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教育類機構的宣傳方式大都是:學校門口發傳單、專家教授講座、電話銷售等。而現在,教育類機構的線上推廣已相當成熟,如今朋友圈和QQ空間的優勢愈發凸顯,已成為教育類機構最主要的推廣方式。
一、輔導培訓班
投放渠道:微信朋友圈本地推廣
推廣特點:屬于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學生培訓機構,CPM出價相對較低,主要投放人群為家長。以收集客咨為主,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曝光量:15萬+
收集銷售線索:40+條
素材分析:主打課外培訓輔導,用“核心考點”“提分”“學霸”“優等生”等吸引家長。
內容原生展現在朋友圈信息流里:隱秘,似乎只有少數人知道;信任,似乎來自周邊朋友的推薦。最終讓家長們覺得,這是極少人知道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方法。
二、親子機構
投放渠道:微信朋友圈本地推廣
推廣特點:該俱樂部定位比較高端,只投放給手機價格比較高的用戶群,客單價稍高;需要到店服務,覆蓋范圍不能太廣,只投放門店附近的地域。試投不到1000元,轉化簽單一個2萬的套餐。
曝光量:1萬+
收集銷售線索:12+條
素材分析:一個以親子為主題的本地游泳培訓機構,通過年齡、性別、興趣、手機等維度,將原生的內容定向展現給周邊潛在用戶。
試想一位年輕的媽媽,在自己的朋友圈刷到別人家孩子在游泳俱樂部玩得很開心的照片,難道她不會心動么?再看看地址,就在某個自己熟悉的商圈內;再加上優惠活動的預約,順利促成簽單。
三、教育工具類APP
投放渠道:手機QQ空間
推廣特點:針對中小學生在線學習的APP,主要是學生自主下載學習。QQ空間的主要用戶群就是中小學生,跟APP的受眾也很吻合。學生多以安卓機為主,基本上安卓激活成本在3-4元左右,次日留存都可達到50%。
曝光量:116萬+
點擊率:2.55%
點擊均價:0.44元
下載率:29.86%
素材分析:以學生實際生活的場景為廣告素材,加上APP的一些能解決他們痛點的功能,展現在QQ空間的信息流里。當古文翻譯、字詞釋意能夠一鍵完成;當穿校服的漂亮妹子也在使用時,你是不是也動心了呢?
【寫在后面】
大部分人對于學習的規劃都沒有太強的自我主動意識,往往是別人學什么自己也想學,朋友圈和QQ空間的圈子屬性,就很好的迎合了這一點。比如父母在朋友圈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的很好,就很動心;學生在QQ空間看到自己的同伴在學某一樣東西,也很想嘗試。
同時,朋友圈和QQ這兩類平臺,基于社會化屬性,建議根據用戶行為進行標簽化設置,這樣會將信息投放給更多潛在的目標人群。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