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4種黃金結尾,讓點贊率倍增

    你知道一定想不到宜家最暢銷的商品是什么!
    4種黃金結尾,讓點贊率倍增
     

    如果說,好開頭是好文章的一半,那好結尾就是互動的一半。

    標題、導語、開頭是一篇文章的關鍵,但是經常寫到最后,結尾就沒力了,沒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如果結尾寫得好,一篇文章的點贊數和留言數會多很多。
    下面給你總結了 4 種黃金結尾,下次使用翻出來看看,可以給你節省很多時間。

    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宜家最暢銷的商品是什么嗎?床、沙發、枕頭、玩具?

    答案可能會嚇你一跳,是出口那個 1 塊錢的雪糕。

    4種黃金結尾,讓點贊率倍增

    2015 年,中國宜家就賣出了 1200 萬個雪糕。。盡管如此,宜家賣 1 塊錢的雪糕并不是為了盈利,它是提高顧客體驗的秘密武器

    其實在宜家購物,有很多讓顧客不滿的地方。比如說,上次和同事去宜家,她只想買一樓的杯子,但是要從頭到尾逛一圈,才能走到那個貨架。不過,宜家的產品體驗很好,可以試用,展示也很誘人。

    另外,宜家還有一個 “小心機”——出口的零食和甜品區,這是提高宜家顧客體驗的關鍵。如果沒有這個區域,顧客體驗會差很多。

    202.jpg

    這背后有一個很實用的理論依據——峰終定律(Peak-End Rule)。峰終定律是諾貝爾獎得主 丹尼爾·卡尼曼發現的。

    這條定律意思是,顧客能記住的就只是在 “峰” 和 “終” 的體驗,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顧客對購物體驗的回憶,以及下一次是否會繼續光顧。如果“峰” 和 “終” 的體驗好,顧客更能記住,回購幾率更大。

    這用到文章也有類似的效果。

    好結尾就是互動的一半

    對于宜家來說,顧客體驗很關鍵,決定了回購率;對于一篇文章來說,留言和點贊很關鍵,決定了是否留得住讀者。

    但是對于不同的文章,好結尾的定義不一樣。

    4種黃金結尾,讓點贊率倍增

    對于一篇軟文來說,好的結尾能提高購買轉化率;對于一篇情感文來說,好的結尾能觸動讀者,引導讀者留言;對于一篇干貨文來說,好的結尾能給加深讀者印象,交付給讀者更多的知識。

    在分析了各類結尾后,以下給你總結了 4 類 “黃金結尾”。

    1、總結型結尾

    就總結型的結尾,目的是加深讀者的印象,讓讀者吸收更多的內容。

    對于情感類或啟發類的文章來說,一個總結型的結尾,相當于帶讀者回顧一遍整個故事,能讓讀者更清晰文章的核心觀點。

    比如下面武志紅的《你內心的沖突,先消耗你,再逼瘋你》:

    童年的痛,弱小的我們通常無法承受,必須扭曲,以保存自己,而這種保存自己的過程,就是神經癥形成的過程。

    其實,神經癥真正展現的那一時刻,我們已經長大,那些扭曲的痛,會以不可思議的形式展現出來。

    所以在我看來,苦難的童年是在為“神經癥”播種。

    各種內心沖突的爆發,其實也是在給我們發出這樣一個信號:你已經成年,你擁有力量了,面對童年的傷痛,你不必再逃。

    204.jpg

    這個結尾,前半部分在總結文章,從觀點到事實論證,后半部分在呼吁行動,旨在給讀者啟發。

    你在寫文章的時候,也可以用到這種結尾,一般是先三段式總結:觀點;一句話概括論述的事件;揭開最后觀點(所以在我看來,苦難的童年是在為“神經癥”播種)。

    然后用 “其實”、“所以” 來引出想要呼吁的行動。

    2、關聯讀者

    有一種好的結尾—— “意味深長”,和讀者生活很貼近,又能引發讀者更多的思考。比如下面這篇 LinkedIn 的《為“錢”工作不可恥,但是可疑...》:

    職場亦是如此。一個良好的公司管理機制,往往都會把人才分門別類,即把真正的人才分為管理崗與技術崗,為的就是“用對人、做對事”。

    所以,當你的工作失去了意義時,不如冷靜的問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否符合你的“基因”。如果不是,我想你或許可以回憶下,從過往的經歷中,有哪件事能夠讓你集中精力、忘卻時間、忽略外在的聲音,并時不時體會到莫大的成就感。

    畢竟,能決定你職業價值的不全是錢,還有努力的意義。

    “關聯讀者”,主要是關聯讀者的職業、環境、生活,讓讀者在文章看到生活中的自己,引發思考。讓讀者自己思考從文章可以得到什么價值,可以由此怎么改善自己的生活。

    你可以用 “……亦是如此”,從你文章提及的領域,關聯到讀者的環境。比如這篇文章,關聯到 “職場”。

    206.jpg

    你也可以不斷用 “你” ,加強讀者代入感,讓讀者看到文章對 “自己” 的價值。比如夜聽的《一個女人最好的生活狀態》:

    興趣分很多種,彈琴唱歌畫畫下廚都是,它們沒有高低之分。

    只要生活中你感興趣的人和事,哪怕再小的事,都可以發展成自己的愛好。只要你投身于自己真正喜愛的事物,會擁有一種專注與成就感,足以潤色生活的單調與瑣碎。

    孫儷喜歡畫畫,書法,徐靜蕾寫作、做手工品,都是她們獨立的興趣,讓她們活得更灑脫。黃磊喜歡下廚,照樣靠著廚藝翻紅了一把;日本主婦山下英子喜歡整理,靠者家居理念照樣出了書《斷舍離》。

    每個人,即使再普通,通過自己的努力,內外兼修,也可以達到一種美好的狀態。

    不斷強調 “你”、“每個人”、“自己”,讀者的代入感十分強,自然更能引發讀者的共鳴,這些詞語,你在寫結尾的時候,也可以多用起來。

    3、引用

    有一個結尾技巧,既省時,又能引發思考—— “引用”。比如下面這篇吳曉波的《未來十年,我們所認為的能力將蕩然無存》:

    最后在結束之際,我還是想跟大家分享湯因比的這段話,這是英國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在他的歷史研究中,研究了人類29個文明興衰可能性得出的結論。

    他說:“一個文明怎么能夠延續幾百年、上千年?對一次挑戰做出了成功應戰的創造性的少數人,必須經過一種精神上的重生,方能使自己有資格應對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戰!希望我們一起能夠經受時代和技術給我們帶來的下一次和再下一次的挑戰!”

    207.jpg

    這個技巧我屢試不爽,一方面,名人的話更有說服力,讀者更愿意相信。另外一方面,當你說不清楚一件事的時候,可以用名人的話,讓讀者從更偉大的人身上,找到啟發。

    4、排比

    最后一個結尾技巧,既融合前三個功能,又能在情緒上更好渲染讀者——排比。比如說新世相的《你這么厲害,一定沒被好好愛過吧》:

    愛情不是一道證明題,而是能讓你卸下包袱的地方;

    愛情不是活在朋友圈里的模范情侶,而是在累了、茫然、不知所措時,可以依賴的對等伙伴;

    愛情不是一場角色扮演的游戲,而是一場天時地利的迷信。

    在這場迷信里,你只需要做一件事:

    以你最真實的樣子,去見對方。

    因為我們都要學會去接受彼此的一切。

    208.jpg

    排比一氣呵成,而且氣勢十足。排比,一方面是重復了文章的內容,相當于總結了一遍。一方面是氣勢上給讀者打氣,更好地突出最后強調的行動。

    運用排比,你可以總結文章內容,同時多用 “你” 這樣的詞語,代入讀者的行動。排比是引發讀者情緒,并且觸發他去點擊 “贊” 的關鍵。

    小結

    到這里,四種結尾講完了:總結、關聯讀者、引用、排比。

    峰終定律,文章的結尾決定了讀者的體驗,一個好的結尾會讓人印象特別深刻。無論你是寫干貨還是情感文,寫一個好的結尾,你的讀者更能記住你。

    但其實,無論你用哪一種結尾,除了優化體驗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呼吁行動。軟文,希望讀者購買商品;情感文,希望讀者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干貨文,希望讀者把知識用上。

    正如這篇文章,最大的目的是,希望這 4 種結尾你能用得上。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0)
    運營喵運營喵官方
    上一篇 2018-09-04 22:22
    下一篇 2018-09-08 18:41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