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聊轉化問題。很多時候有商家經常遇到有訪客就是不轉化的問題 下面我就開始去死盯這個轉化了。從這些方面去自查優化,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 轉化率低是需要一個參考值的
首先,轉化率低我們是要有一個參考值的。就像我前期,我的單品有訪客,沒有轉化很少,我需要去考慮的就是我這個行業的一個轉化值。去做一個大概的參考值。這樣我才能去判定我這300訪客,有一個轉化或者不轉化是否正常,然后在去考慮優化我需要去達到的一個均值,甚至是超越他。做到怎樣才是正常的。另外我們在考核轉化率的時候需要去退一步,來看你的訪客,你的訪客質量高不高。你的流量和你這個寶貝的相關性高不高,目的性有多高。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人群標簽。


二、怎么提升轉化率
1、產品主圖
同行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1)我們在做主圖優化之前是先去參考了競品的主圖,其實我的主圖已經不錯了,但是我發現了我的主圖與對手的差異,那么這個差異化,讓人一眼就注意到了他的產品,這個的點就是我的主要缺失點。無關乎品牌無關乎銷量。因為他的主圖的文案確定戳中的消費者的痛點。更加站在了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所以在這里,你需要注明你的營銷信息是什么,然后去跟上。
(2)可以去參考其他或者類似類目的主圖。看看他們類目的TOP級別的店鋪他們的單品都是在用什么風格的主圖。舉個例子,我是賣服飾的,我去看了一下他們TOP級別的主圖,拍攝風格是街拍,或者酒店風,或者夜景,或者掛拍,或者旅拍,等等這一系列的拍攝手法,然后我就去做和他風格一樣的。
(3)首頁的幾張主圖需要明白他的作用與排序
第一張:一定要是要突出我這個產品的賣點,戳中消費者痛點的圖。同時也是我測出的點擊率最好的一張圖。
第二張:這里需要放的使我們點擊率第二好的一張圖,這張圖通常是我們放在直通車的創意圖。是我們付費推廣的圖。這部分付費訪客相對精準。這張圖需要能增加買家的信任感,從而提升轉化。
第三張:這里需要放我們的產品突出的細節圖,與對手有差異化的圖片。讓客戶對產品有一個更具體的了解,更加有呼之欲出的實體感。
第四張:可以放我們的真實客戶問答,或者發貨快遞時效,或者場景圖買家秀已經我們拍攝的模特圖。這個看大家自己去選擇。
2、產品價格
其實價格這個方面,大家一定要去考慮我們的價格區間,所對應的人群。這個東西對轉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其實有一個特別有意思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舉個例子,比如買一個沙發,一個月度消費在幾千的消費者,一般他是比較少的去考慮幾十塊錢的沙發。相反平常只有幾十的月度消費的消費者,他對這個價格是相當敏感的。所以我們在考察了我們的目標人群之后,再去考慮我們是走的價格戰產品,還是說質量的產品,或者是優質的服務售后。一定需要去衡量這個產品的方向。


三、優化詳情頁
現在的訂單,除了一些代購,或者公司型的采購,幾乎已經全部是手機端瀏覽下單了。因為手機端瀏覽習慣的不同,大多數可能只看了主圖和評價,可能詳情頁對于轉化率的影響相對弱化了,但是我們同樣需要去注重所要表達的點
1、版面大概在15屏左右,因為你整個幾十屏的詳情,用戶還沒看完就流失了,一定要簡短有力。
2、著重表達差異化的東西和產品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性
3、整個色彩的搭配一定要符合產品風格,潛在的給消費者營造一種購買的產品的場景畫面。
四、客戶評價,問大家,好物點評團
(1)我們是商家也是消費者,其實我們去買東西的時候也是一樣,基本上都會去逛一下買家嗮的圖,這是我們一個重要的決策因素。尤其看中差評,看了之后希望自己能夠避坑,所以客戶的評論,對于我們寶貝的轉化率有很大的影響。其中中差評的影響會更大,尤其是差評的原因涉及到產品和服務質量。所以,對于中差評我們一定要很好的處理。當我們店鋪出現中差評,一定要盡快去處理,先去分析中差評內容,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有了一定了解之后,然后去心平氣和的和客戶溝通,解決客戶需求
(2)問大家這個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我們可以找自己的親戚朋友去做一些針對產品比較實質性的問答。給真實客戶提供真實的詢單需求。
(3)好物點評團,這個部分也是比較容易去做的,找有一定粉絲量的達人。去做一個軟文推廣,增加買家的信任度,從而達到一個正向的引導。


五、客服詢單引導
雖然現在靜默下單的比例很大,但是很多時候一個優秀的客服就是能和客戶聊的很愉快,甚至能聯合營銷,組合搭配。告訴客戶相關的知識穿搭。促進交易的達成。所以一個又細心又有耐心的客服妹子,往往能第一時間抓住消費者的心智,讓“轉化率”有質的飛躍。一定要有一個心態作為一個客服,我的目的是不是和客戶打架,而是促進銷售,讓客戶購買后好評甚至復購以上幾點就是我去優化的方向,尤其是在主圖和客服方面,因為前期是新品 在詢單的時候,盡可能的滿足了客戶的需求。所以效果不錯。(他是真實過來的客戶就算給他讓利是不是也比我們補單,做訪客,扣點等等成本要好)
今天就先分享到這里,希望這些點能對大家有幫助。喜歡的可以給個收藏。
本文為@淘寶商家成長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