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有點好笑。
關于互聯網黑話,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也多多少少會感到非常不理解。
就在前兩天,圈佬寫稿的時候還在疑惑“占領用戶心智”這個詞,用戶看了能開心嗎?
用戶的心腦,說占領就占領了? 怎么聽著像任人擺弄的 傀儡一樣?
沒想到今天刷微博刷到個更有攻擊力的:
“擊穿用戶心智”
說“占領”是有點強行植入信息,洗腦的意思;這“擊穿”是要搞出點漏洞?見血了這是?
網友:
下一步,是不是要“爆炒用戶腰花”了?
我像一只魚兒在你的廚房?
占領已經無法滿 足了?
抓手抓不住了?
這是要攝魂 ?
太傳銷了……
避免 被擊穿的最好方法?
聽著不太尊重,
還像一道菜?(不是)
這樣嗎?
凈往嚴重里整,
……
有一說一,在廣告公司的朋友們,被各種中英文靈活穿插使用熏陶得對于這些話術可能也見怪不怪了。
但單從用戶的角度看來,就可能覺得腦袋發涼,
心智虛弱 ,
還蠻好笑的。
圈佬又扒了扒評論區,果然都在奮力吐槽——
【挖掘人群資產】
?
?
?
【心流】
?
【品牌的光澤感】
?
【拉通對齊】
?
【話術合圍】,【用戶切片】
?
【觸點粉塵化】、【需求顆粒化】
?
【耦合階段】
?
甚至有聲音表示阿里黑話已經過時,現在是得到(PUA)的時間——
…【意義煉金術】…
?
形成業內套路,互通有無——
【辦公室萬能話術】
?
對內工作就是對標,
對外工作就是聯動,
對上工作就是細化,
對下工作就是深挖,
對兄弟單位工作就是協同。
【按字數分類】
?
??????????????????
以備PPT、周報、年中總結等不時之需……
還有網友對其進行編碼和解碼,玩梗調侃——
犀利釋義與再“創作”
01
地鐵上面有閉環
▽
02
最大的痛點就是張口閉口的痛點
▽
03
換個賽道買飯
▽
04
給老板畫餅,向上管理一下
?
?
?
05
“怎么和顧客溝通”
?
06
有沒有熱點使使
▽
以及一些名詞的犀利釋義:
07
投資人
?
給大佬看項目的小弟
08
用戶價值
?
這波韭菜能割幾茬
09
跑通閉環
?
你的流量能賺到錢
10
下沉市場
?
縣里的,村里的
有錢沒地方花的人
11
同城探店
?
拿著手機去店里要飯
12
加好友的各種定義
▽
一位博主(@交大學姐蘑菇醬)用互聯網黑話跟男朋友交流——
13
發發美照
▽
(切換大白話)
14
買點貓糧
(切換 大白話 )
15
晚上吃啥▽
(切換 大白話 )
?
?
一來一回地解釋,真是通俗易懂接地氣得讓真相無處遁形。
這么盤起來,也算是打工人們對無法逃脫的黑話概念的一種諷刺和消解吧。
不過說實話,上次圈佬看到這么多單個字符都認識,組裝在一起就不認識的時候,還是高考的文言文和英文閱讀理解的單詞。
有網友感嘆:
這么一類比圈佬倒是想起前一段時間火起來的“yyds”、“kswl”等網絡縮寫,以及各種興起的互聯網文學,是不是也算是另一種網絡黑話的形式? 像 是一種圈層語言。
這些組詞生硬,或者專業性很強的互聯網黑話詞匯, 可能是因為引進概念的直譯方式,
或是為了所謂的專業和精簡化用詞,
或是為了腔調造勢之類的,
以各種不同的目的創造出來, 擴散使用。
導致行業內被圈住的人們無法避免地以此溝通:
慢慢被馴化(不是)被熏陶習慣……
確實是個無法避免的趨勢。
不過在圈佬看來——
不同的工作會有不同的專業詞匯, 各種語言形式也都有各自的作用和溝通語境,都很正常。
大家的反感主要來自于有些詞匯像是故作腔調,不僅言之無物,還造成了理解和交流的困境。
另外,之所以這次會對類似于“擊穿用戶心智”“用戶切片”尤其反感——
是這種用詞可能給到大家一種任你拿捏不被尊重的強勢感,和被壓迫被擺弄的居高臨下的態度,因此產生不適。 (甚至還有點好笑?)
讓圈佬想到了無數一直被討厭也一直在重復,令人無可奈何的硬洗腦電梯廣告 (確實有被“擊穿心智”的感覺),似乎也是這樣 讓大家逃無可逃……
最后還想 放一下在 這個話題下,一位博主的話:
其中一句:
“我并不覺得互聯網思維是個壞東西,可是前提是,互聯網思維得先學會尊重”
值得思考。
好了,別的不多說,今天圈佬就聊到這里,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評論區一起分享討論——
本文為@喵妹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