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如何用產品思維寫出700+贊的小紅書筆記?

    編輯導語:小紅書活躍用戶不斷上漲,各大品牌紛紛入駐小紅書。那如何寫出小紅書爆款筆記?如何打造好自己的IP?本文作者根據自己的運營經歷,詳細地為大家介紹如何用產品思維寫出700+贊的小紅書筆記。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用產品思維寫出700+贊的小紅書筆記?

    前段時間,我為了深度體驗小紅書App、提升自己的產品能力,利用了產品設計的思路,用一個月的時間,經過多次優化迭代,最終寫出了多篇 700+贊、7000+閱讀量的筆記。

    看到這個成果,你是不是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

    其實這些步驟,對于做產品的同學一定不陌生:

    產品定位、結構設計、數據設計、 可行性驗證、1.0版本上線、不斷優化迭代,只是這次的產品是“小紅書賬號”。

    本文就給大家詳細講述一下這個過程。

    一、為什么要做小紅書賬號

    大家都知道,產品經理需要經常關注業內主流的產品,除了可以幫助我們跟上飛速變化的時代潮流,還可以從中學習新的玩法、新的設計技巧、新的商業模式等等。

    但多數產品經理在體驗產品時,只簡單的體驗一下核心功能,再深入一點的人可能會從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界面層去逐一拆解分析,再結合一些權威的分析報告,就算是非常全面了。

    這些體驗方法當然也是必要的,但我認為如果只是這樣去體驗、分析,還是比較淺的,因為沒有真正成為用戶,就難以體會到更深層次的使用感受。

    這就是我想用產品設計思路、以創作者身份,去深度體驗“內容社區平臺”的原因。

    那為什么選擇了小紅書呢?

    這里源于我之前在體驗小紅書和抖音的功能時,曾經上傳過一個同樣的視頻作品,在小紅書獲得了幾十個贊,但抖音獲得的點贊卻寥寥無幾,所以我覺得小紅書對新賬號可能更友好一些。

    這次畢竟是從一個新賬號做起,所以就選擇了小紅書平臺。

    二、具體是怎么做的

    上文提到,我是利用了產品設計的思路,將“小紅書賬號”看作一款產品,經過產品定位、結構設計、數據設計、 可行性驗證、1.0版本上線、不斷優化迭代,最終寫出了高贊筆記。

    下面就是對每個步驟的詳細拆解,這部分內容有點長,一定要堅持看完。

    1. 目標制定

    體驗之前,我先給自己制定了幾個可量化的關鍵指標,用于后續對本次體驗進行評估:

    時間:1 個月(2021.7.25-2021.8.25)。

    點贊量:至少寫出一篇500贊以上的筆記。

    閱讀量:至少寫出一篇5000閱讀量以上的筆記。

    2. 產品定位

    (1)可選主題列舉

    通過小紅書首頁中的類別展示及實際使用體驗,筆記以“美妝護膚、美食分享、知識分享、高顏值類、生活日常”類型為主。

    (2)主題大類確定

    “熱度”、“自身能力”、“素材獲取難度”三個維度進行分析:

    美妝、美食、高顏值類型的熱度雖然很高,但受限于自身能力和素材獲取難度,可行性并不高。

    生活日常類型雖然素材獲取難度不高,但熱度中等,且內容上出爆款的難度大,可行性一般。

    對上述信息進行綜合評估,確定主題大類為“知識分享”

    如何用產品思維寫出700+贊的小紅書筆記?

    (3)細分領域確定

    “用戶特點”、“平臺數據”、“自身擅長領域”三個維度進行分析:

    1. 用戶特點:女性用戶占比在80%以上,年齡主要集中在20-35歲,多為大學生、上班族、寶媽。
    2. 平臺數據:借助平臺搜索功能,可收集到各個關鍵詞下已有的筆記數量。
    3. 自身擅長領域:對心理學、商業、溝通、管理主題具備一定優勢。

    對上述信息進行綜合評估,選定細分領域為“溝通”

    (4)用戶調研

    對身邊使用小紅書的朋友進行調研(訪談為主),確定出最容易遇到的兩類溝通場景:家庭場景和工作場景。

    其中家庭場景下遇到溝通失敗的頻率會更高,也更影響幸福指數,所以選定話題為“家庭場景下的溝通技巧”。

    (5)產品價值

    根據上述分析,最終確定該賬號提供的產品價值為:

    分享與家人間的溝通技巧,幫助用戶解決家庭場景下的溝通問題,擁有更和諧的家庭氛圍。

    3. 結構設計

    (1)筆記形式確定

    確定好主題后,接下來需要確定產品以何種形式提供服務,考察小紅書平臺現有的形式主要有:視頻、圖片、文字、圖片+文字。

    考慮到主題的信息密度高的特點,為降低用戶的閱讀成本,提高用戶的接受度,選擇了視頻形式。

    (注:大家可以看到這里的分析維度比較少,只考慮到了“用戶接受度”,沒有考慮“自身的優勢”及“制作成本”等維度,直接導致了1.0版本的失敗。)。

    (2)筆記結構確定

    借鑒文章寫作結構,筆記結構確定為:用實際例子引出筆記主題、知識講解、總結、提醒點贊收藏。

    4. 數據設計

    受限于小紅書平臺功能,產品主要依據平臺統計的瀏覽量、點贊/評論/收藏量、粉絲數來判斷產品效果。

    也可通過不同筆記間的數據差異進行A/B測試。

    5. 可行性驗證

    確定好上述內容后,需要制作MVP,找到潛在用戶驗證想法。

    此處由于產品特殊,使用口述方式,詢問潛在用戶“假如有一個賬號每天更新家庭場景下的溝通技巧視頻,你愿意關注嗎?”

    簡單驗證想法可行后,開始著手第一個版本的設計、開發、發布。

    注:該步驟僅憑“口述產品效果”,得到了誤差較大的調研結果,也是導致1.0版本失敗的原因之一。)。

    6. 1.0版本上線

    (1)主題確定

    根據上述設計,開始正式制作第一條筆記。

    根據之前從用戶調研時收集到的用戶溝通痛點,確定主題為“非暴力溝通”。

    (2)設計&開發流程

    創作文字內容->使用剪映App“一鍵成片”生成視頻->添加字幕->設置封面->導出視頻。

    (3)發布流程

    設置標題、副標題->上傳視頻->選擇背景音樂->發布。

    (4)上線觀測

    1.0版本筆記發布后,僅有幾十個瀏覽量,幾乎沒有點贊收藏,數據表現證明用戶并沒有被打動。

    (5)原因分析

    1.0版本的數據非常慘淡,我只能通過用戶調研尋找問題所在,我將1.0版本的視頻筆記發給目標用戶,仔細詢問觀看體驗,收集到的反饋為:

    視頻太長,看到一半就想關了、說教太多,有些枯燥乏味、視頻中圖片的質量不高等等。

    既然如此,那就需要對產品進行優化迭代。

    7. 優化迭代

    (1)1.1版本

    優化內容:

    根據用戶反饋,優化了視頻文案、時長、圖片等,重新發布1.1版本的視頻筆記。

    上線觀測:

    瀏覽量沒有明顯改善,點贊數略有起色,但也只有個位數,數據表現依然不佳。

    如何用產品思維寫出700+贊的小紅書筆記?

    (上圖為1.1版本視頻筆記截圖)

    原因分析:

    再次進行用戶調研:

    收到的反饋是“較上一版本有所改善,但依然沒有動力看完”。

    競品分析:

    數據上看,只局部優化的方向不對,問題可能出現在其他地方,于是搜索了一些以溝通為主題的大V賬號,例如“脫不花”“樊登讀書”等,盡可能的分析他們之間的共性,以及與我制作的視頻之間的差距。

    發現:

    這些賬號發布的視頻筆記,都是具有感染力及影響力的真人出鏡,以講課的形式更容易得到用戶喜歡。

    若是純文字+圖片制作的視頻形式的筆記需要一定水平的視頻制作能力,使用一鍵生成的視頻無法吸引用戶觀看,需要嘗試其他形式。

    結論:

    競品調研時關注到一種“文字+精美封面”的知識分享類筆記,只要內容真的有價值,也能夠吸引大量點贊,于是決定修正筆記形式,修改為更具優勢、制作成本更低的文字形式。

    (2)2.0版本

    優化內容:

    修改筆記為“文字+精美封面”形式。

    上線觀測:

    本次調整后效果較好,收到了幾十個點贊、幾百次瀏覽,雖然距離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但至少證明優化的方向對了。

    如何用產品思維寫出700+贊的小紅書筆記?

    (上圖為2.0版本文字筆記截圖)

    原因分析:

    對2.0版本的幾篇筆記進行數據分析、對該形式的競品進行深入分析以及學習大V傳授的一些寫筆記技巧,得出下述結論:

    • 寫情侶溝通主題的筆記,數據要好于其他主題的筆記,分析可能跟小紅書的用戶年齡偏年輕有關。
    • 競品賬號里,寫匯總類的筆記容易獲得高贊。
    • 對于標題、標簽也需要優化。
    • 七夕節臨近,可以借助節日氛圍,提高用戶點擊率。

    (3)2.1版本

    優化內容:

    根據2.0版本總結的4條優化點,寫了一篇題為“一份情侶溝通指南”的文字筆記。

    上線觀測:

    數據明顯好于之前的幾篇,最終收到了700+點贊,7000+瀏覽。

    至此,經過多個版本迭代,當初制定的量化目標終于達成,體驗結束。

    如何用產品思維寫出700+贊的小紅書筆記?

    如何用產品思維寫出700+贊的小紅書筆記?

    (上圖為2.1版本文字筆記截圖)

    三、項目復盤

    歷經磨難,目標終于達成了,但不著急慶祝,還有最重要的復盤環節,我從“賬號作者”和“產品設計”兩個緯度進行了復盤:

    1. 從創作者角度,感受到的小紅書的社區氛圍

    (1)對新手創作者較為友好

    去中心化的流量分發邏輯和個性化推薦算法避免了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讓新手創作者也有出爆款的可能。

    (去中心化的流量分發邏輯,指的是一篇筆記發布后,平臺會先推薦給少量用戶,根據贊評藏的數據來綜合判斷是否給予更大的流量,只有內容足夠好,才能不斷獲得更大的流量池)。

    首頁為雙排信息流展示,且可自定義設置封面,給讀者以預期,對比抖音類的沉浸式體驗,對新手創作者比較友好。

    每篇筆記都是單獨計算推送的流量,大V只是比新手創作者擁有粉絲量優勢,并不會因此而增加流量扶持,所以經常見到很多大V也會有不過百贊的筆記,這個機制可以促使創作者不停產出優質內容

    提供了很多創作者幫扶策略,例如粉絲量/點贊量階段性達標提醒、筆記周報、官方出品的免費課程等。創作者源源不斷創作優質內容,才能維持社區的活力。

    社區電商打通,創作者積累一定粉絲量后,可以直接帶貨變現,增加了創作者的創作動力。

    (2)社區特色鮮明

    用戶群組成:

    女性用戶占了絕大多數,導致社區內容也更偏女性化,對拓展男性市場有一定阻力。

    (3)社交氛圍不足

    多數圍繞作品進行討論,用戶私聊的動力不足,難以擴展社交關系。

    缺少好友推薦,熟人社交氛圍一般,無法沉淀熟人社交關系,導致粉絲較少、只分享日常生活的創作者消退分享熱情。

    2. 從產品設計的角度,這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

    選定為視頻類型時,沒有考慮自身的優勢及可行性等,導致選擇了不適合的筆記類型。

    1.0版本之前沒有提前做細致的競品分析,導致1.0版本的數據很差。

    可行性驗證時,僅憑口述產品效果,很容易得到誤差較大的調研結果,應盡量具象化。

    四、結語

    因為我目前在社交領域做產品,對社區類的主流產品也比較關注,所以選定“小紅書”為深度體驗對象,你也可以試著用這種方式去深度體驗你所在行業的其他產品~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用產品思維從0到1做小紅書賬號的全過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文由@哇哈哈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1)
    喵妹喵妹官方
    上一篇 2022-01-07 10:42
    下一篇 2022-01-08 11:49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