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兩年公眾號越來越難做,但并不意味著公眾號就毫無發展前景,一篇爆文漲粉數千、一篇圖文變現數萬的例子依舊很多。
縱觀當前做得比較好的大號,基本都做到了以下四點,這四點也是公眾號商業化運營必須完成的四個步驟。
一、定位
簡單的講就是,這個賬號的用戶群體是誰,內容是做給誰看?
大多數人都 “死” 在了這一步。
因為在目前這個紅海階段,早已不能單純自己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公眾號的內容應該寫給粉絲看,而不是自己自嗨。
任何一個用戶,他關注公眾號都是有原因的,因而運營者必須要有充足理由讓用戶來關注。
比如用戶瀏覽文章、帳號介紹、使用菜單欄功能時,能夠瞬間知道這個公眾號有什么內容?有哪些服務?對自己有什么幫助?
所以,運營者要想清楚公眾號定位。公眾號提供什么內容?給哪些群體看?通常涉及到兩個方面,內容類型和人群屬性。
個人認為,公眾號的內容類型有兩點。
第一點,是指內容形態,比如圖文、視頻、圖片等。
目前幾乎所有優質帳號,發布的都是圖文類內容。主要是因為微信這款產品并不是視頻媒介,對視頻內容傳播分享有較大限制;如果想做視頻內容,直接嘗試做視頻號就好了。
第二點,是指內容方向,比如教育、穿搭、美食等。
拋開企業類帳號不談,目前幾乎所有優質帳號,主要發布這幾個內容方向:新聞、故事、觀點和干貨。
想清楚這些,我們還要思考這些內容能不能吸引某類型/多類型的用戶群體關注?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現在人們都是以各種小圈子組成,家長好友圈里都是家長,創業者好友圈也全是創業者。
假設公眾號是母嬰類型,那提供的內容必須是母嬰相關。比如一位家長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吸引了另外一位家長關注,這時候 “定位” 就算完成了。
當然,這位家長可能不止關注了你,可能還關注了其他母嬰號。其次,這位家長可能還是個創業者,興趣廣泛,所以會關注很多類型公眾號。這叫做多重用戶畫像特征,分析畫像越精細化,對運營幫助越大。
這時,你所運營的公眾號就需要和很多賬號甚至跨平臺(例如頭條/抖音/微博/快手等)競爭。誰的內容更優質,誰就能走的更遠。
二、內容
觀點類內容:
針對事件發表看法,這種內容在公眾號占據主流,通常都是自媒體人在做。哪怕沒有專業的知識,只要發表的觀點評價能吸引人,就可以獲得很高的閱讀量。
干貨類內容:
通常是垂直類型公眾號,在某一領域掌握專業的知識,針對某一領域輸出干貨/知識/攻略/技巧。
新聞類內容:
基本上是傳統媒體、新興媒體機構和本地類公眾號在發布、報道事件。前兩者是具有媒體資質的公眾號發布,后者是因為本地老百姓最關心當地熱點新聞。
故事類內容:
很多娛樂/情感/文摘/體育類型等公眾號都在輸出該內容,大篇幅內容圍繞某人物/某案例/某事件輸出信息。
個人建議最好寫原創內容,公眾號內容是原創,意味著這個公眾號是獨特的,在這里用戶可以看到別處看不到的內容。


三、漲粉
我們要搞明白,自己在意的是粉絲質量還是數量。
如果只想快速漲粉,那就多寫文章、多做活動,去擴大影響力和粉絲基數。
公眾號漲粉主要有兩種方式:自然增長和外部干預。
自然增長,則是粉絲看完公眾號的內容,將內容分享給好友/朋友圈/微信群,二級用戶也能看到并轉發傳播出去,并且關注,依次循環。
外部干預,則是策劃線上/線下活動、利用各種渠道宣發進行吸粉。鑒于裂變營銷玩法太多,也十分重要,之后會單獨出一篇文章講用戶裂變,這里就不過度闡述。
個人認為,前期可以追求粉絲數量,但當達到一定基數,就應開始追求質量。要知道,數十名優質粉絲帶來的盈利,可能會遠超數百名普通粉絲帶來的收益。
尤其是做咨詢服務、課程培訓相關的朋友,這點一定要謹記。


四、變現
公眾號的變現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為公眾號自身的流量主收入、商業廣告收入、產品/業務/服務收入。
流量主收入:
公眾號系統自帶的一種功能,廣告主在公眾號中投放廣告,公眾號粉絲點擊該廣告,公眾號就能獲得流量主收入,運營者可以提現。
如果公眾號粉絲數很少,那閱讀數和廣告曝光數就會很少,獲得的流量主收入是非常少的。
商業廣告收入:
廣告主找公眾號投放廣告,方式多以軟文為主。作為運營者要明白,廣告主通常只有三種目的,希望獲得曝光,希望獲得用戶,希望獲得轉化。
粉絲為廣告主的廣告買單,廣告主掙到錢,運營者就能掙到錢。
產品/業務/服務收入:
自己擁有產品/業務/服務,將這些項目提供給粉絲,從而盈利。賣貨、賣書、分銷、賣課、賣產品、賣工具等形式都屬于這種,和上面唯一的區別就是這些產品是運營者自營的。
但是要做好這點,需要運營者有穩定的產品和強大的運營團隊,目前各個領域都有做得比較好的團隊和個體,大家可以學習參考。
本文由@安唯歌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