚是首要

    跟運營公眾號一樣,在知乎想要運營一個號,首要的是給它一個清晰的定位,并設置相應的頭像、名稱、介紹等。

    知乎的問答分門別類,各個類目做得已經很健全了,你只需要去特定類目下,通過回答相關問題就能吸引你的目標用戶,最忌諱廣撒網,胡子眉毛一把抓,這樣既網不到用戶,也無法給用戶留下印象。

    比如,三節課就會聚焦于回答互聯網類目下的問題,并通過提供“運營案例復盤+熱門產品分析+運營&產品的實戰技巧”此類內容,來不斷加深用戶對三節課的品牌認知。

    103.jpg

    ▲ 知乎

    這個說起來簡單,但在知乎上,有些問題天然就是更容易獲得流量的,比如生活,情感,文化類問題。有些號與這些類型完全無關,比如三節課的號,如果我們跑去這些類目下的問題里“抖機靈”,可能會獲得很多關注,但是卻不一定能很好的沉淀到公眾號上。

    確定了內容定位之后,需要根據自身資源來選擇用個人號還是機構號。

    個人號會更有交流感,讓用戶覺得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更容易受到關注。相比之下,機構號難免顯得生分一些,但是機構號的好處是,不僅在品牌宣傳上更直接,而且為了鼓勵機構號“入駐”和“認證”,知乎對機構號的內容有一些運營動作。

    知乎最近上線了一個針對機構號的“鹽值”系統,會根據機構號在知乎的創作、互動等表現,綜合計算出的一個分值,“鹽值”的分值越高,對應帳號的級別也就越高,享有的權益也會越多,比如審核會優先處理、反饋會被快速響應等。

    104.jpg

    ▲ 知乎

    最后,還要根據粉絲量的不同,界定清楚當前的號所處階段以及目標。比如一個全新的號最好是先踏實做問答、建立品牌,一個粉絲上萬的號則要考慮轉化用戶。并且,基于知乎平臺的規則設定,兩個號在玩法上也會有所不同。

    ▌?2. 一心只想要“曝光”

    只有盡可能多的曝光在知友面前,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關注。所以,一個有“企圖心”的知乎號一定要努力刷出自己的“存在感”。怎么刷存在感,這里可以分為兩個關鍵動作:選擇最佳問題和提高答案排名。

    第一:問題這么多,應該回答哪個?

    在人家地界兒玩,得懂人家的規矩。知乎不允許“一題多答”,也就是說一個相同內容在多個問題下重復回答,這會被視為“作弊”,不僅會刪除重復內容,還會處罰發布者。這個規矩就限定了發布者必須挑選出一個最佳問題來回答。

    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界定“最佳問題”——

    • 問題的類型

    值得回答的問題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基于熱點事情產生的問題。

    此類問題在短時間內會產生較大的流量,不只是因為人們,特別是知友們會蜂擁而來進行檢索——獲取信息和表達觀點,也因為此類話題容易被快速收錄到百度搜索和微信搜一搜里,還有可能會被推上知乎熱搜。

    雖然此類話題很誘人,但要成功拿下需要自身有本事。先要追得緊,熱點事情總是事出突然,因此必須要保持足夠的敏感度,這個能力需要日積月累加深對自身領域的認知,以及無時不刻對領域內動態的觀察;再要追得上,一個熱點的發生,會同時引發很多人的關注,這個時候就得拼速度了,能不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寫出相對高質量的回答,直接決定了是否能獲得足夠多的流量。經驗上來說,趕在該問題有10個回答之前,如果你的回答能累積有100+的“贊同”,那么應該是穩居前5名了。

    如果你預測到一個事件會火,那么你也可以“自問自答”,比如“據說拼多多下個月要上市了,你怎么看?”、“怎樣看待騰訊起訴樂華及藝人:吳宣儀,孟美岐,張紫寧?”……不過,如非必要,不建議常常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

    第二類話題是帶有總結性質的。

    比如“2018年還有哪些值得加入的互聯網公司”、“2018年有哪些教科書式的災難級公關?”等。此類問題可能不像熱點問題那樣會被引爆,但是它會有很長的長尾流量,有可能會被不斷翻出來。

    此類話題除了看速度,對質量要求會更高,比如有一次,三節課布棉老師發現了“2019 年校招,最值得加入的互聯網公司有哪些?”這個問題瀏覽量突增,想讓運營“小實習”知乎號的同學快速做個回答,但運營的同學正好外出沒在公司,布棉老師就自己上去做了個簡單的回答。

    105.jpg

    ▲ 小實習群

    等運營同學回來后,她馬上整理了資料,提交了一份更專業的回答,雖然速度上落后了一些,但由于質量更高,最后回答的排名反而更靠前。當晚這個話題被熱榜收錄,“小實習”實現了史上最高的漲粉量。

    106.jpg

    ▲ 知乎熱榜

    第三類話題是明顯有對沖的問題。

    比如“熊孩子能不能打?”、“產品經理能不能被培訓?“等,此類問題下需要有涇渭分明的觀點以及足夠能支撐觀點的論據。

    此類問題可能沒有對錯,就是觀念和價值判斷不同,也因此容易引發激烈的討論和站隊,如果回答上能做到邏輯縝密,態度堅定,勢必會吸引一批有相關見解的人,從而成為他們的意見領袖。

    • 知乎號的體量

    “最佳問題”指的是“最適合自己的問題”,不一定山珍海味就是最好的,可能會消化不了。

    很多知乎漲粉攻略上講到,一定要去回答那些高關注,高瀏覽的雙高問題,其實這個適合有一定粉絲量的知乎號,比如三節課的機構號,它7月份拿下了教育類機構號的第二名,所以它的權重在知乎平臺上是比較高的。

    在此基礎上,我們三節課知乎號的運營者還告訴我說,他還會根據問題的新舊程度來做篩選,第一層是基于發布時間,他會根據時間排序來找問題;第二層基于高贊時間,如果近三個月該問題里都沒有產生高贊,說明這個問題應該是“死“掉了,沒有流量了,就不會考慮繼續作答。

    107.jpg

    ▲ 知乎

    而,如果知乎號剛起步,還沒有什么粉絲,權重很低的情況下,雙高的問題就不一定適合了。

    比如我們剛剛創建的針對校園的知乎號”小實習“,它的玩法就不太一樣,這也是負責”小實習“知乎號運營的同學分享給我的。她發現如果她去回答雙高的問題,即使回答的很賣力,仍然拼不過那些權重高的大號,只能乖乖排在后面。

    后來她嘗試了新的策略,選擇那些低關注,高瀏覽的問題來回答,這些問題被她稱之為“高潛力問題”,就是說很多人會搜到,但可能因為沒有什么好的回答,所以受到的關注少,只要回答質量能上去是有可能成為雙高的。最關鍵的是,在這類問題下,她可以通過保證回答的質量來提高回答的排名,期待隨著關注量的提升,點贊量也會隨著提升。

    如何尋找這類問題,她也有個技巧,因為知乎的每個問題都綁定了若干話題,所以在熱門問題的頁面右側,有個模塊是“相關問題”,從中找一個問題把“籌碼”放好,賭一把這個問題會火。

    108.jpg

    ▲ 知乎

    而且,根據知乎的機制,新的回答有機會進入關注這些話題的用戶的首頁,同時也會進入這些話題的專頁,所以是會有流量的。目前來看,雖然”小實習“漲粉不算多,但是持續向好。

    第二:怎么讓回答的排名更靠前一些?

    一個問題下,能看完兩三個回答應該算不錯了,特別是在知乎回答所特有的長度下。所以,一個回答如果不能躋身進前5名,即使問題非常熱,所能瓜分到的流量也會大打折扣。

    同樣,我們來仔細研究下知乎對此的規則。

    2014年12月,知乎上線了回答排名機制,新的排序算法,簡稱為「威爾遜得分」算法。

    109.jpg

    ▲??圖為負責三節課機構號的陳悅制作

    這個算法還應用于抖音短視頻,淘寶店鋪的推薦,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新的回答提交后,這個問題會被推薦給一小部分人,在一定時間段內,系統會計算該回答所獲得的贊同和反對的比例,從而來判斷它的質量,質量越高權重越大,推薦的排名也會越靠前,這樣會保證把優質回答推送給更多人。

    所以,提交完回答之后的那段時間是非常關鍵的。

    還有,知乎為了鼓勵垂直內容的完善,它明確指出「持續專注深耕固定領域,更易獲得關注和內容傳播。」在一個問題下,它會傾向于給該領域的“優質回答者”更高的權重,把他們的回答放在前面。

    110.jpg

    ▲ 知乎

    所以,“小實習”的運營同學目前就只聚焦于回答“校招”、“實習”兩個類目下的問題。

    ▌?3.?用些騷點子導流到公號

    最后一步,要把知乎上辛辛苦苦積累來的粉絲想辦法導流到自己公眾號里,收到一個盤子里運營。

    我們需要先從“如何寫好一個知乎回答”講起。

    打開一個知乎問題,你會很容易辨識出高贊回答與低贊回答的區別,低贊一般都是回答者隨意寫的幾句話,有些甚至文不對題,當然不排斥有短小精悍的,但知乎似乎更青睞長篇大論,官方建議500字以上,故而,高贊的文章就形成了獨特的知乎風格。

    • 開頭

    有一種“開頭”,一上來就直接戳中知友,吊起他們繼續閱讀的興致,有點像公眾號的“標題”。

    比如——

    咨詢別人的經驗,和他做同樣的事,大部分情況下你都會失敗。為什么?

    在這個行業做了3年多,今天給大家分享順利入職新媒體公司的訣竅,其實就倆字!

    10000+高贊答主的回答,非常棒,總結提煉并升華成精彩10條。

    畢業8年的肺腑之言15條總結,讓你少走5年彎路(已經碼字到手抽筋)。

    還有一種“開頭”,回歸到社區的氛圍,以一種交談的方式開始。

    比如——

    很多答主分享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在這里我們想分享一個特殊的時期——青春期的時候與父母之間的一些故事。

    我們揣測這個問題的提出,是題主縱向對比了過去自身的經歷后,看到很多在獨生子女政策下長大的年輕人,不像過去那樣普遍的從事體力勞動、對物質水平要求更高、抗打擊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疑惑現在的年輕人是否不如“過去自己那幾代人能吃苦”。

    也有一種“開頭”,直接放上自己最核心的亮點。

    比如Topbook,它最核心的是視頻資源,每次開頭就會放視頻,且跟問題結合度非常緊密,知友一看制作這么精良的視頻,能瞬間就會加深印象,被捕捉住。

    同理,如果你的公眾號的形式是漫畫,語音等多媒體的形式,一上場就要亮出來。

    • 正文

    正文是轉化知友最核心的東西了,如果說其他都是技巧,那這里真沒什么技巧,全靠真槍實彈的內容。

    唯一奉勸的就是:不要黑壓壓的全部都是文字,插幾張圖不費事,段落標題要分明,引用來源要注明等等。跟寫公眾號要求差不多,這里就不做贅述了,感興趣的可以去參考KnowYourself,它做得值得借鑒。

    另外,知乎在內容引導上做了非常詳盡的介紹,比如它有寫更受知友歡迎的內容一般有的特征:

    信息詳實:信息量豐富,有理有據,數據和信息來源清晰,避免僅用兩三句話敷衍作答;

    角度明確:有針對性地作答,一個回答只專注解決一兩個問題,避免泛泛而談;

    闡述深入:專業、有深度地闡述,提供有幫助和參考價值的內容,避免蜻蜓點水式的集合推薦;

    獨家信息:如果能提供機構掌握的「獨家」信息和資源,會給內容加分。

    官方真的是耳提面命的在告訴大家怎么玩了,留心研究下不吃虧的。

    • 結尾

    最重要的就是結尾了,前面所做的全部動作,都是為了這激動人心一刻——你想讓知友干什么?

    第一類:點個贊吧~

    這種請求一般來自于還在與權重搏斗的號,希望靠點贊來提升排名。通常靠賣個萌,來提醒下讀了半天的知友點個贊,比如“收藏也要點贊,可不敢白嫖!”或者“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就點個贊唄,十分感謝!”

    第二類:再多看幾篇文章吧。。。

    這個請求是為了建立品牌認知。讓知友沉浸其中,不斷地連著看幾個回答,加深對自身品牌的認同度,有些號如果有了自己的專欄,也會鏈到專欄里,來帶動專欄的流量。

    從閱讀感來說,這種方式是順暢的,能耐著性子看完這個回答,就有極大概率去看類似的回答,特別是寫上這些都是高贊回答,會更吸引人。

    111.jpg

    ▲ 知乎

    第三類:來,發生進一步的關系吧!

    到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只需要設置好一個勾子,那些走到這里的知友自然會跨越平臺來粉你。

    最常見的勾子有豐富的資料包,難找的效率工具,完整高清的素材,免費的課程或者書,還有獨特的社群,個人號等。

    來看,三節課迭代了好幾版的結尾——

    112.jpg

    ▲ 知乎

    首先,語言不生硬,口吻誠懇,其次把自己介紹清楚了——我能為你提供什么價值,最后指明了請求:關注服務號免費領禮包的動作。

    據三節課知乎運營同學透露,僅一個月,知乎給三節課服務號導粉就有2000+。

    其實,除了最后結尾的地方來轉化用戶之外,還可以在正文里埋轉化的點,但是要本著不引起人反感的程度,比如,topbook在視頻里引導知友去公眾號里回復關鍵詞領工具。

    113.jpg

    ▲ 知乎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知乎導流的所有技巧了。并不像裂變漲粉一樣立竿見影,但做公眾號不就是一件細水長流的事情嗎?

    如果你也在做知乎號的運營,歡迎交流你的經驗。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18-08-26 19:02
    下一篇 2018-08-31 13:14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