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前不久,我實操案例寫了一篇《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13天收獲2,000+高質量簡歷》,吸引了大量業內負責用戶增長的前輩、同學與我討論交流。但我發現13天時間,周期還是太長了。今年我再次實踐增長黑客,使用微信群裂變的方法,把時間壓縮到了24小時。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時間回到2018年7月13日,作為360產品委員會的秘書成員,我正在負責360全國高校hackaday產品創新大賽,HR小姐姐找到我“360校招內推又要開始了哦,今年準備推薦多少師弟師妹^_^。”

    留下我的委屈問號臉“今年沒有那么賦閑呀”。

    盤算了下,由于要組織hackaday比賽,只有一天的時間可以用來內推。那么今年務必力求高效,速戰速決。

    最終通過微信群快速裂變,當天共吸引6739名學生,裂變了82個微信群,收獲2739份學生簡歷。詳細裂變數據如下圖所示,可以明顯從趨勢圖后半段中看出,裂變人數開始迅速暴增,由于裂變速度過快,我及時關閉了實驗。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我使用了一個群裂變管理工具,來解放雙手: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微信群裂變的案例很多,那我今天的案例盤點有什么不同呢?

    我會更加側重用戶的心理拿捏、裂變過程的踩坑和難點、從產品經理的角度剖析案例背后的原理和方法論,并更加關注用戶留存。針對大家很關心的:冷啟動怎么做、裂變活動帶來一堆“無價值死群”等增長瓶頸問題,文后有專門的段落一起探討。

    我們都知道,每個增長任務都有一個北極星指標(North Star Metric),本次裂變活動的北極星指標是“收集到的學生簡歷數量”,它就像北極星一般,指引著增長的方向,并時刻評估增長的效果[2]。

    核心裂變路徑如下圖所示: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一、梳理用戶畫像和產品價值

    我們目標用戶的畫像是:

    • 22~23歲或26~27歲,國內外知名院校畢業,尤其以計算機方向為主,或學校普通但能力突出的學生;
    • 群體集中,愿意嘗鮮,熱愛分享,活躍在微信群、朋友圈;
    • 對師兄師姐非常信任,甚至盲目跟隨,把師兄師姐的話奉為真理。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本次裂變的產品是“360內推”,那么產品價值包括:

    1. 對于學生而言,360作為國內頂尖的互聯網企業,360的offer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 內推是綠色通道,并且從時間上,內推比普通校招提前,參加內推可搶先一步,不用擠校招的獨木橋;
    3. 內推免筆試。

    二、尋找裂變點

    我們常說的裂變點有兩類,一類是基于“利益鏈”,一類是基于“關系鏈”。如下圖所示[3],是一些我們常見的在朋友圈刷屏的裂變活動。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當然有的裂變,會同時使用到“關系鏈”和“利益鏈”。咱們本次的裂變,主要用到“利益鏈”,裂變點是:“搶占內推的名額”,而“關系鏈”的部分則非常少,這一點出乎我的意料,為什么呢?

    這里也是本次裂變中踩到的一個坑,我后面會舉案例單獨分析。

    三、冷啟動

    現在已經知道,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用戶,冷啟動的下一步是尋找流量池。很多人關心冷啟動從哪里尋找目標種子用戶,需要多少量級,才能撐起來上萬人的裂變活動?

    我曾請教一位業內知名的增長負責人,他告訴我,每次百萬量級的活動,他會通過供應商,付費讓1000人轉發活動海報到朋友圈,完成冷啟動。我想,不同垂直行業和主題的裂變活動,需要的冷啟動量級是不同的。咱們今天案例的冷啟動,我僅使用了一個70人的北郵師弟師妹微信群。

    這個群,有兩個特點:

    1. 群成員都是18年參加校招的學生;
    2. 由于我是老師邀請進群,并且在群內分享過求職經驗,師弟師妹對我非常信任。

    因此,這里構成了兩個非常核心的要素:精準用戶+取得用戶信任

    如何快速取得用戶信任?

    四、取得用戶信任

    剛剛說到,對于認識我的人,是信任我的。但對于陌生的師弟師妹,如何取得他們的信任呢?

    首先,我需要一個身份,我給自身的定位是:北郵17屆電子院畢業師兄。這一下子就拉近了距離,并且打消了師弟師妹對于“我為什么要組織內推”的疑慮。我的另一個身份是360員工,因此我創建的群名是:“360師兄幫你內推群”。

    其次,我的身份需要背書,如何背書?

    • 其一、我的公司郵箱就是最好的背書。
    • 其二、學生把群二維碼,轉發到自己的社交圈,他幫我做了背書。
    • 其三,引導學生在群里提問討論,也起到了良好的背書作用。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用戶信任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信任的發生常常就在幾秒內。有人問我,讓用戶產生信任的關鍵時間點是什么時候?

    在騰訊有一個產品理論,如果用戶第一次體驗產品留下了壞印象,那后續很難再召回這名用戶。同樣的,在本案例中,如果無法在新訪客剛進群的短暫時間內,讓用戶第一時間體會到產品價值,下一個動作,很可能是點擊返回,再也不會打開,甚至直接退群。

    我們把這個現象稱之為:3秒鐘流失。那么如何在3秒鐘內,取得新訪客的信任?

    新訪客有3個關鍵action:

    1. 關鍵action 1:當學生在朋友圈/微信群,看到同學轉發的內推群二維碼,立即掃碼進群,這是基于朋友之間的相互信任,會消耗他們之間的社交貨幣,這里考驗海報的設計。
    2. 關鍵action 2:進群后看到群通知,按提示發送簡歷到我的公司郵箱,這是基于公司郵箱的背書和信任,這里考驗文案的設計。
    3. 關鍵action 3:要求學生轉發群二維碼,到自己的社交圈,我會優先幫其內推。但在這一步遇到了阻力。問題出在哪里,這里要回歸到一個命題:你是否了解你的用戶?這里考驗裂變點的設計。

    五、了解你的用戶

    難道我還不夠了解嗎,我就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剛剛我們還做了那么詳細的用戶畫像分析。很遺憾,實際情況確實是我不夠了解。因為此時的我們高高在上,已不在學生的處境,無法體會學生那種焦慮、著急、迷茫、獨享的微妙心理。

    那這個問題怎么解?

    我的方法也很簡單粗暴,直接加學生微信私聊。

    溝通后,我得出結論:“對于學生而言,內推是非常寶貴且私密的渠道,不希望和其他同學共享,因為如果內推的人多了,自己便失去了優勢”。

    這便是前文提到的:為什么本案例不是以用戶關系鏈為主的裂變,因為這里面用戶想要去炫耀和求關注的成份很少。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我立即修改策略:“轉發的同學,邀請進內部消息群單獨輔導,未第一時間轉發的同學,將被移除出群聊”。根據卡尼曼的“損失厭惡”經濟學原理,當人們面對損失時,會加倍意識到事物的價值[4]。其實留在微信群內,可能也沒有什么用處,但退出微信群,則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轉發動力。

    新版群通知文案發布后,轉發的學生開始成倍增長,轉發率平均達到20%以上:平均一個100人的內推微信群,有20~30人進行了轉發(這里有個小細節,如果要求轉發到朋友圈,大多數同學會設置分組或僅自己可見,但轉發到校招群、年級群,學生的顧慮要小很多,并且用戶更加垂直,有效轉化率要高得多)。

    六、信任危機

    之后便是enjoy時刻,群成員十幾分鐘滿員,機器人快速將群二維碼切換至新群,微信群數量開始暴漲,并似乎已不受控制。但流量一旦擴大,各類問題也會隨之暴露出來。這些問題中,最緊要的便是信任危機問題

    雖然很多時候,用戶只是猜忌,并無任何依據,但卻快速得到大眾的相信,個別問題甚至會因為盲從被無限放大(參考《烏合之眾》)。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從微信群截圖中可以看到,隨著各類人員進群,群里的成員,開始質疑。這些質疑的聲音中,有的是用戶正常的訴求,當然有的是惡搞。那么,遇到信任危機如何處理?

    首先,我們萬不可玻璃心,應當正面看待辣眼睛的吐槽。老周經常跟我們說:不要怕被用戶罵,相反我們應該感到高興,被用戶罵,至少證明了我們存在的價值,用戶是關注我們的。關鍵是要弄清楚用戶罵的道理在哪里,怎么改進。而那些用戶都懶得罵的產品,要慘多了。

    那么,遇到信任危機,應當如何化解呢?

    笨辦法往往十分管用。我耐心地向同學們,解答校招內推相關知識,很容易便消除了誤會。好的社群是自組織生態,但也容易被“壞人”利用,帶亂節奏,因此社群的運營維護,是必不可少的。切不可掉以輕心,以為裂變成功便可高枕無憂,相反,裂變成功只是服務用戶的開始。

    七、AB測試

    在做裂變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用到AB測試的方法:兩張大體相同的海報,僅僅是一句文案的差別,都可能會有巨大的數據差異反饋。

    大家請看下圖,我做的兩版海報,可以猜測一下數據差異。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右邊的海報,掃碼率比左邊提升了近3倍。左邊的圖片,看不懂具體是內推什么?

    右邊的圖,標注了360公司,并且二維碼保留了微信的原生樣式,3秒鐘內不用刻意去識別,就知道是一個微信群二維碼,而用戶天生對入群圍觀有極大的興趣。

    雖然數據有了大幅提高,但仍不夠理想,病毒系數K值仍達不到裂變所需的最低值。經過反思,由于海報形式太像廣告,回歸本源才是真諦。下圖是最終的分享圖片,掃碼率能達到5%~10%(例如分享圖片到活躍度一般的100人校招微信群,有5~10人會掃碼進內推群)。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再來說文案設計:

    大家請看下面,用戶剛進群時,我們@他的通知文案: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首先明確給出內推方式,在3秒鐘內取得新訪客的信任。其次,介紹崗位信息,幫助用戶完成投遞,同時也是進一步獲取用戶的信任。緊接著,我們趁熱打鐵,提醒他幫忙邀請同學進群。下面我列出了3種邀請文案:

    文案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師兄的情懷感動對方。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文案二:明確告訴他群滿100人后開始清理。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文案三:邀請進入高級群,同時也提醒不分享將被移除。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以上三種文案,有兩種都失敗了,并且我都找到了原因。大家可以自行分析下,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設計文案?Tips:滿100人后開始清理——這個方法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八、渠道決定了用戶質量

    有一些做裂變活動的同學很苦惱,由于用戶質量不高,進群的用戶中,不少是廣告黨。或者,活動雖然傳播開了,但轉化非常差,并沒有收獲到多少真正有效的目標用戶。在本案例中,最終收獲到的簡歷質量都非常高,大比例來自北郵、中科院大學、哈工大、湖大、清華、華科、西電的同學。

    那么如何控制用戶質量?如下圖所示,老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優質的用戶身邊圍繞著優質的用戶,因此用戶圈層是非常明顯的,所以切記全面撒網、亂投渠道。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具體怎么說?

    首先,我們控制住了最初的投放渠道,保證生源優質,其次,通過文案和轉發限制,保證二次傳播吸引進來的也是優質用戶。

    九、關于留存

    經常聽到不少同學反饋,做完一場裂變活動,剩下一堆不活躍的“死群”,用戶的留存極差無比。我有兩個提高留存的辦法,可以教給大家:

    • 轉化為個人微信號好友;
    • 轉移用戶到高級群。

    我們都知道,戴夫·麥克盧爾(Dave McClure)提出的海盜指標AARRR模型:獲客(Acquisition)、激活 (Activation)、留存(Retention)、變現(Revenue)、推薦(Referral)。

    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如果產品留存不佳,用戶進得快、出地也快,最后只會剩下一地雞毛。張溪夢前輩提出了RARRA模型,把留存提到了首要的位置[5]。沒有留存,增長數據只會越推越差,進入死循環。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so, AARRR vs. RARRA: Which is Better?[6]

    360產品經理:我是如何用增長黑客思維,24小時內收獲2000+份高質量簡歷

    思考:如果我們用籃子打水,能留下幾分水?

    注:業內流傳的Facebook留存率421規則:一款合格的產品,次日、7日、30日分別是40%、20%、10%(留存率)。

    十、增長的本質

    我始終認為,增長的本質是:“讓用戶相信你的內容是有價值的”,這句話貫穿今天分享的整個裂變活動,具體拆分來看分別是:用戶、價值、相信。

    (1)了解你的用戶

    首先,要十分明確我們產品的目標受眾,產品在為誰創造價值。進一步的,我們要能夠洞察用戶的心理,簡單做法就是直接找核心用戶單聊。否則,我們無法模擬用戶在面對我們的產品,做出選擇時的真實狀態,也會導致我們無法制定出合理的增長策略。

    (2)相對的產品價值

    產品本身十分有價值,但產品的價值又是相對的,老話說“垃圾放對了位置,是寶藏”,反之也成立。如果對方不是我們的目標用戶,那么即使提供再好的服務,對于他而言,也是沒有價值的,正所謂對牛彈琴。

    (3)增長的核心是信任

    如上述裂變活動中,畢竟個人簡歷是非常隱私的資料,沒有信任的基礎,增長就是一句空話。

    通過上面的盤點,相信大家可以看出,增長裂變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期待各位能觸類旁通,復用到自己的行業和場景,人人都可實操。借這個機會,向本案例中,感受到不友好體驗的同學們,對你們說一聲抱歉。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18-12-18 13:25
    下一篇 2018-12-20 20:08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