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跨境電商還能創業嗎?

    我是盧松松,點點上面的頭像,歡迎關注我哦!

    今天挑這個話題來聊聊。據我了解,現在市面上大概有這么三類人想進入跨境賽道:工廠、手有余錢在找項目的、有經驗的運營。

    按照現在跨境電商的發展階段,已經過了遍地黃金的時候了。從投資角度來看,DTC獨立站成功率太低,亞馬遜太重退出難,其實都不是好的標的了。所以這一兩年的投資除了頭部的幾家獨立站外,基本都集中在服務商上,如ERP等。

    跨境電商還能創業嗎?

    投資是看回報率的,春江水暖鴨先知,跨境賽道其實并沒有那么美好。

    有人說不是有人在收亞馬遜品牌嗎?

    我看了基本都是按照利潤的3-5倍來回收,而且對于品牌和產品線的成熟度都是有很高要求的。我只能說,這只適合真正想退場的賣家,而且3-5倍的市盈率也說明了問題。如果你新入場想奔著這個賺頭去的話,大概率還達不到這種預期。

    不過現在確實也沒啥可以干的。大家既然已經摩拳擦掌,要來跨境市場一展拳腳了,那根據我的理解還是可以給些建議的。

    我先來排個序吧!

    1、工廠是最有優勢的。

    不過這也要看有沒有研發能力,有沒有成本優勢等等,而且最好是給外貿客戶供過貨的(更懂歐美文化一些)。其次是資金,最后才是運營。

    工廠原來是通過貿易商給海外客戶供貨,現在只是把渠道搬到線上而已,而且有些還在海外設倉了,基礎設施都可以復用。這也是亞馬遜招商這一兩年把重心放到了長三角的原因,因為那邊有大量的外貿型工廠。對用戶需求的洞察+有優勢的產品構成了電商長期發展的底盤,脫離這個基礎去談品牌和資本是完全靠不住的。其實這也能給目前完全依靠選品進貨來玩跨境的賣家一些警示,如果不去思考這個底盤的問題,未來也只會越來越難。

    依靠有競爭力產品研發能力的工廠,這種賣家進入還是有很大的優勢的。如果在供應商有賬期,他們在亞馬遜上的開拓也算是輕資產了,只是需要招幾個成熟的運營即可跑起來。

    2、其次是有資金的玩家。

    這個眾所周知,跨境太費錢了。不過新入場的賣家不要覺得自己有錢就夠了,不懂的可以問問現在在場的兄弟姐妹們,誰FBA倉沒個幾百萬的貨啊。當然如果錢夠,不激進不冒進,同時自己能親自下場去摸索,個人覺得按照3-5年的周期來看還是有很大概率能成功的。

    但是這里心性很重要,要自己能熬。我有幾個20年入場的朋友砸了幾百萬在這里,熬不住已經在考慮離場了。不過一般失敗的團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自己不懂運營,不愿意下場。跨境流程這么長,老板不懂,隨便哪個環節漏一點錢就出去了。說實話,我這兩年還是在擁有一堆兄弟幫忙的情況下,在某些部分疏忽管理,導致一些探索都至少虧進去8位數了。

    這是我和自己身邊的朋友發生的真人真事,不是危言聳聽。我們得虧是版塊多,這邊虧那邊賺的還能糊的住。所以哪怕到現在我都不敢說我們路子走通了,因為這里面坑太多了。

    3、最后是運營人員。

    說實話,運營很重要,但是在沒有持續的產品資源和資金支持下,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站在平臺的角度,為了能讓賣家真正依靠產品說話,最終也會讓運營慢慢去經驗化。同時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從業者越多,有經驗的運營人員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從長期來看,運營人員自己出來創業的機會只會越來越渺茫。

    當然,有人說,我找合伙人呀!讓產品提供者、人民幣玩家、有經驗的運營聚合起來,成功率不就高了嗎?是的,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確實是值得燒高香的。但是我看大部分人其實是不具備合伙的能力的,你可以看看你從小到大身邊的摯友能有多少?你可以看看你的家庭是否和睦?見微知著,合伙人比成為朋友和戀人要更難,特別是要同甘共苦去經歷從0到1的過程。

    寥寥草草聊這么多吧!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文章來源:盧松松博客,歡迎關注我的帳號哦!

    本文為@盧松松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盧松松盧松松訂閱者
    上一篇 2022-04-23 20:06
    下一篇 2022-04-24 09:36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