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定位理論
定位理論最初是由美國著名營銷專家艾·里斯(Al Ries)與杰克·特勞特(Jack Trout)于20世紀70年代早期提出來。1972年,他們在美國《廣告時代》雜志上撰寫的文章《定位新紀元》,首次提到了“定位”這個概念。
里斯和特勞特認為,“定位是你對未來的潛在顧客的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產品定位在你未來潛在顧客的心中”。從中可以看出,市場定位就是對現有產品進行的一種創造性試驗。
而在今天,“定位”兩字已是營銷學者和營銷人員在做營銷戰略和規劃時的專業詞匯。定位法則帶給營銷者們的是一次觀念上的革新,如果結合職業生涯,同樣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啟示。
隨著市場營銷理論的發展,人們對市場定位理論有了更深的認識。菲利普·科特勒對市場定位的定義是:所謂市場定位就是對公司的產品進行設計,從而使其能在目標顧客心目中占有一個獨特的、有價值的位置的行動。市場定位的實質是使本企業和其他企業嚴格區分開,并且通過市場定位使顧客明顯地感覺和認知到這種差別,從而在顧客心目中留下特殊的印象。
定位是對產品在未來的潛在顧客的腦海里確定一個合理的位置。定位的基本原則不是去創造某種新奇的或與眾不同的東西,而是去操縱人們心中原本的想法,去打開聯想之結。定位的真諦就是“攻心為上”,消費者的心靈才是營銷的終級戰場。消費者有五大思考模式:消費者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消費者喜歡簡單,討厭復雜、消費者缺乏安全感、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不會輕易改變、消費者的想法容易失去焦點。掌握這些特點有利于以幫助企業占領消費者心目中的位置。
定位理論的誕生背景
1、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開始,美國的商業競爭越來越激烈;
2、原來起作用的傳統的廣告已不起作用;
3、隨著全球經濟化的發展和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商業競爭超越時空的限制,競爭的速度、深度和廣度全所未有,競爭空前慘烈;
4、傳統的注重組織內部運營效率提升的各種管理理論、管理工具已經不能幫助企業取得成功;
5、如何應對競爭成為當今商業競爭的主題。
定位理論的發展歷史
1963年,艾?里斯先生在美國紐約成立了里斯公司。
1968年,杰克?特勞特先生加入里斯公司。
1969年,杰克?特勞特首次提出“定位Positioning”概念,用來表述和定義里斯公司提出的“用一種最簡單最清晰的方式”來表述營銷哲學。同年,定位理論的第一篇署名文章《定位:今天“ME-TOO”市場中的競賽》在《工業營銷》雜志上正式發表。
1970年,菲利普?科特勒最先將Positioning引入到營銷之中,作為4P之前最重要的另一個P,以引領企業營銷活動的方向。
1971年,大衛&奧格威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廣告,列出了創造“有銷售力廣告”的38種方法。排在首位的,是他所說的“最為重要的決定”――“廣告運動的效果更多地取決于對產品的定位,而不是怎樣去寫廣告。”
1972年,《廣告時代》刊登了艾?里斯和杰克?特勞特的系列文章《定位時代的來臨》,正是這個系列文章及以后刊印的單行本等開創了營銷史上著名的“定位理論”。
1980年,隨著商業競爭日益加強,邁克爾?波特將定位引入到企業戰略,作為戰略的核心,開創了競爭戰略。
1994年,艾?里斯和杰克?特勞特分手,艾?里斯與他的女兒成立了里斯伙伴公司;杰克?特勞特成立了特勞特伙伴公司。兩人分手后杰克?特勞特先生寫了《與眾不同》、《什么是戰略》、《重新定位》等。
2001年,“定位理論”擊敗瑞夫斯的“USP理論”、奧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論”、科特勒的“營銷管理理論”、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價值鏈理論”,被美國營銷學會評選為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
2002年,特勞特中國公司成立。
2004年,特勞特中國公司服務的王老吉案例文章“躋身“10億元品牌俱樂部”的5個定位要點”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發表。
2007年,艾?里斯被美國權威媒體評選為“全球十大頂尖商業戰略大師”,與彼得?德魯克、杰克?韋爾奇等并列其中。同年,里斯伙伴中國公司成立。
2008年,里斯先生在中國權威營銷、管理雜志《銷售與市場》、《中外管理》上開辟專欄,持續發布系列文章,極大地推動了定位在中國的傳播。
定位理論的思考模式
照艾·里斯與杰克·特勞特的理論,我們目前已成為一個傳播過多的社會,而消費者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消費者抵御這種“信息爆炸”的最有力武器就是最小努力法則--痛恨復雜,喜歡簡單。
現有產品在顧客心目中都有一定的位置,例如,人們認為可口可樂是世界上最大飲料生產商,格蘭仕是中國最大的微波爐生產商,北京同仁醫院是中國最著名的眼科醫院等,這些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在與消費者長期的交易中所擁有的地位,是其他人很難取代的。
也就是說,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不會輕易改變。定位的基本原則不是去創造某種新奇的或與眾不同的東西,而是去操縱人們心中原本的想法,去打開聯想之結,目的是要在顧客心目中,占據有利的地位。唯其如此,方能在市場上贏得有利的競爭地位。
一般說來,企業在營銷中的失策表現為兩大類:
一是在市場逐漸成熟后,如果企業不能及時構思新的定位,從而使其陷入困境。例如,在冰箱、電視機等已成為國內的成熟技術之時,再有一個廠家去宣傳自己是第一個引進外國技術,就會讓人笑掉大牙。而海爾、長虹等企業訴求“海爾,中國造”、“長虹,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已任”,則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二是隨著企業不斷擴張和進行多元化角逐,而使消費者對產品的印象愈來愈模糊。美國雪佛萊汽車公司就經歷過這樣的事情。過去,雪佛萊汽車是美國家庭汽車的代名詞,但在雪佛萊將生產線擴大到涵蓋卡車、跑車等車型后,消費者心中原有的“雪佛萊就是美國家庭房車”的印象焦點反而模糊了,而讓福特站上了第一品牌的寶座。在我國,“三九胃泰”曾是著名的胃藥生產商,而后,又擴張到啤酒的生產,這無疑是為廠家出了個大難題:飲酒對胃腸道是一個不良刺激,自己生產的產品又是治療胃病,是酒好還是胃藥好?這不正是“矛盾”這一古代寓言的現代翻版嗎?然而,這也正是“定位”理論的用武之地。
定位的真諦就是“攻心為上”,消費者的心靈才是營銷的終級戰場。從廣告傳播的角度來看定位,它不是要琢磨產品,因為產品已是生出來的孩子,已經定型,不大容易改變,而容易改變的是消費者的“心”。
要抓住消費者的心,必須了解他們的思考模式,這是進行定位的前提。《新定位》一書列出了消費者的五大思考模式,以幫助企業占領消費者心目中的位置。
模式一:消費者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
在超載的信息中,消費者會按照個人的經驗、喜好、興趣甚至情緒,選擇接受哪些信息,記憶哪些信息。因此,較能引起興趣的產品種類和品牌,就擁有打入消費者記憶的先天優勢。例如,我國的杭州娃哈哈集團,最初是以生產“娃哈哈”兒童營養液而一舉成名。它的成功就是由于,產品定位準確,而廣告定位更是讓人過目不忘,因為它源于一首人人熟知的兒歌,很容易引進兒童與家長的共鳴。
模式二:消費者喜歡簡單,討厭復雜。
在各種媒體廣告的狂轟濫炸下,消費者最需要簡單明了的信息。廣告傳播信息簡化的訣竅,就是不要長篇大論,而是集中力量將一個重點清楚地打入消費者心中,突破人們痛恨復雜的心理屏障。在這一點上最令人稱道是我國的一種驅蟲藥廣告,只須服兩片,治蟯蟲是兩片,治鉤蟲也是兩片。人們也許記不住復雜的藥品名稱,但只需說“兩片”,藥店的售貨員就知道你要的是什么藥。反過來,如果廠家在廣告中介紹它的產品如何如何先進,效果如何顯著,其結果可想而知。
模式三:消費者缺乏安全感。
由于缺乏安全感,消費者會買跟別人一樣的東西,免除花冤枉錢或被朋友批評的危險。所以,人們在購買商品前(尤其是耐用消費品),都要經過縝密的商品調查。而廣告定位傳達給消費者簡單而又易引進興趣的信息,正好使自己的品牌易于在消費者中傳播。如果一位消費者要買驅蟲藥,必然先向朋友打聽,一說“兩片”,既滿足了消費者安全感的需要,也無須記一些專業名詞。
模式四: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不會輕易改變。
雖然一般認為新品牌有新鮮感,較能引人注目,但是消費者真能記到腦子里的信息,還是耳熟能詳的東西。比如,對可口可樂公司的員工而言,它是總部設在亞特蘭大市的一個“公司”,一個“機構”,而在一般消費者心目中,可口可樂是一種甜美的、深色的、加了碳酸氣的飲料,可口可樂是一個著名飲料品牌。如果,可口可樂公司哪天心血來潮,去生產熱門的香煙或者是啤酒,也許正是可口可樂的可嘆可悲之時。
模式五:消費者的想法容易失去焦點。
雖然盛行一時的多元化、擴張生產線增加了品牌多元性,但是卻使消費者模糊了原有的品牌印象。美國舒潔公司在紙業的定位就是一例。舒潔原本是以生產舒潔衛生紙起家的,后來,它把自己的品牌拓展到舒潔紙面巾、舒潔紙餐巾以及其他紙產品,以至于在數十億美元的市場中,擁有了最大的市場占有率。然而,正是這些盲目延伸的品牌,使消費者失去了對其注意的焦點,最終讓寶潔公司乘虛而入。難怪一位營銷專家以美國人幽默方式發問:舒潔餐巾紙,舒潔衛生紙,到底哪個牌子是為鼻子而設計的呢?
所以,企業在定位中一定要掌握好這些原則:消費者接受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廣告宣傳“簡單”就是美,一旦形成的定位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除,盲目的品牌延伸會摧毀自己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既有定位。所以,無論是產品定位,還是廣告定位一定要慎之又慎。
定位理論的代表人物
艾?里斯
定位理論共同創始人,除與特勞特先生合著《定位》、《營銷戰》、《營銷革命》、《22條商規》等定位書籍從而開創定位理論外,還著有《聚焦》、《品牌之源》等營銷影響深遠的書,把定位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品類戰略階段。
杰克?特勞特
定位理論共同創始人,除與里斯先生合著《定位》、《營銷戰》、《營銷革命》、《22條商規》等定位書籍從而開創定位理論外,還著有《新定位》、《什么是戰略》等書籍,把定位提升到企業戰略層面——戰略定位層面。
鄧德隆
特勞特(中國)戰略定位咨詢公司總經理,特勞特全球合伙人,其案例“王老吉”極大地推動了定位在中國的傳播。
張云
里斯伙伴(中國)營銷戰略咨詢公司總經理,中國區合伙人。
馮衛東
馮衛東是天圖投資創始合伙人,其著作《升級定位》是百億投資驗證的經驗總結,結合了經濟學、管理學、精益創業、進化論等多元學科和理論,以此升級、完善定位理論。原創理論包括顧客價值配方、心智規律“一限二求三法則”、戰略二分法、品類三界論、配稱的三種分類、品牌戰略五階段、戰略聚焦五種類型、品牌商業模式等知識,還總結出定位廣告“二語三性法則”、品牌“起名四要”、品類命名“八字訣”等清單化工具。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