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一直在路上Think的Youth,第一次寫這么多字,如寫的不好,請諒解,廢話不多說,請看正文。
最近,我剛負責忙完一個新項目從0到1的訓練營,我將會站在我的角度和我所帶的團隊情況進行詳盡闡述和分析。
我將整個訓練營環節歸納為啟動期---籌備期---運營期---收尾及復盤期4個大板塊。
能這么歸納得益于在跑這個新項目之前,我之前負責跑了另外一個項目的訓練營,跑完之后,我和我的團隊伙伴做了份SOP并寫了篇自己心得。
(去年做的sop)
接下來我將會從以上4個方面去闡述怎么從0到1做訓練營,enjoy:
01 啟動期
我所理解的啟動期,就是想要跑這個項目需要想清楚和準備所有事項,它包括了以下幾個事項:
1.1先想清楚這3個事情
1.1.1目標是什么
這個目標是指訓練營目標,也是指學員目標,通過這個訓練營,要讓學員獲得什么,如讓ta漲粉?還是能變現,賺到錢?還是會開店鋪?還是會建站?還是學會寫作?還是學會Python?
1.1.2目標人群是誰
這個目標人群,是指你的訓練營要面向什么樣的人招生、給什么樣的人做運營、做服務。
如是小白,那這個小白應該怎么去定義,建議將你的目標人群具體化,如是否要有自己的店鋪還是要會科學上網?
1.1.3擁有想長遠的心態
凡事要想長遠一點,時刻要想著怎么做這個項目才可長久,才對用戶有用、有價值。說白了,就是能夠為用戶謀出路、漲思維也好、漲技巧也好、最好最后能讓他們賺到錢。
想清楚以上這3點后,所有內容全部圍繞這個出發,一個項目分為2部分,產品+運營,而目前來說,我們訓練營的產品即課程,而運營的話是基于有了產品后,再去想怎么運營它,請繼續看下文:
1.2產品
我們產品即課程,課程分課程內容和作業。課程具體內容要分為幾節課去講、時長是多久、節與節之前邏輯是否是正確的、誰去講、是否需要邀請嘉賓等各種都是需要去考慮的。
對應的作業,應該設置為幾次,每次作業內容是什么,什么時間點發布作業,作業完成周期是多久??
1.3玩法設計
這個是最重要東西,也是貫穿整個訓練營的核心,設計原則讓每一個動作有理可循、有其目的。玩法就是激勵機制,接下來我就具體說說學員激勵機制我是怎么設置。
1.3.1學會拆解
拿訓練營來說,離不開以下幾個指標:聽課率、作業率、干貨內容產出數、上岸率、打卡率、轉化率等,不同訓練營指標不同,需要做的就是抓住核心指標,去思考怎么達到這個核心指標,如針對作業率來說,被評為優質作業就可拿XX積分;針對分享內容來說,分享XX內容可拿X積分,這個積分可適當包裝一下,換個好聽的詞。
1.3.2價值
這些積分,也就是他們最終獲得東西(如北幣)對于他們來說要有價值感、有吸引力,這時你就要回過來思考,用戶想要什么?就給什么?如身份地位等;如對于訓練營來說,用戶肯定是想要船長小灶,畢竟有人指點,你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1.3.3懲罰機制不可缺
一個團隊要有獎有罰,激勵機制也是,對于表現不好的學員我們也會有對應懲罰機制,如累計2次不完成作業,則降為旁聽生,通過設置規則,可以對學員起到警示作用,為打造良好的氛圍起到了基礎作用。
1.4其他信息確認
訓練營周期是多久、名稱叫什么等等。
1.5項目排期表
以上內容都確定好了之后,就可以著手開始規劃排期表了,什么時間需要做完什么事情。
一般是使用甘特圖,而我個人比較喜歡思維導圖去梳理,將流程分為天團招募期、學員報名期、開營、天團運營期、學員運營期、結營、收尾及復盤期這7大板塊,每個板塊寫出具體時間節點,再每個板塊進行細化,倒推每項具體事項需要完成時間節點和執行人。
最后,再按照時間點來進行梳理,這樣就知道本周需要完成什么工作、今天需要完成什么工作,哪部分由誰完成,明天需要做什么?
02 籌備期
當啟動期所有事項準備完成之后,就可以按照排期表有條不紊進行,籌備期分為天團招募和學員報名2個板塊。
2.1天團招募期
天團是訓練營的線上團隊,目的是服務學員和協助運營,這類人是極其關鍵且重要,他們是直接對接和服務學員。
所以挑選好的助教天團尤其重要,那怎么去篩選,我總結了3個角度去考慮:
- 是否具有專業度以及與時俱進的專業度。(像上次跑TK,很多規則是變化的,導致很多VV不能使用,作為線上天團,是否了解最新規則并且是否有對應解決方法,當然,與時俱進的專業度是講師團隊必備的,但如果線上天團有這個更好);
- 是否具備管理能力(因為你要管理10-15個學員);
- 是否有足夠的時間、有耐心(因為很多小白問的問題很白癡,不過腦)。
另外一個需要重點考慮的是是否需要分層,分層是意思是代表線上天團是否需要多設置一層,如線上天團分為助教層+組長層,助教管理組長,組長直接對接學員。這2個模式我都跑過,說說幾點自己的小想法:
(對比圖)
優勢在于不需要耗費太多時間去對接那么多人,溝通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如拿每周會議時間來說,時間可縮半。但傳達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會存在延遲和有誤,這也就代表助教助教這層人的重要性。
2.2學員報名期
這個很好理解,簡單來說,就是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內容宣傳,讓目標用戶看到我們,并報名成功,圍繞這一系列要做的籌備工作,如報名工具,使用小鵝通還是有贊?如表單,使用麥克還是?如對應文案及話術,預熱文案、報名等;如對應的海報,倒計時海報等各種。
重點是想如何達到當初既定的目標,需要做的先是梳理目前有哪些渠道,如常見的公眾號、朋友圈、私人號、微信群、QQ群等;再看是否需要與其他大v合作或者做投放等,其中特別是在自己私域流量提前做好預熱是很重要的,怎么吸引學員眼球并購買成功。
03 運營期
學員招好了,線上團隊也找好了,接下來就是進入運營期,也就是交付期,運營期做得怎么樣,是很重要的一環,這決定用戶口碑是怎么樣,這個時期我把它總結歸納了4個板塊:開營---天團運營期-學員運營期--結營。
3.1開營
3.1.1開營目的
開營除了有比較強的儀式感外,更多的是讓他們知道接下來1個多月時間里該怎么度過、什么時間點上課、什么時間點需要完成作業、怎么做才能拿到優秀學員、才能拿到獎學金等,讓他們了解激勵機制和一些規則。
3.1.2開營環節
- 預告:提前告知學員開營儀式相關事項,了解開營時間、形式等,可通過發群公告跟帖、改群昵稱等各種形式。
- 預熱:讓大家提前在圈子自我介紹板塊發表自我介紹,一方面讓大家曝光自己,鏈接人脈;另一方面讓社群活躍起來。
- 正式介紹:主辦方發言+船長發言+線上團隊亮相及視頻+課程介紹+激勵機制介紹
- 刷屏結尾:刷什么樣的話術是極其重要的。
3.2天團運營期
這是最核心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服務怎么樣,決定著學員感受是怎么樣。用心服務、做到問心不愧是我每次跑訓練營時告訴自己的,接下來具體說說我怎么做的,我將它分為了固定工作、日常工作、小活動3部分。
3.2.1固定工作
1)助教機制
分為職責、福利、考核、淘汰4個板塊,讓他們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做了能獲得什么、沒有做好會怎么樣。
2)培訓
讓他們更快的上手和更好的帶好學員。
(跑TK時邀請一個優秀助教制作)
3.2.2日常工作
1)To do lsit
每天早上列好每天需要做什么并發布,讓大家知道自己每日要做什么。
2)周會
目的:了解本周學員情況和下周具體安排,重點明確下周幫扶對象。
每周開會前我自己會通過思維導圖羅列事情,同時讓參與會議的人提前知道開會主題和目的。以以及會提供一個模板,讓大家根據模板提供數據和準備相關內容,來提高開會的效率。
3)統計及公布周積分排行榜
利用攀比心理和炫耀心理,設置排行榜來提高分享等積極性。
4)日常群引導、日常表揚及靈活加分
利用喜歡被贊美心理,表揚表現好的行為,并給予加分動作,這樣會讓大家抄作業同時形成正向循環。
3.2.3策劃小活動
根據每個階段需要注重什么指標,來策劃小活動來提高積極性。
1)前期為了穩定作業完成率,策劃了競猜作業完成率活動,增加趣味性的同時提高線上天團的積極性。
2)中期為了更好幫助學員出單,策劃了出單幫扶福利。
3.3學員運營期
除了開營和結營,我是把學員招募過來后所有事項都劃分到了學員運營期,這個時期我將它分為了3個板塊:日常工作+做好服務+圈子氛圍打造。
3.3.1日常工作
1)營前手冊
讓學員對于接下來1個月的課程安排、激勵制度、提問、分享等所有安排有所了解,讓他們做到心中有數。
2)周船員手冊
相對營前手冊,更加細化,闡述的每周課程安排和上周作業情況、圈子干貨情況,讓他們對于上周情況和本周安排有所了解。
3)精華帖和積分排行榜
利用攀比心理和炫耀心理,設置精華帖、積分排行榜來提高上課、完成作業、分享積極性。
3.3.2做好服務
擺正好態度,用心做好服務,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人,做到問心無愧。想要做好服務,一方面就是要解決好學員問題:
首先要了解他們問題出在哪,我一般會根據訓練營目標將用戶分層,像去年跑TK我是將用戶分為了9層,而這次剛開始是分了3層,后面就分了7層。
分層之后,對于為大部分的共性問題邀請船長利用了38min直播來解答;同時向OA天團推出出單幫扶福利;最后船長、助教、組長們分別鎖定和認領幫扶對象,進行1對1進行幫扶。
另外一方面要他們感受到被關注,如通過作業點評、問題被解答、組長私聊問候等方式。
3.3.2圈子氛圍打造
這個算是市面上所有訓練營中,很缺少的一個環節,這1期我們一共產出了256篇干貨帖子。
(這是最新數據,結營當天數據是一共是256篇)
先借用老板經常說的話,大概意思是“為什么一進寺廟,就給人一種端莊神圣感覺,想要供奉膜拜”,因為這是建筑和氛圍營造的結果。回歸到訓練營,亦是如此;如果第1期圈子氛圍就能打造如此,那么后面的進來的人看到了大量的出單、復盤和分享,自然而然就會受其影響,同時還會因此驚嘆。
想要打造好氛圍,就要有載體和內容不斷產出。
載體,我們使用的是釘釘,市面上大部分使用的是知識星球和釘釘;
然后將圈子內容進行分欄目,至于欄目怎么劃分,這個根據訓練營實際情況來決定,其中一個原則是覺得哪部分需要沉淀的就建什么,如出單復盤區、分享區、提問區等。
接下來,內容的產出,我們通過的是UGC和PGC方式,一是玩法設計讓用戶不斷輸出,上面已講,不再贅述;二是不斷引導和邀請,將你的想法不斷傳達給大家;話說我們這期能產出每天平均7.3篇成績,離不開助教杰拉德的金句“只要你敢分享,就有人敢看”,這在圈子內分享熱潮高漲一番。
3.4結營
心理學上有個“峰終定律”:如果用戶在高峰和結尾時,體驗是愉悅的,那么整個體驗感受都是愉悅的;訓練營也是如此,要讓學員在結營當天,感受到溫暖、用心。常規環節有:
- 回顧:回顧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內容、獲得成績等;
- 表彰:對線上天團、學員進行表彰;
- 視頻播放:中間插串各種才藝表演、優秀學員以及線上天團進行發言等。
04 收尾及復盤期
收尾及復盤期,主要有收尾工作、復盤、sop3個事情。
收尾就是指收尾工作做完,結營只是代表用戶畢業了,但我們工作還沒有做完,這個不多說。
復盤才是最重要的,將本期做的好的地方寫下來,以后繼續借鑒,不好地方提出可落實建議,一般是分板塊闡述。
除了項目復盤,還要有個人復盤,這是我要我的團隊小伙伴寫的個人復盤,簡直優秀,我要好好學習,不然就要被淘汰了。
(團隊小伙伴寫的)
Sop撰寫,就是將每一步怎么做的撰寫下來,讓它流程化、程序化,后續不斷進行優化和迭代。
本文由@Youth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