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紅書,最關鍵的問題可能還是選題定位和內容選擇。
現在的作品越來越多
用戶已經不再無差別地接受內容了。
趣味性,實用性越來越重要
該選什么題?做什么內容?……這兩個問題可能會困住很多人
一些常見的做法是模仿數據好的筆記。
但真的模仿過來后,可能沒人看
去年還能火的內容,今年再發就反響平平
以用戶為核心的內容市場變化太快了。很難找到就一套的公式和模板,套過來就能火。
【小紅書該怎么運營?】這個答案一定是在實踐中獲得的
看千百篇運營方法論,不如自己實際動手運營一個賬號。在實踐的過程中注意科學的測試方法和復盤總結
這種運營的底層邏輯不僅是小紅書,也適用于其他的媒介平臺
那么關鍵的問題是,怎樣實踐更科學合理,更高效呢?
這篇回答,就來和大家分享一個運營小紅書所必須具備的思維模型
這個思維模型可以歸納為5個步驟
【明確目標-信息調研-行動測試-數據反饋-優化迭代】
這個思維模型如何落地到具體的小紅書運營上?
一,明確運營的目標
在小紅書上運營,是為了達成什么目標?(曝光,漲粉,轉化或其他?)
明確目標要注意以下3個問題
目標務必清晰唯一
運營這個賬號,或者在某個運營階段,要關注的重點是什么?這個重點必須唯一
注意力聚焦在一個點,才能做出精準的測試并得到有效的反饋。
不要既想這樣,又想那樣,自己都不清楚運營的重點是什么。
在一篇圖文筆記中,又想曝光,又要漲粉,還想帶動產品銷量。
“縫合”式的內容或賬號肯定會運營失敗。不僅自己不知道重點是什么,用戶看上去也會莫名其妙。
拆解目標 讓目標可行
目標和想法的不同,就在于目標需要細化和拆解,并且有具體完成的時間期限。
目標是需要落地的
當你明確了某個階段的運營重點時,就要把這個目標盡可能的拆解,。
拆解到能夠指導你的每一天的行為
比如說,你的目標是漲粉。
你想用多長時間做到?每天需要漲多少粉?需要哪些行為促成漲粉?需要關注哪些信息和數據?……
后續的調研和測試,都需要圍繞著目標來進行
目標是一直牽引你行動的方向,有了目標后,就是針對目標來做信息調研
二,信息調研
必須要調研的幾個維度:
(1)目標用戶
調研什么
最基本的:年齡,學歷,職業,收入,居住城市。
更深入的:個人興趣和價值觀,消費觀,閱讀習慣
怎么調研
第一步:搞清楚產品功能和優勢
產品有什么特點?可以滿足客戶哪些需求?
把產品優勢(賣點)盡可能列全面,然后做縱向的延伸(某個功能可以為用戶解決什么問題,帶來什么利益,做到什么改變……
根據這些去尋找用戶。
第二步:按圖索驥找到用戶
知道產品的賣點后,就反向推導顧客有哪些特征。推測用戶可能去的社交平臺
知乎,豆瓣,貼吧這些社交平臺內的圈子
還有小紅書 B站 抖音 同類產品內容下的評論
還有拼多多淘寶京東等網店針對產品的評論
……
這些都是做用戶調研的重要渠道
第三步:觀察 總結
持續的觀察思考用戶的交流和行為。分析背后的原因
總結出用戶的需求,痛點,極痛點,敏感點,閱讀習慣等關鍵信息
(2)競品/大環境
了解目標用戶之后,還需要調研競品的運營內容
同類或者相似的產品是怎樣做內容的,遇到優秀火爆的內容,一定要摘出來認真拆解和分析。
可以這樣思考和拆解一篇作品:
競品的內容為什么好 或者為什么不好
競品的抓住了用戶什么痛點和需求?
這一類內容在整個平臺上的飽和度怎么樣
用戶對這一類內容的認可度怎么樣?整體向上還是整體向下?
整個平臺上的內容,是否全部迎合了用戶的需求?還有什么需求是沒有顧及到的?
……
當然,還可以根據自己產品和目標,添加必須調研的維度
(3)有關平臺的信息
調研用戶和競品內容后,還需要認真調研平臺的機制算法和法令法規
這可以讓運營過程更通暢,也可以更好的獲得流量
下面是暖石了解到的有關小紅書的一些算法機制和規則(覺得有用的可以點個收藏)
注意,這只是參考。因為小紅書也在不停的修改和優化。這點還需根據這些維度持續的關注和測試)
①推薦機制
發布內容后,系統在審核過后會給內容打上標簽,并把筆記推發給對標簽感興趣的用戶
第一次推薦后,系統會根據用戶的反饋(點贊收藏評論轉發)再決定是否進入第二次更大流量的推薦②搜索機制
收錄的筆記才會被用戶搜索到
用戶在搜索某個關鍵詞時,系統會根據筆記的特征和關鍵詞進行匹配。
匹配后就會按照相應地規則展現給用戶③賬號權重
賬號權重直接關系到筆記的流量。
影響權重的有5個因素:
原創度 (不是搬運 高度模仿)
垂直度(專注一個領域)
內容質量 (真實 豐富 有價值)
賬號等級 (注冊時長 紅薯等級)
賬號活躍度(發布數量 瀏覽數量 互動次數等)④限流機制
單篇筆記限流(不是原創 有第三方平臺水印 推廣)
整個賬號限流(有過違規行為,刷贊刷互動被系統檢測出有數據異常)⑤禁忌行為
評論區留鏈接或者聯系方式
原創圖片加水印
刷數據
推廣 賣貨
三,行動測試
再次強調,有關運營最好的方法和策略一定是來自實踐和測試。所以這個環節非常關鍵。
理論學習和信息調研即便做到極限,仍然需要親自動手去運營一個賬號。否則很難找對方向,做出迎合用戶的內容。
看的再多,想的再多,都不如行動起來,親自運營
測試的意義是通過自己做出來的的內容去測試用戶和市場,得到數據反饋,用反饋到的結論再反過來修正目標和具體每一步行動。
因此測試要本著“有理有據 小而快”的原則
需要在測試之前明確3點:
(1)明確測試的目的
通過測試,到底要得到什么信息。
是觀察某一類話題的熱度,還是某一類內容的受眾度……。
(2)明確要監測的數據
為了得到有效的測試信息,需要關注什么數據?——這是在具體運營 做測試之前就要想好的。數據達到什么標準,證明策略可行,否則就是需要調整和優化的
(3)明確測試周期
為了測試某個環節是否有效,某個想法是否可行,我需要幾篇作品來驗證。
四,數據反饋
行動和測試必須要結合數據的反饋來復盤。
對內容和定位的矯正都是從以數據來驅動的
對運營人來說,還須知道后臺的幾種數據組合會體現出怎樣的結論
舉例來說:
閱讀量/曝光量:反映了封面、標題的質量
點贊/閱讀量:內容是否觸碰到了用戶的痛點或興趣點。點贊的行為很多時候都是感性判斷的結果
收藏/閱讀量:內容是否對用戶有價值。
……
除了數據,還有用戶對內容的評論
評論可以更直接的反饋出用戶對作品的平均,當評論多了,也可以窺探出整個平臺用戶的風格特征。(就像知乎,B站,貼吧,抖音,這些平臺都有獨特的風格,但要知道這些就要多瀏覽多看,看用戶們討論的內容和方式)
五,優化迭代
根據數據反饋出來的結論,去反推具體環節或整體目標,再開啟一輪新的行為【確定目標-必要的調研-行動測試-數據反饋-優化迭代】
經過這樣N個周期的循環,最后就會找準自己的定位,做出用戶認可的內容。
說了這么多,簡單總結就是:不要沉浸在紙面上的理論和方法。做好目標定位和信息調研后,就要把執行力調動起來,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真正運營小紅書。通過復盤和總結完善運營理論。
另外,如果你想系統性的學習小紅書運營,那么這個課程可能適合您:
小紅書博主引流變現課
本文為@喵妹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