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一個問題:你們在坐的互聯網從業人員,和當年的紡織廠女工有什么區別?你們在坐的主管/經理/總監,和當年工廠的領班又有什么區別?當年 4050 工程的下崗早退還歷歷在目,而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寒冬”和“裁員潮”不正是當年的翻版嗎,你如果還在參加這些“毫無價值”的線下峰會,學習這些“看似底層的產品/裂變/推廣/運營方法論”,究竟能保住你的飯碗嗎?
在深度運營精選的線下公開課上,有一位演講人開場就炸的現場聽眾體無完膚,狂扎現場 500 家企業來賓的心,他就是鳥哥筆記的副總裁,毒舌講師戎斌源(以下簡稱艾老師)。
以下為艾老師演講內容:
本來今天想說實操的方法論,但是為什么我沒有說,而是說想聊聊人,聊聊寒冬,因為這些所謂的方法論“并不值錢”,教會一個前臺的工作我需要 3 天,她就能夠獲得 4000 元/月的收入,教會一個出納的工作我需要 5 天,她就能夠獲得 4500 元/月的收入,教會一個HR做基礎崗位招聘我需要 30 天,他就能夠獲得 6000 元/月的收入,那么我想說的是,這些具體實操的方法論值錢嗎?其實它很值錢,但是真的是對我們最重要的嗎?其實并不是,還有更底層的方法論,值得我們先去學習!
這個是最近很火的一句話,對,就是我說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個感覺,朋友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這些我們所看不起的事兒了,有些開始賣貨、高級一點的開始賣課、甚至有些做獵頭的的朋友現在賣起了保險,這是一種什么感受呢?我記得我加人的時候,不是總監就是經理,各個都挺風光的啊,到底是為什么,都淪落到這個地步了呢,我甚至一度懷疑我是不是加錯人了,可事實是沒有錯,那么到底是為什么,現在就“淪落”到這個地步了呢。
所以今天我會從這四個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第一個企業現在到底是個什么情況,第二我們所謂的移動互聯網從業者到底正在面臨什么樣的處境和遭遇,第三作為從業者我們現在應該怎么思考,做一些什么,才能抵消這樣的一種風險,第四,我們應該怎么樣回歸到本質,去思考、去做事。?
多數企業的現狀
第一個問題是大環境到底好不好,別的我不知道,我們就看下面這張圖,我基本上寫出來的已經是比較保守的了,因為擔心被爸爸們追殺,那么在比較保守的情況下,我們看到平時非常耳熟能詳的一些知名企業都在死命“優化”,我當時一邊做課件一邊說, 1 月 10 號發工資之前還有很大一波,至于為什么,你們都懂的。果然,我看上周英語流利說優化了至少 500 人,轉轉1112 月常規加臨時也優化了不少。
那么這個都是大公司吧,可是你們要知道,絕大部分的公司可都是小公司啊,小公司裁員是沒人在乎的,那大公司都這樣了,小公司是什么屌樣你們知道嗎?別的不說、隔壁公司年初 50 人,現在 12 人,我們樓上去年搬來的一家公司 70 年,現在還有 6 個人……
那你說這個到底是科學還是不科學?為什么會這樣呢,以前還是挺暖的,后來暖冬,現在寒冬,這到底是是為什么呢,那我們回頭看一下公司的成長路徑,或許就能明白了。
從一個人或者兩三個人,有一個想法啊做一個產品,然后呢,先東奔西跑,周圍去調研這個東西你覺得屌不屌啊?哦,調研下來覺得可以搞,東拼西湊搞個 100 萬或者拿個什么天使對吧(現在天使很難拿啊)然后三個人四個人開始搞了,你管產品研發,她搞運營推廣,人事行政財務亂七八糟都我來。然后招兩個人開始啊,就這么七八個人,四五個人就開始干起來了。那隨著時間的流逝啊,90%的公司花完這 100 萬的回收就倒閉了。
極小一部分幸運的公司啊,開發出了一些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有些選擇把規模控制在十幾二十人,每個人每年賺個幾百上千萬利潤,覺得挺好的。另一部分啊,選擇拿錢,想做更大的市場,鋪更大的規模,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又死了很大一部分,那些活下來的公司,可能融資能力很強,可能現金流控制的不錯,規模越做越大,規模大了,組織就臃腫了,光是線上推廣,他就分了信息流推廣,ASO推廣,應用商店推廣,有些做的更夸張,Ios和安卓推廣都要分 2 個團隊來做,更有甚者你oppo VIVO,我小米華為,運營崗位就分的更細了……
其實很多這樣的公司,現金流都是負的,也就是說每一天都在虧錢,那么在這個資本市場拿錢越來越難的背景下,公司么錢了怎么辦?開源節流唄,開源有那么簡單?能賺錢他早賺了,節流怎么辦呢?簡單……優化唄!!!所有雞肋的崗位,或者說性價比不高,產出不夠的這些崗位,慢慢的就一個一個全都拆掉了。?
從業人員的遭遇
所以回過頭來,我們再去看這樣一個事實啊,現在還覺得這波裁員來得很突然嗎?其實真的不突然,推廣=迎賓,php=瓦工、java=水泥工、研發=施工隊、產品=包工頭、內容運營=紡織廠繡領子的、平臺運營=ISO9001,等等等等,其實本質上現在的互聯網從業者,就是當年的紡織廠工人,管理者就是當年的領班和廠長。那么既然可以預見,我們來看一下從業人員現在究竟是什么樣的處境。
我們前段時間采訪了幾個從業者,首先這個小伙伴我們看一下他的職業發展路線,一開始他是做乙方的信息流銷售,那會兒是做粉絲通,后來(他覺得)乙方這樣做銷售沒啥出息,都說甲方是爸爸,于是去了甲方,主要負責甲方的信息流推廣,主要負責百度、粉絲通、新浪扶翼。再后來他看到P2P火了,而且工資開的很高去了P2P做全渠道推廣,公司倒了之后,他發現那么高的工資已經沒有什么公司要的起了,而真的開的起這個價的公司,都看不上他,然后干嘛去了?去了貸款行業,又是做全渠道推廣。
那現在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呢?沒錯、貸款被端了之后就待業了,已經沒地方去了,我們來看一下他現在有一些什么資源:做乙方的時候有甲方的資源,做甲方的時候有了一些乙方的資源,各個渠道的返點政策拿的還可以,有適度的人脈啊,好歹投了這么多年了對不對,也有點投放技巧,踩過的坑也有一些,畢竟花過錢嘛,除此以外就是一身的bb神功了,忽悠嘮嗑不在話下,喝酒吹牛也是駕輕就熟。
然后就沒有然后啦,他要的工資可能在23K-30K,但是我已經找不到這樣的公司了,愿意給的,對不起,他配不上。
這是第二位采訪的同學, 91 年, 29 歲,產品經理出身。之前做瀏覽器的產品經理,后來呢,那個時候流行工具的矩陣嘛,做了天氣,做了工具。再然后呢,趣頭條火了之后,轉型開始做激勵新聞,然后去年開始做走路賺的產品經理。
現在剛被辭退,一臉懵逼,想去大廠,發現大廠只愿意為他的能力付15K,可是你要知道啊,他原來都是18-22K啊,畢竟做了那么多年了啊,可是看看他的技能,就這么點玩意兒,這些玩意兒真的能值那么多錢嗎……
再來看第三位,這個妹子是屬于發展比較順利的, 93 年的她在兩家公司有 5 年工作經驗,Base現是34K,然后呢,一動也不敢動,公司現在也在優化組織架構,她手里的之前創新/嘗試的社群運營團隊和新媒體運營團隊基本都被自己親手干掉了一大半,接下來的首要任務是維持穩定,但是她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找一個下屬,頂替掉他的位置……
現在我們再來回頭看一下從業者的現狀,你還覺得這些人可恥嗎?你還會看不起他們嗎?對不起,我認為他們才是真正的在思考,并且努力的一群人,至少他們沒有放棄希望,還在掙扎。(這不影響我拉黑他們)
一旦國家層面的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那么勢必對于各個行業都有很大的影響,現在的大公司,第一波是借著電腦和網絡發展起來了,第二波是借著智能手機發展起來的,第三波是借助4G網絡發展起來的,如何找到第四波的載體,其實是現在互聯網從業者需要去思考的。而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去學習移動互聯網各個崗位上工作的方法論,不如學一下更底層的方法論,這也是我今天突然修改選題的主要原因,就像這張圖一樣,你們應該給我一些掌聲,向逆行的勇士致敬!
在說方法論之前,首先需要想清楚的是這三個問題:
1、?你現在有什么
2、?你想要得到什么
3、?你愿意為此付出什么
并不是所有人想要的“成功”都是一樣的,有些人就希望平淡,有些人希望富有,有些人希望得到尊重,有些人喜歡在聚光燈下,任何人的選擇都沒有錯,但是最核心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這非常重要,當你知道了自己要什么之后,接下來我想把我這 9 年工作中,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幾個方法論,告訴大家!
如何從容地面對
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給大家一分鐘以內的時間,你是市場部的一個同事,有一天假設我是你老大,我找到了你我跟你說,小王,幫我做一份PPT,匯總一下我們部門上個月的工作成果。你想象一下你現在心里是什么感受?你心里是怎么變化的?以及你接下來會做什么事兒說什么話。
我們之前采訪過一些人,因為這個是線下活動,我會多一些互動,有的人說好的,就準備著手去做,有的人可能說,老大你什么時候要啊?有的人啥也不說,做了一個簡單的Demo給老大看,下面這個是一個同學做的。
你們知道當我收到這份東西的時候,心里有多少只草泥馬奔騰而過嗎?我們來看下面這張圖,這張圖其實背景故事,但是可惜呢,你不知道。如果你都不知道為什么要做一件事,那么你做再多的事情,可能都是南轅北轍,做了還不如不做你知道嗎?所以我說,第一個技能就是思考。
我們按照這個背景,有沒有一種可能,我知道你做不好,我想把你開掉,有的吧。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我想讓你匯總一下,然后統計一下,看看我到底如果要開的話開誰更好,也有的吧?那還有沒有一種可能,我一個都不想開,我想讓你美化一下每個人的工作成果,然后我去跟老板據理力爭,甚至再要一個編制?也有的吧?所以你都不知道我要什么,做出來的東西能符合我要求嗎?一定不能。
這是另外一個同學做的,她把五個人分成了五個崗位,每個崗位的工作內容有哪些寫出來了詳細描述。通過量化的數據跟結果告訴我,每個人到底有哪些產出,那是因為我告訴他了,我一個都不想開,然后他設計的整個表單才能夠滿足我的需求,甚至我拿著這個東西,我就可以找老板了
所以我想說呢,就是這個場景,其實在工作中經常遇到老大讓你做個事兒,比如拉一組數據,比如統計一下這個東西,比如搞一個那個,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原因。那么我想說的技能是什么呢,就是做任何事之前,或者說老大給你安排任務之后,你應該做的標準動作:
1、?不斷的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做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有什么用?它是用來干嘛的?
2、?我除了做這個以外,我還能做什么可以獲得加分,可以讓達成目的的概率更高?
3、?問老大,我準備這么做,你覺得可不可以?有什么建議和意見?
4、?這個東西最晚你什么時候要?
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如果說搞不清楚為什么要做,那這事兒寧可不做。
第一個能力叫做知其然須知其所以然,那么第二個核心能力就是怎么去做一個我從來沒有做過的事兒。你天生就會講話嗎?不是。天生就會推廣嗎?也不是。但為什么你現在會了呢?學對不對?那么究竟怎么學呢?難道坐著張開嘴,就有飯吃嗎?顯然不可能。
其實只要會了上面這個技能,未來遇到任何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你都可以做好。
我畢業第一份工作,我的老大是HR Admin經理,但是她以前是一個 500 強的Markting Manager,在那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問她任何事情的解決方案,她給我的永遠是一個網址或者電話,我以前不懂,現在想想可能是她也不會,畢竟現在我已經是一個VP了,但是你讓我做一個很簡單的小事兒,我可能早忘記細節了。
但我非常非常感謝她,因為他教會了我任何事情從不會到會的這個過程,也就是我現在有一種感受,就是什么事情我都能干。比如說前兩年對吧,我們老板之前心血來潮做了一批已經,生產了好多路由器,突然有一天和我說,我那還有幾萬臺路由器幫我賣掉,其實一臉蒙逼啊,什么東西?我們不是做APP的嗎?不是做項目的嗎,做移動互聯網的嗎?怎么我現在突然要賣幾萬臺路由器?但是根本沒難倒我,照樣能干。那怎么搞呢?所有的事情都是從不會到會的,先百度,百度完了思考,思考完了去問一個人專業的人,問一次解決不了,問兩次再思考,實在不行,找更牛逼的人問啊,搞明白了就用最短的時間去做,easy!
知道了為什么要做、知道了怎么做,那么第三個技能,就是知道要做什么。你們會發現很多公司的群啊,管理組啊,都是老大在那邊挑刺兒,這個覺得不好,那個覺得不行,這個能不能改一下,那個會不會怎么樣更好?整天叨逼叨個沒完,那么為什么絕大部分員工不會去這么做呢?因為說了白說?因為事不關己?還是因為根本都沒覺得有問題呢?所以說發現問題是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能力。
你需要永遠要質疑任何事情,哪怕包括我今天說的話,都不一定是對的,因為沒有一句話是對的,包括這句。哪怕前一秒的自己,我都覺得不是對的,不是最好的。推廣渠道、落地頁、轉化流程、新手引導、轉化引導、埋的誘餌、無論是產品、推廣、運營、研發、管理、流程,你需要不斷的找問題,找到那些自己覺得不好的。
但是光提出問題,是不行的,那是 10 萬個為什么,我花錢,請你解決問題的,不是不讓你來提問的提問,所以你需要用到剛才的技能 1 和技能2,這樣你才能夠提供給老板Plan A和B,一旦得到授權,就是你表現和練習的開始!
最后就是所謂的PDCA,這個其實是我們做培訓專門用的一個術語,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Plan、do、check、action。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計劃,這個計劃是指完成的手段、完成的步驟、完成的時間等,比如你說你要減肥,有用嗎?滾犢子!你說你要減十斤,是目標了吧是,但是呢,有計劃沒有,比如每天到底吃什么餐標出來了沒有,每天運動到底怎么運動?幾點運動運動多久?做什么類型的運動定好了嗎?沒有的話,光說你能瘦下來嗎?整天說我要學習,我要成長,我要變得更好,你就變好了嗎?發光了嗎?那是燈泡。所有的事情都要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謀對不對,然后才能去按照計劃做。
做了之后。你才會發現哪里做的不是最好的,定期的復盤啊,比如說我,以前是每天做復盤,但后來懶了,變成每周一次,再后來對不對,官兒越來越大了嗎,自己也越來越滿足了嘛,也會越來越懶,也做的越來越少,但我再怎么樣,我一個月會復盤一次。挑一個周末啊,太陽好一點,陽光下一坐,喝點茶,吃點零食,然后開始想,這一個月來,我做了些什么事兒?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敗的?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哪里做的不好的以后可以這么做。就不斷的去充實自己的這些知識,甚至干嘛,就像今天這樣去做課件,做內容,然后到外面做一些分享,我干嘛分享,其實也是自我復盤,和自我認知的更新!
當我們學會了上面的 4 個技能,你就會發現,你基本上天下無敵了,我們會發現現實工作當中就是不斷運用這些技能,比如你們做了一個足球彩票軟件,推廣買量成本 60 塊,用戶付費轉化7%,那比如說我買 100 個用戶多少錢? 6000 塊, 7 個人付費,人均貢獻 800 塊,利潤也就 5600 塊,買量花了6000,還特么虧了點,這里人力成本還不算,其他的成本不算。好了,這是現狀,那我們接下來干嘛??
技能 3 發現問題啊,對不對,當你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后,怎么辦啊?想著公司要賺錢怎么辦啊?這個 60 能不能降10%啊?要不這個7%能不能漲一漲?要不百分這個 800 能不能變成1000?找到問題啦。然后又找到要做的事兒了,接下來怎么辦?不會做對不對,看看技能2,怎么做一件不會做的事兒?你各種查各種問之后,找到方法了對不對,接下來干嘛?技能 1 啊,再想想為啥要做啊,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啊,完了之后干嘛呢,技能 4 啊,該做計劃了啊!做完了就技能 5 啊,在回過頭來驗證, 60 跌到 52 了沒有。 7 漲到 10 了嘛, 800 變成 1000 了嗎。就這么回事兒。
所以我這次分享,如果非要總結的話,就這 4 個能力:
1、?發現問題的能力
2、?解決未知事情的能力
3、?思考的能力
4、?做計劃的能力
簡單不簡單?簡單,但是我可以很負責的說,這幾個能力,可能,或許,就是我這 9 年的工作所得到的最寶貴的能力,還有另外一點我沒有說的是,忠誠。
在這個時代,想要跨越階層,忠誠或許是最簡單的一條道路了,前提是,跟對一個老板,做對一件事情,并且你足夠的忠誠!?
認清事物的本質
到這里,今天的分享差不多結束了,這最后一頁,就當做收尾。如果非要我再給什么建議的話,那就是少看一些文章,少來參加就這樣的線下活動,真正提升自己最快的辦法我都已經告訴你了,就差一個字:干!
移動互聯網從業者的歸宿,不管他是不是私域微商、也不在意他究竟是不是太平洋友邦,終究我們這一生是為自己而活,趁著自己還有夢想的時候,努努力,千萬不要一生碌碌無為,卻道平凡難能可貴。
最后我想說的是,我自認為這些內容很有價值,同樣的我也相信,絕大部分人聽了等于白聽,但是不妨礙我說,畢竟讓更多的人聽到這些話,從轉化率的角度來說,就更有可能給到更多的人一些幫助。謝謝!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