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了比較有名的幾個營銷案例,肯定有你耳熟能詳的。

收禮只收腦白金
在中國,如果誰提到“今年過節不收禮”,隨便一個人都能跟你說“收禮只收腦白金”。腦白金已經成為中國禮品市場的第一代表。作為單一品種的保健品,腦白金以極短的時間迅速啟動市場,并登上中國保健品行業“盟主”的寶座,引領我國保健品行業長達五年之久。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在于找到了“送禮”的軸心概念。
中國,禮儀之邦。有年節送禮,看望親友、病人送禮,公關送禮,結婚送禮,下級對上級送禮,年輕人對長輩送禮等種種送禮行為,禮品市場何其浩大。腦白金的成 功,關鍵在于定位于龐大的禮品市場,而且先入為主地得益于“定位第一”法則,第一個把自己明確定位為“禮品”——以禮品定位引領消費潮流。
史玉柱是我最佩服的營銷大神!

農夫山泉,有點甜
“農夫山泉”真的有點甜嗎?非也,營銷傳播概念而已。農夫山泉的水來自千島湖,是從很多大山中匯總的泉水,經過千島湖的自凈、凈化,完全可以說是甜美的泉水。但怎樣才能讓消費者直觀形象地認識到農夫山泉的“出身”,怎樣形成美好的“甘泉”印象?這就需要一個簡單而形象的營銷傳播概念。
“農夫山泉有點甜”并不要求水一定得有點甜,甜水是好水的代名詞,正如咖啡味道本來很苦,但雀巢咖啡卻說味道好極了說明是好咖啡一樣。中文有“甘泉”一 詞,解釋就是甜美的水。“甜”不僅傳遞了良好的產品品質信息,還直接讓人聯想到了甘甜爽口的泉水,喝起來自然感覺“有點甜”。
雕爺牛腩的互聯網思維
雕爺牛腩是一家“輕奢餐”餐廳,—名字聽著就挺特別。開業至今,很多人慕名而來,每天門庭若市,吃飯都要排很久的隊。雕爺牛腩創辦者叫孟醒,人稱“雕爺”,他并非做餐飲的專業人士,開辦這家餐廳,被很多人—包括雕爺自己,看作一次商業風險很高的嘗試,充滿了互聯網式玩法的餐廳運作。
在菜品方面,雕爺追求簡潔,同時只供應12道菜,追求極致精神;在網絡營銷方面,微博引流兼客服,微信做CRM;在粉絲文化方面,雕爺形成了自己的粉絲文化,越有人罵,“死忠粉”就越堅強;而在產品改進方面,配有專門團隊每天輿情監測,針對問題持續進行優化和改進。

黃太吉:煎餅O2O
對于北京的“吃貨”們來說,如果不知道“黃太吉”就真的OUT了。誰是“黃太吉”?它不是一個人名,而是一家面積只有10多平方米,卻在微博 上有3萬多粉絲、被風投估價值4000萬的煎餅店。“黃太吉”為何如此之火?它的煎餅安全衛生是肯定的,但要說味道有何獨到之處卻也未必。網友對其做出了評價:實話說,味道一般”。既然如此,“黃太吉”為何走紅?那就是:老板的營銷宣傳很厲害!
老板本身也是年輕人,了解年輕人的需求,知道年輕人喜歡用什么樣的溝通方式溝通,并熟練運用了年輕人流行的”社會化媒體“進行推廣和營銷,這是他們能夠迅速在社會化媒體上走紅的根本原因。

三只松鼠,顛覆傳統
三只松鼠”是由安徽三只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于2012年強力推出的第一個互聯網森林食品品牌,代表著天然、新鮮以及非過度加工。僅僅上線65天,其銷售在淘寶天貓堅果行業躍居第一名,花茶行業躍居前十名,發展速度之快創造了中國電子商務歷史上的一個奇跡。
三只松鼠定位于做“互聯網顧客體驗的第一品牌”,產品體驗是顧客體驗的核心,互聯網的速度可以讓產品更新鮮、更快到達,這就是“三只松鼠”堅持做“互聯網顧客體驗的第一品牌”和“只做互聯網銷售”的原因。
這些案例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也是比較成功的營銷案例,你喜歡的營銷案例有哪些呢?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