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了不少準備入局私域運營的人提出疑問,我總結了一下
大致的問題為以下幾類:
- 你所謂的私域是怎么做的?
- 我現在有幾十萬的手機號碼?怎么加企業微信然后快速變現?
- 我是一個新品牌,怎么樣利用所謂的私域快速成為一個新的消費品牌?
- 線上的機會無限大,線下機會已經到天花板了,怎么擴大線上的生意。(我不想做天貓,聽說抖音現在很火,怎么做)
關于怎么界定和解釋私域運營,我分享過很多案例和心法,但有一個基本點,是我們所忽略的。
是渠道途徑還是服務工具至于這里面與什么區別,請大家參考之前講過的: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頭部企業的私域運營體系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做到的。他是一場持久戰......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成交的第一要素都是流量,沒有客流;在好的運營都無濟于事。怎么理解呢?業績的構成公式:
客流量×進店率×成交率(轉化率)×客單價(ATV) = 銷售額
首先這個公式適用于線上和線下:對于線下來說,門店所處的商圈決定了流量大小,當然也決定了費用的高低......對于線上來說,你在什么平臺開店(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客流量的大小,源自于你在平臺的推廣力度和推廣金額
至于?進店率,成交率(轉化率),客單價,這幾個指標我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就由自身的綜合運營管理能力來決定了......
故此,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流量才有交易的可能性,而有穩定可控的流量才有持續交易的可能性。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當一次性流量越來越貴,而且商圈的客戶其實不可控的時候,那么維持現有生意持續增長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加同一個顧客的復購次數和金額這就是私域流量運營的核心目標,要完成這個目標就需要從幾個切入點入手:
- 用戶留在自己手中,能夠實現留存
- 對不同用戶進行管理,精準的實現復購
- 用戶能夠帶來新用戶,會員池能夠擴大
那么這個過程中,企業把那些購買過產品的消費者引流到微信私域,包括公眾號、小程序和企業微信等平臺.....通過內容、活動和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有溫度的服務,提升用戶的忠誠度,培養他們的復購行為。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通過“運營人”的因素進行用戶的留存
那么人要持續購買商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消費者的核心動機是什么?相信這個動機一定是品牌舉個栗子:同樣是一瓶可樂,味道和口感基本沒變化,為什么可口可樂就可以風靡那么久,而我們曾經熟悉的什么“非常可樂”等可樂卻銷聲匿跡了呢?我相信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所以大家發現了嗎?
消費者真正有興趣點的東西,一定是品牌效應,而非價格這一單一的因素....
很多商家ERP系統內有大幾十萬的會員,問一下自己,這些會員咱們沉淀了多久?然而為什么后期為什么都統統失聯了,最后僅有一個電話號碼了呢?
是因為剛跟用戶建立了聯系,就已經結束了。售后管理體系沒有建立起來,
用戶會出于購買、利益點等多方面的原因添加了你的微信或者留下了聯系方式
但需要用戶對你產生好感,對你提供產品和服務產生客觀的認知,這就需要建立完整的售后服務體系,這需要更長的時間。
關于售后服務體系,之前有提到
點擊查看:
【干貨】會員留存體系第一篇(售后服務標準SOP流程)
許多做私域運營的人,總會把收割一詞掛在嘴邊。他的核心收割流程是外部誘餌引導至微信,微信養成、微信殺熟,微信內終結。所以大家會看到各種所謂的私域流量速成班,也有人跟我反復強調,產品非常的不錯,某某某就是這樣實現變現的......
通常我都會問兩個問題:
復購怎么樣?
品牌持續多久了?
如果對方的回應是復購很高,但是沒有具體的數據,通常我基本可以判定跟我們所聊的內容有很大區別。
為什么呢?
你需要一個顧客只是購買了你一件商品、或者一項服務嗎?你能保證你每一次的項目都是成功的嗎?私域最大的價值是終生服務,持續為一個客戶提供五年、十年甚至是20年的服務,是在對用戶的整個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
有很多企業抱怨私域沒有可延續性,就因為他們完全按照公域的邏輯在做。
公域的賺錢邏輯主要是靠投放,用戶一般靜默下單;
而私域以售前為主,引導用戶下單。
所以很多運營的人只關注了”客單價“即通過營銷組合,營銷活動去拉高本身的客單價
而私域運營更關注的是需要提高”單客價“即一個用戶的購買金額,購買的次數和頻率
而要做到”單客價“的提高,是一個非常專業且龐大的工程
用戶分層運營
標簽體系
......
一個都不能少
回答文章前面有人提出的疑惑:
僅有手機號碼或者訂單記錄,要到私域里面快速變現,這難度不亞于上天,有人能做到,但是一定非常人
私域用戶憑什么消費?憑什么復購?憑什么為你產生持續的價值?
這一切的基礎都建立在信譽和品牌的基礎上,就是他選擇相信你!
很多人把私域運營簡單的當成了社群,然后利用一些營銷工具,固定的機器人進行群發,這種機械式的運營帶來的結果就是用戶沉默、疲憊、消失。私域運營難道不應該是有情感的嗎?這份情感其實一種長期的陪伴和見證。
私域成交看似沒有監管,但不代表不自覺,不規范,不保障。因為背后是品牌做背書對于實體品牌來說:用戶是在實體門店得到過真實的真實體驗、對你售后一定是有同等服務和品質上的期待
對于純線上品牌來說:
用戶放棄淘寶第三方支付保障,放棄平臺的各種跨店滿減活動。放棄外部口碑的評價,選擇和你成交。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淘寶某家店鋪有次購物體驗不愉快。但是這家店鋪的評分很高,下一次某個商品優惠力度很大、口碑很好的時候,你還會偷偷的買下。
但是在私域里面不會,一旦你和用戶發生某次口角、售后之爭,用戶下次絕對不會再給你機會了,哪怕你的價格再便宜,優惠力度再大,他都不好意思開口。
如果你沒有讓用戶滿意的服務,這對用戶的信任打擊有多大啊。所以私域里面的成交是基于苦心經營信任關系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的,務必要珍惜。
之前的文章里面有寫過,大家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進行查看往期文章
?綜上所述,私域并不能解決企業所有營銷問題,并不是外界傳說的那么神乎其神,正確理解它的價值定位,是做好私域營銷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