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在私域賣家裝服務,如何做到單項目GMV破1000萬?

    常人提起家裝,只以為它很亂,很傳統。

    在私域賣家裝服務,如何做到單項目GMV破1000萬?

    的確,如你所想,它是一個傳統行業,且具備三個特征:高客單、重體驗、低頻次。

    亂,也是一個關鍵詞。常年下來的野蠻生長,信息的不透明,品牌多且雜,這讓很多用戶覺得頭皮發麻,無從下手。就像我們的客戶所言:看了100多萬字的家裝攻略,也無濟于事,該被套路的始終是逃不掉。

    關于行業,我就不過多說了,還是把重點放在“社群和家裝行業的碰撞”。

    在過去的12個月里,我們把社區團這個框架應用在家裝賽道,通過13個項目的運轉,還是摸到了一些門路,也踩過一些坑。所以,我會從5個維度來談談,包括社群運營、IP搭建、選品、營銷以及轉化(偏活動)。

    01、社群:成體系,可復制

    對于社群運營來講,首先我們要回答一個問題,我們的社群能解決什么問題?

    要想清楚這個問題,第一步就得了解自己,它包含團隊DNA,業務方向。比如我們的業務是家裝,我們這個群提供的所有服務肯定是圍繞“家”這個詞。

    了解自己,認清自己之后,我們要走的第二步就是了解用戶,找到他們在“裝修”這個過程中所面臨的痛點。兩者相碰撞,我們是否能真的解決這個點。

    聊完這兩個前提,我們繼續往下聊。

    在2021年,社群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它已經是一個做運營的同學必須理解的詞,但對于家裝行業的從業者來說,可能很多人還停留在做社群不就是拉個微信群嗎。

    我就不普及這個概念了,直接說一下社群的三種類型:傳播型、服務型和產品型。不同類型的社群,側重點不一樣,用戶群體也不一樣。

    根據我們自身的業務模型,我把我們的社群定義為“產品和服務”混搭型:基于會員+社區團,以IP為信任紐帶,圍繞用戶的時間周期,給用戶提供我們所具備的服務以及產品,比如,家裝、除醛和驗房等。

    在這里,你要記住一句話:社群一定是基于產品,這個產品可以是人、服務和貨。這里的思考邏輯,用做產品的思維來運營社群。

    圍繞這個核心點,我們再來擴散,如何搭建自己的社群模型。

    這里有一個思考模型,我想大伙應該都聽過----漏斗模型。

    很多人將其用在了數據分析,營銷,我用它來搭建了我們自己的社群模型:以綜合交流群為基建,社區和會員服務群為中層,社區合伙人服務群為頂層。

    因為不是所有社群都適合做生意的,尤其是高客單值的產品or服務。

    在綜合服務群里,我只做IP露出,影響力覆蓋,不提任何賣貨的事。

    搞明白了每個群的定位,我們接著就是把自己運營SOP梳理總結出來,把所有事項精確到24小時里該做什么,誰來做。

    在私域賣家裝服務,如何做到單項目GMV破1000萬?

    把社群有關的每一個環節都走一遍,ABtest去驗證你的思路,然后快速復盤并且迭代,最終形成SOP,這樣才能復制。

    02、IP:先交朋友,再賣貨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做社群就是維護關系。

    我個人真有體會,而且在我們社群有這句話的完整演繹。在做某個項目時,某兩個品牌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A品牌,每天在群說的最多的是我們品牌如何牛逼,我們的產品如何好;

    B品牌,每天在群里做的最多的事是陪群里的人聊天,以及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用戶在說游戲,他就組局和用戶一起玩;用戶說今天路過那,B說的是到我店里看看產品呀;而A會說來我這坐一坐,喝個咖啡打個游戲。

    顯然,群里的用戶對B的感受更好,因為他們有共同興趣。當然你也不必群內每個用戶都跟你有共同興趣,只要能把握住某幾個人即可。

    結果,這個項目B的簽單量是60+,B只有個位數。作為流量和組織方,我們其實挺冤,做不好,B肯定會出去說閑話,但A做的好,也只能換一句:他們還行的。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扮演著勸說,并讓A做出改變,但于事無補。對于他而言,我來這里就是賣貨的,交什么朋友。

    所以,通過13個項目的運營,以及和100多個品牌的合作,我們總結出的7個字:

    先交朋友,再賣貨。

    哪位要說了,你不是講IP嗎?對,我是在講IP。我把每個品牌的項目經理都視為群內的1個小IP,幫助他們去樹立人設,比如10年設計師阿偉、床墊老司機陳總。

    為了讓群內的用戶快速記住他們,我們測試過很多方式,并且用在不同的人身上。

    比如某個品牌的老板,他是一個10年以上的設計師,現在自己出來創業,我們給他的人設定位是:一個不怎么會聊天但很會設計的創業小弟,先來做服務。

    社群生意,它是一個熟人生意,先有信任基礎,再有成交。

    03、選品:按需所選,別瞎來

    作為一個業主服務平臺,你的選品邏輯只有四個字:按需所選。

    在家裝行業,有一個很重要的詞“預算”,這就決定了你在該項目要選怎樣的品牌。

    比如說,通過用戶調查,你發現這個項目的預算范圍是6-8萬,你就得按照這個范圍來選品,不然就會讓你難受。

    所以,我們的選品基本都是按照這個來選,在做每個項目之前,我們固定的一件事就是針對這個項目做一遍用戶調研,他們喜歡什么、看過什么以及打算花多少錢。

    即便他們喜歡的品牌,有些目前不跟我們合作,我們也會找到替代者,實在找不到那也不會硬拉一個過來。要記住強扭的瓜不甜,雖然有時候解渴。

    04、營銷:要有儀式,但不玩套路

    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個自我矛盾的點。

    其實不然,用戶愿意為儀式感買單。雖然套路也能讓人沖動消費,但它不持久。我們每個項目的運營周期大概28天,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套路會被用戶看穿。

    一旦被看穿,你在這個群里的所有動作都將徒勞。這是社群的“魔力”。它可以讓你很快的起高樓,也能讓你瞬間大廈傾倒。

    所以,在社群營銷的過程中,要有儀式感,但拒絕套路。這種儀式感,其實是培養用戶的一種習慣,是一種陪伴感。這種陪伴感可以降低你和用戶之間的陌生度。

    比如,每周固定時間送福利;每天固定時間活躍群;在這個群里的用戶,除了業主這個共同身份,他們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小白”,在裝修這個領域。

    經過28天的陪伴,他們因為我們變成了“大能”,在這種信任值的作用下,你再回到生意場,我想應該不會做差。

    05、轉化:線上+線下,雙拳出擊

    前文提到過,家裝這個賽道有三大特征:高客單、低頻次、重體驗。

    這也意味著,你的轉化路徑也得根據這個來設置。

    于是,我們所設置的路徑為:線上鎖客--門店體驗--活動轉化。

    所以,在社群運營的過程中,我們給每個B端設定的一個數據漏斗:微信量→門店邀約→品牌KOC→活動邀約→轉化。

    微信量,可以理解為流量,你在這個項目的運營過程中有多少業主主動加你。在整個項目運營過程中,我們會把品牌每一步的動作拆解,并記錄數據,最后復盤。

    在私域賣家裝服務,如何做到單項目GMV破1000萬?

    炒群,是線上的主要動作,但別輕視它,可不是簡單的活躍。每一次露出你都得達成某個目的,比如增加微信量、品牌曝光…所以,它值得你去精心準備。

    我們將整個項目運營拆為4個周期,每個周期7天,每個周期都會有核心要做的事。

    在私域賣家裝服務,如何做到單項目GMV破1000萬?

    這一套流程設計,最核心的點在兩個:體驗官(KOC)+人設搭建。

    人設是基礎,它是你在這個小區能做好的第一要素。

    比如,我們在做某個項目,有一個軟裝品牌,從昵稱設計開始就讓人記憶深刻。他的昵稱,品牌+老k。經過和老K的細聊詳談,以及它品牌自身的一些特殊點,我們將其的人設定為,一個懂設計且熱心腸的大男孩。

    他在社群里做的一些細小動作,比如經常去該項目的現場,給小區業主拍拍“家”的進度,群里用戶對窗簾、軟裝搭配的一些問題,他無論什么時候都會出來解答,自己答不了的,他也會@群內的其他品牌。

    這樣既能收到用戶的好感,也能收到其他品牌的好感。

    這項目中,專業賣窗簾的就他,其他品牌有的客戶,可以推給他。光這個項目,我們了解的到某個品牌就給他推了8單左右,整個項目他們做了60多單,客單值4萬+,總GMV大概在240+萬。

    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個例,但其實在我們13個項目的運作過程中,每個項目都有品牌是因為人設樹立的好,獲得了好的成績。

    當然,所有的這些建立在兩個基礎上,產品過硬+服務過硬。

    小結

    從2020年11月開始到2021年12月,我們累計運作了13個項目,每個項目的均Gmv在500萬+,最高的單個項目做了1800萬+,覆蓋該小區20%的用戶。

    最大的感受就是,社群它是一個熟人生意。

    模式高大上,不如把每個細節做到正確,并不需要做到100分,只要保持每個執行動作不變形,就可以。

    模式會變,但你將其拆解出來,每個動作其實都是你日常都會接觸到的,沒有什么高科技,無非考驗的是團隊的執行力。

    對于C端用戶而言,模式不值錢,服務才值錢。

    對于B端用戶,模式是框架,落地才是王道。

    每個項目不追求所有品牌能做好,但可以用一套完整的執行流程,讓他們拿到符合他們預期的結果。

    本文為@木青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1)
    木青木青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22-02-21 14:28
    下一篇 2022-02-22 17:08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