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純干貨分享|我做母嬰社群近3個月都經歷了什么?

    先說下項目背景:我是從2020年9月1號接到這個項目,公司是一家母嬰跨境渠道型品牌,全國有300多家線下實體店(直聯營輔加盟為主),主要是做跨境及與國外品牌國內總經商產品,在自己線上APP/小程序及線下門店銷售,公司成立6年主打一二線及新一線的高端女性人群,品牌用戶的學歷是:本科/碩士/海歸,年齡在30-35歲為主力軍。

    純干貨分享|我做母嬰社群近3個月都經歷了什么?

    在我來之前,品牌之前做過社群的嘗試有8個基礎群,但都已淪為廣告群。沒有生機和活力。我是要做社群從0到1的搭建及運營工作。當然全部帶著300多家一起做,主要是在沒有成熟運營模式的情況下,怕動搖原有運營體系,影響銷售額和加盟店店主的軍心。

    公司在社群運營工具方面在看不到好結果情況下不想有任何金錢投入,所以市面上盡管有很多裂變、運營工具,但是我們都沒用。公司自身IT技術能力薄弱,自家APP/小程序也是初級版本,任何簽到、拼團、邀請自動送禮、積分功能暫未開發出來,所以在社群使用工具投入這一項,可以說是0。

    接下來我就講下我在各個策劃與執行環節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案:

    前期策劃及定位階段:

    1、怎樣做能風險最小同時得到好的結果?

    經過和老板等各部門負責人聊后,得出結論,先拿一部分門店試運營,最初老板想選3-5家,基于我之前的運營經驗,我提出了20家這樣一個解決方案,因為3-5家成功概率太小了,而且沒家門店情況都不一樣,如果樣本太少得出的結果可能無法復制給各種類型門店,每家門店執行力還不一樣,中間的變量太多,所以要有足夠的樣本。在建群過程中,果不然,雖然最終帶領17家門店一起建群和運營,但由于門店店長要照顧到門店來往的客人,最終有11家門店跟上了我的運營節奏。

    2、我們要怎么去運營群?B端加盟商怎么想運營?

    我們要怎么去運營門店群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它包含運營形式和方式,節奏、內容等等,思考的點很多,但歸根結底還是要根據業務形態來,在集約式精細化公司運營和粗放式店主運營面前我們犯了難,帶著很多問題和給到選項讓店主提供答案,我最終選擇做2份調研問卷,一份對B端的,一份對C端的,看看他們的想法和意見是什么。

    每個大概20道題的樣子,涉及社群的方方面面,結果在運營形式方面,B端出奇的一致選出自己負責自己門店的社群運營,公司帶領實操就可以,這也是因為B端害怕公司把自己辛苦經營的客戶給公司挖走了,本質上是人性的原因。公司好心想幫店主減輕工作量,但店主不同意。

    最終我們的運營形式是:公司呆著門店店主實操每個環節。每天每個內容由公司總部發出到總部指揮群,由各店長復制到自己的客戶群,如若有什么大型活動或者需要店員及托兒工作的,店主就在各門店指揮群召集開會與發內容。

    基本群下發如下:

    總部指揮群----加盟門店群/直聯營門店群----各門店指揮群-----門店客戶群

    說起來這個B端調研,我又要到了大概20多家門店店長的電話,一個個打電話過去仔細溝通了解門店情況。這個事情花了1天半時間。

    3、C端是否需要社群?需要的是一個怎樣的社群?

    公司是看到私域的巨大威力,且想在此方面嘗試和有所建樹,但不知道我們的顧客群體是否喜歡和適合這種群形式,是否愿意進入我們建的社群?

    所以在建群之前我又做了一份調研,145位用戶填寫了問卷,其中70%的人還是蠻希望進入社群的,她們想在社群里獲得什么呢?最想獲得的是優惠信息,其實是產品種草、各種福利、育兒知識、交友等等。那其實經過調研之后,用戶已經幫我把社群的定位給描繪出來了:“優惠信息+產品種草+福利發放+育兒知識”這樣的一個社群。

    那關于這定位的4個方面該如何分配?各占比重是多少?與朋友圈內容怎么做區分又是一個問題,我將在下面的文字中講到。

    經過2份調研報告之后,我匯總了一個PPT,關于B端C端結合及運營方式方法的PPT,又根據現實情況和當下階段,做了一個為期半年的運營規劃,著重在前3個月的規劃,從現在11月底這個時間點看當時的規劃,還是規劃超前了,進展的速度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快那么美好,要想做成一番事情真不容易。

    內部統一戰線階段:

    1、修改4版PPT出來給到各個環節人:

    做好了調研問卷及PPT之后,接下來就要和老板達成共識,讓他認可我的方案,期間他也提了很多問題,又和各部門負責人開了一次私域運營宣傳共識會議,要有高度好理解他們理解和認可后,又修改一版給督導看的,內容要淺顯易懂且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最終又加上督導的意見,又做出了一份給首批門店店長培訓什么是社群的PPT,讓他們知道社群的好處,激發她們對社群的欲望和熱情,愿意跟著我干。

    到此以上,這最終花了1個月時間,我覺得我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2、執行環節時各店長天壤之別:

    國慶節之后10月14號,就立馬開始了店長的第1波培訓,社群的好處及重要性,培訓完畢后我就挨個跟進問他們的理解及有什么疑問,可以在線解答,期間他們也需要去準備一些事情就開始等著她們,接著我又做了1個如何實操社群的PPT,其實可以理解為如何建群的PPT,10月27號進行了培訓,10月30號就讓大家開始建群了。

    這個過程當中,就浮現出了公司和店長的很多問題。

    (1)實體店店長店主是陸軍,不是空軍。她們不是互聯網人,是傳統意義上的實體店人,所以很多互聯網打法不太懂,理解有限,所有社群動作不能太快太猛。

    (2)首批門店為了讓風險降到最低,我們選了8家直聯營4家加盟,直聯營店長是打工人,她們工資有限且工作量增加的情況下很多人出現了負面情緒,不想去做或敷衍去做,加盟店還好都是自己是老板,所以態度和積極性都很高。

    (3)大家在沒看到效果的情況下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的,所以很多環節執行的比較扭曲不到位,我就要隨時即在總部群當老師,又在分群里當監督員和催她們交作業的人。對我來說要花很多精力和心血。

    (4)店長其實很忙,她們每周二到周日上班,周一休息,既要管線上微信朋友圈發內容和客戶一對一私聊,還要時刻盯著門店有客人進來服務,還要執行公司制定的各項其他任務(比如學習、訂貨、禮儀、節日促銷直播等等),再建社群及管社群真的精力有限,所以配合的那么完美真的有情可原。

    3、建群時選擇以少而精準為主。

    基于以上情況和特點,又加上我們服務的事高端媽媽,所以在建群時,我們給出的策略是這樣的,2個大原則:首先不能讓店主店長反抗或不想做,第二我們建的群是為提升業績,不是為砸自己場子和生意的。

    群性質:我們每個門店店主微信好友里面的人基本上都是已經購買過的才加的,所以在店主店長對社群一臉懵逼什么不懂不會的時候,教他們裂變、引流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我決定選擇先做會員群,也就是全部是購買過的用戶群。

    群人數:50人左右。店主好拉,覺得壓力少些。

    群人員構成:我私下和10幾個門店店主溝通時,他們普遍的反饋是都是高端用戶每年在我們店基本都是10萬元以上消費,不想透露自己身份,不喜歡熱鬧浪費時間,需要了自己會私聊店主,所以我們建群前絕對目標對象首先不是這批土豪。

    我們要的是哪個類型的人呢?基于社群的特點和用戶的特點,我選擇的是:1、愛湊熱鬧和說話分享,稍微有點閑的人 2、對價格比較敏感喜歡貪小便宜的人 3、購買頻次高但客單價底的人,這樣的話,社群既有活躍度,也會有人會問什么活動價,發個福利、紅包啥的,這些人最有時間和心情參加。這就問社群的基調和后面的運營做了很好的鋪墊。

    本文由@尼格的小屋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2)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20-11-20 21:07
    下一篇 2020-12-17 20:09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