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做自媒體之前,我做了這3個準備!

    新手做自媒體前的困惑、遇到的問題

    做自媒體之前,我做了這3個準備!

    從2021年底就開始接觸到自媒體這個概念,但是那時候在我的印象中,自媒體平臺頂多就是用來平時查詢資料或者瀏覽各種資訊用的,從來沒有想過做自媒體。

    2022年底生完寶寶后,我對于未來的想法又發生了新的變化,于是在幾經糾結與觀望后,我終于下定決心要開始做自己的賬號,沉淀個人價值,同時將這份價值傳播給更多人。

    公眾號是今年才開始注冊申請的,其他的一些自媒體平臺賬號很早以前為了瀏覽資訊早就開通了。平臺很多,但是不能什么都想要抓,所以前期先選擇主要的兩到三個平臺涉足,為了更好的入局自媒體,我做了以下3個方面的準備,希望可以給同樣想要做自媒體的你一些啟發和思考。

    (一)明確定位

    當我真正開始決定做自媒體時,我最先思考的就是定位問題,但是因為沒有經驗,于是我選擇跟有結果的人去學習,學習各種大v的專欄課程,利用互聯網搜索功能尋找跟定位有關的問題以及回答。

    定位,即你要選擇的領域是什么,你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關于如何選擇領域,可以是自己擅長的或者是感興趣的方面,如果覺得沒有擅長的或者很感興趣的,就直接從比較熱門的幾個領域中選擇你比較偏向的領域。

    結合我自己的小小經驗分享如何尋找定位的3個方法,也許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1、點擊各大自媒體平臺的最上方橫欄處,就會顯示出劃分好的領域版塊,平臺已經給你列出了所有的領域,你可以從中找出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作為自己接下來要發展的領域;

    做自媒體之前,我做了這3個準備!

    我一開始選擇了歷史領域,想著可以邊學習歷史相關知識再邊輸出,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后,我發現歷史并不適合我。

    首先我平時比較偏好干貨類、現代類型書籍,對于這些內容可以有很多話題去講,于是我就果斷放棄原先的定位。

    經過了對自己的興趣喜好以及比較擅長的話題進行羅列分析后,最終確定下來走自媒體成長、讀書寫作成長路線。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一開始的定位就很明確,允許自己在一開始比較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或者適合什么之時,先做一些嘗試。

    與其天天各種學習各種看,不如來幾次實踐與嘗試后,你自然就會更加清楚自己到底要怎么做了。

    2、可以準備一張白紙,在上面列舉出你擅長的東西都有哪些?你感興趣但不擅長的有哪些?回想下你在和朋友家人聊天時,提起哪些話題你就會特別有興趣,并且話匣子打開就喜歡聊;或者翻看你過往的朋友圈,看看你平時發布哪類朋友圈后收到的評論、點贊比較多。

    我們經常會對于自己的一些優勢而不自知,有時你的優勢可能就隱藏在你的興趣愛好中,你要相信,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再小的興趣點都有屬于它的一個群體,你的興趣也許就是別人所沒有的優勢點。

    3、尋找至少20個不同類型賬號,查看對方賬號主頁上的簡介以及賬號昵稱。

    一般主頁上的簡介就會直接體現一個人的定位領域,有的賬號昵稱就是直接告訴你他是什么領域了,學習別人是怎么寫簡介的,再結合自身情況確定你是否也可以做某個領域,是母嬰領域,還是知識分享,亦或是人文社科等等。

    做自媒體之前,我做了這3個準備!

    “行動決定一切,如果沒有行動的話,最后什么都不會發生。”--約翰·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以上的3個確定定位方法是我自己一些經驗分享,你可以借鑒參考,想得再多再好不如實際行動起來,行動是化解疑問與困惑的最好的解決方式

    (二)添加至少20個對標賬號,學習優秀者

    領域是確定好了,但是對于這個領域要分享的具體內容還是覺得模糊,不知道怎么寫自己的昵稱?不知道怎么寫簡介?

    那么你就去關注那些比你優秀的同領域賬號,你可以在搜索框中輸入關鍵詞,比如:寫作,就會出現與此領域相關的內容,點擊看看對方的賬號內容分享如果是你想要學習的就果斷關注。

    做自媒體之前,我做了這3個準備!

    一開始建議關注那些粉絲數在3000以上~3萬以下,如果一上來就關注人家已經做了很久的幾十萬粉絲的賬號,會有一種“高攀不上”的壓力感;

    有種站在山腳下,抬頭仰視山頂卻怎么也望不到盡頭的恐懼感,容易消磨掉一開始的斗志力呢!

    看看別人的簡介上都是怎么介紹自己的,有啥關鍵詞,思考對方的簡介話語或者關鍵詞是否可以用在自己的簡介中?

    但是前提是符合自己的定位,并且是你可以做得了的,或者即便不擅長但是對已選領域感興趣且愿意今后去學習逐漸將它變成自己的擅長。

    (三)購買相關書籍學習

    既然準備好今后的深耕領域,那么不斷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保持長期學習的良好心態。

    于是那一陣子我幾乎天天都在網上尋找與自媒體相關的書籍,看書籍評價,看這本書籍的作者背景等來選擇可以幫助到自己的書籍,更偏向于選擇實體書籍。

    做自媒體之前,我做了這3個準備!

    自從晉升為90后寶媽身份后,我的時間不知不覺縮水了很多,要分出70%的時間和精力在照顧寶寶上,但是我仍然不放棄學習提升。

    每次寶寶一睡覺或者有時家人幫忙帶,由此騰出來的時間,我就會用來多看書、寫作。

    不要放棄成為你想成為的人”,這是得言APP每天都會定時給我發的一些金句中的一句話,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做自媒體之前,我做了這3個準備!

    想要給自己找借口很簡單,找上幾十條不同的借口是輕而易舉之事,但是這樣只會阻礙自己變得更好,使自己停滯不前。

    想要做一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立馬去做,不要總是只停留在幻想當中,那樣只會像做了個夢一樣,過后就沒了。

    從一開始的定位不明確到現在的定位明確,掙扎過,也擺爛過很久。

    現在,我又重新定位,第一次學會直面審視自己的不足,用不停的學習去彌補自己的種種不足。

    做自媒體前要有所準備,但并不是要完完全全啥都準備充足后才可以開始,自媒體的很多經驗累積真的是要從各種實踐中得出的。

    行動起來,才可以發現自己的更多問題與不足,繼而尋找解決方法,不斷優化完善,調整狀態,為的就是明天的自己比起今天的自己又有了進步!

    本文為@木莓雯子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4)
    木莓雯子木莓雯子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23-03-18 17:16
    下一篇 2023-03-19 17:16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