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開書店還能賺錢?
任何一個追逐快速利潤的老板,都不會在這個追求快節奏的時代,去開一家書店,在投資人眼中,這也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生意”。
但是,今天分享一個微信私域運營的案例:
看看這家書店老板如何教我通過微信私域運營,月入十萬!
一、背景
因為喜歡周末閑暇的時候看書,筆者意外在北京畢淘買發現了一家寶藏書店叫阿果拉,因為之前去的西西弗周末人太多,而筆者又不喜歡人太多,所以總來這里,慢慢成了老顧客。
于此同時,因為職業的緣故,總是喜歡去研究私域,研究慣了肯德基、完美日記、瑞幸這些大品牌,突然之間發現,原來最好的私域運營專家,是這家書店的老板:考驗。
考驗還有另一個身份,是影城老板。
影城老板+書店老板,貌似不搭邊的身份,卻在一個人身上集合了起來,關于他的故事有時間我們仔細探尋一下,今天聊聊他的私域是怎么做的?僅僅靠私域,他真的能夠月入十萬嗎?
二、流量獲取
我們總說獲取流量,獲取流量,我們拆開來看,獲取流量有兩個方向:獲取是動作,流量是目的。
如何獲取?從哪里獲取?怎么獲取?獲取什么樣的流量?
以筆者的親身經歷來看,阿果拉老板在大眾點評(線上+公域)上做了推廣,當筆者搜索“書店”時,阿果拉書店映入筆者眼簾,我依稀記得是因為“鬧市中的書店”這個文案吸引了我。
一看評論區與書店陳設,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一看位置,萬萬沒想到,竟然在筆者經常去的畢淘買,有一家書店,這種“被發現的欣喜”對于我這個“用戶”來說,吸引力更大了。
畢淘買這樣一個商城,聚集了美食、劇本殺、影城、服裝的商業綜合體,人流巨大,但是恰恰缺少一家書店來“洗滌”靈魂。
另外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商城(線下+公域)人流,畢淘買每天有成千上百的消費者來逛街、購物、看電影,書店開在影院旁邊,吸引了一大波人流,注意到了“哦,旁邊還有一家書店”。情侶們等候的時間,可以進來逛逛,完成了一次用戶強曝光。
在店內(線下+私域),墻體上、書柜上、文創展臺上、書桌上,阿果拉老板,放置了進群的立牌,也吸引了很多書友進入私域。
三、私域流量承接和留存
我到了店,我也可能走對吧,那阿果拉書店的老板是怎么留下我的呢?
首先,書店的服務打動了我
服務主要體現在這個兩個點:
第一,書店分區設計,書店主要有三個功能區。公共空間,可以商務聊天、朋友閑聊;閱讀區,有一道隔門,進入之后,大家自覺禁言,可以安靜閱讀;酒吧區,沒錯,這家書店還有酒吧,萬萬沒有想到吧!關于酒吧功能區的設置,我們在后面的部分詳細闡述;兒童區,目前在搭建中,主要是為了服務親子。
第二,書店的價格,沒錯,比當當、京東便宜。這塊筆者不展開說,筆者也不是特別懂,估計是書店老板的渠道優勢,但站在運營的角度來說,圖書價格絕對是做好用戶服務的最大吸引點。
其次,書店不僅僅是書店
這里是一個咖啡館。這也是類似西西弗這樣的大多數書店采取的策略,來自圖書的盈利較弱,通過咖啡服務來創收。
這里還是一個酒吧。酒吧的設計讓人意想不到,從運營的角度來說,圖書和咖啡服務是基礎,是引流品,但是酒吧是增值,是利潤品。
很多習慣閱讀的人,往往不會很盡興,也因為所處商城的原因,很多商家會在10點左右關門,但是阿果拉通過酒吧的設置,營業時間可以開到凌晨2點,看書看累了,出來愜意地喝杯小酒吧~
從需求的角度來說,這滿足了用戶的延長閱讀時間的需求,從老板的角度來說,增加了一條營收線。
這里還是一個觀影廳。書店在7點以后,還會放一些紀錄片供大家欣賞。
而所有的,不管是咖啡、酒吧,還是觀影廳,這些需求,都是來自阿果拉運營的微信群里書友們的建議。
我們能夠看到,在私域的載體選擇上,阿果拉老板主要精力集中在微信群,在這里,微信群就是所有線上服務的中心樞紐。
沒有高大上,就是微信群。
四、私域的運營
這一 part 再來看下,書店老板的群私域是如何運營的。
作為一家書店,如何通過公域轉私域流量,實現月營收10萬的轉化?
這就涉及到私域的運營了,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我總結出3點:
1、內容
微信群運營最重要的是什么?
當然是內容。
畢竟不能給用戶提供價值的微信群都難逃被折疊、被屏蔽、被退出、被廣告的命運。
因為前期線上線下公域的引流用戶足夠精準,所以阿果拉書友群內的用戶粘性和質量極高,筆者所在的群,基本處在飽和狀態,退群率極低,目前有491人,總共目前有4個群在運營,總計人數能有將近2000人。
平時,大家會在群內自發的分享看到了什么好書、買到了什么好書,會因為書中的內容去做討論,他們會談論最近店里的哪款咖啡、哪款雞尾酒好喝。
當然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
阿果拉的老板會親自給大家調酒、發紅包;
阿果拉的老板會在群里更新書店的日常,上新書、陳列;
阿果拉書店的小姐姐,會每天晚上7點半-8點,在大家下班后的時間段,進行好書推薦;
時不時的免費電影票福利,利用群接龍來促進群活躍。
2、限量活動
書店老板會經常在群里發布類似本周又進多少新書啦?只有多少本?多少用戶下單了?
咖啡限時,限量50杯!
好書、好飲品是需要“搶”的
在內容和活動造勢上,阿果拉老板火候拿捏的非常恰當,既不會造成書友的反感,還能在群內賣貨。
3、商品的互補
阿果拉老板不愧是商人,非常精準地把握顧客的訴求。
在微信群里,日常除了賣書,下午賣咖啡外賣、晚上買酒,不管是主營的圖書,還是其他服務,通過從公域中獲取顧客,從私域社群中挖掘需求,不斷地增加SKU;從服務中不斷粘住顧客,在微信小程序中實現變現,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的私域營銷循環體系。
五、關于營收
說了這么多,阿果拉書店真的能靠私域群月入十萬嗎?
有朋友可能會質疑,不相信真實性,覺得我是吹牛。
來看幾張截圖吧:
這是阿果拉書店的群內“賣貨”服務,主要有三個,其中咖啡外賣是主要的群內變現產品。
1、每周二,店內咖啡堂食買一贈一
2、咖啡外賣,群內同學享受每日一款特價飲品(周一至周五)
3、每周三晚酒吧,購特調一杯,贈送限定經典雞尾酒一杯
歡迎您到AGORA生活。
以招牌拿鐵為例,售價16元,限量50杯,以本群的粘性來看,基本大差不離能賣出去,1個社群光靠咖啡,每日營收800元,4個社群每日3200元,每月工作日22天,累計每月創收70400元。
除此以為,每日7本的圖書推薦,圖書單價在30-70元不等,按照大約50元計算,按照每本賣3本計算(實際情況肯定遠遠不止),圖書社群售賣收益每月大約在31500元。
我估計這只是阿果拉老板的前期嘗試動作,后續進行頻次以及群用戶數量的提升,加之運營動作的優化,單月僅憑社群營收突破10萬元甚至20萬,不成問題。
六、小結
通過觀察阿果拉老板的私域運營,我小結一下:
1、私域真正存在的意義是構建關系。
2、私域不是比拼技術和運營,而是內容。
3、私域不是榨取客戶價值,而是釋放客戶的價值。
4、相比把用戶圈在一起,拆掉社群的墻、用興趣活動吸引用戶自發聚集,更能留住用戶。
5、私域運營的關鍵不是怎么“去運營”,而是怎么“去運營化”。“去運營化”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設置合理的價值導向,能夠感召用戶、自發地交流。
阿果拉書店通過低價圖書鏈接用戶,利用社群給書友與書友、書店與書友構建了多重且穩定的關系,在關系之間創造并滿足用戶需求,通過PGC和UGC內容,增加用戶對書店、對老板、對產品的信任感,變現水到渠成。
寫完,我愈發的佩服阿果拉的考驗先生,也許這只是我看到的冰山一角,背后付出了多少是我遠遠想象不到的,也衷心地祝福這家書店,這家依然沒有門牌號碼,“電影院隔壁”的書店,能夠成為更多像我這樣,在這座城市漂泊的人心中的一處寧靜港灣。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與私域相關的小洞察,希望能給各位私域同行者帶來一些啟發與思考。
行,就這樣。
OK,今天到這吧。
我現在要去書店找阿果拉老板學習私域流量的運營了。
本文由@黃河懂私域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