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0c8o0">
  • <nav id="0c8o0"><code id="0c8o0"></code></nav>
    <menu id="0c8o0"><tt id="0c8o0"></tt></menu>

    怎么寫出一篇吸引人的文章?

    我決定開始大量寫作,目的是:給自己系統性充電。

    在此之前,我要把我《怎么寫出一篇吸引人的文章?》的絕招教給你。

    怎么寫出一篇吸引人的文章?

    過去8年,我寫過小軟文、公眾號文章、自媒體文章、行業8文章等等,甚至還給商務部寫過紅頭文件,微博發了12965條短內容,長文章大概發了3000多篇,80%以上的內容網絡上依然可查到。

    這能說明個啥呢,就是我能寫東西而已唄。

    我的很多文章,都被新浪、網易、千龍網等大門戶媒體報道,導致我還有稍許虛名,以及幾百萬的粉絲。

    說這些,你以為我是裝十三,其實我是為了告訴你,我在文字駕馭方面,還有點能力的,要不然你怎么會一口氣看完這篇文章。

    怎么寫出一篇吸引力的文章呢??

    接下里,我會把寫爆款文章的所有細節,一字不落的告訴你。你看完后,會神奇的發現,自己也會搞爆款文章了。

    既然是爆款文章,我有四個標準:

    1、有價值,有深度,有啟發。

    2、看完還想看,讀了還想讀。

    3、有理論、有方法、有工具。

    4、真誠、真心、真實。

    為了大家深刻掌握,我把文章分為:文前,文中,文后三個部分,并且告訴你每個部分,需要怎么去思考,怎么去選題,怎么去設計,怎么去表達,需要滿足哪些因素,以及注意些什么。

    一、文前寫出爆款選題

    首先,最重要的是“選題”,選題的能力怎么來的,我認為有三個方面。

    1、善于洞察事物本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問“為什么”。

    2、學會有價值的思考。也叫有方向的思考,好的選題,一般都不是大而全,而是小到別人沒發現,結果你發現了。

    3、學會有技巧的表達。思考和表達,是兩個能力,也是兩套系統。生活中,80%以上的人,要么會思考不會表達,要么會表達不會思考。所以,很難寫出好文章。表達能力,就是把一件事不僅表達清楚,而且還能深入淺出,大道至簡,讓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就拿現在寫的這篇文章舉例,我會這樣思考:我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我是什么思考的,為啥標題是《怎么寫出一篇吸引人的文章?》

    1、很多人都在寫文章,但是沒想過一篇吸引人的文章怎么寫。

    2、一篇文章要想吸引用戶,它應該有什么組成,應該怎么去設計。

    基于這兩個思考,我就把標題定了。

    怎么判斷選題好壞?

    其實就看標題。一看標題,用戶迫不及待打開;二看標題,就忍不住想要轉發。

    一個標題,就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標題對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先上幾個成功的案例:《高房價摧毀了80后的一切》、《什么樣的人不會出軌》、《離開體制后的這三年,我的收入增長了100倍》,看到這三個標題,你是不是馬上想立馬點開。

    如果你是個比較心細的人,你會驚奇發現,這三個標題,其實是三類標題,也是我要接下來說的:三種寫標題的方法。

    第一類,共鳴式標題。《高房價摧毀了80后的一切》,80后看完會感同身受,立馬就去轉發。

    第二類:懸念式標題。《什么樣的人不會出軌》,很多人會好奇,自己會不會出軌,然后映射自己。

    第三類:爭議式標題。《離開體制后的這三年,我的收入增長了100倍》,體制內的人看了,會羨慕嫉妒恨。

    其實,你看過的那些刷屏爆文,背后都是作者的精心策劃。

    就像一部電影,每隔3分鐘就得有一個小包袱,每15-20分鐘就得有一次高潮,要不然沒法讓觀眾持續興奮。

    很多失敗的文章結構是:標題是問題,正文是答案。

    還有的標題直接說答案,文章試圖去說清楚答案。

    以上都犯了低級錯誤。

    二、怎么進行“行文”設計?

    我提供幾個最好用的方法,一個叫“講故事”,一個叫“設懸念”,一個是“有反轉”,一個是“代入感”。

    千萬要記住,講故事,不是講道理。因為人們最討厭大道理,但是從來不拒絕好故事。

    講故事時,也有幾個小技巧,就是盡可能講自己的故事,或者身邊人的故事,因為這樣更真實。另外,情節上要飽滿,就是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經過等。此外,人物描述上,得有血、有肉、有情感。

    給你舉個著名的案例:

    《賣火柴的小女孩》里面有這樣一句話:“以前有個小女孩兒在街上賣火柴,后來她凍死了”。

    如果要把這句話,變得生動一下,就是:

    “這是一個在圣誕夜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因為沒有賣掉一根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一天沒有吃東西,她又冷又餓,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見了噴香的烤鵝;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見了美麗的圣誕樹;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見了已經去世的外婆,她想讓外婆留在自己身邊,擦亮了一整把火柴。然而當火柴熄滅的時候,這所有的一切都不見了,小女孩就是這樣在圣誕之夜悲慘地死去,沒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是不是,這下就有感覺了。

    我再來講講,設懸念怎么搞?

    設懸念是小說,或者電影里常用的方法,用戶明知道是“套路”,但是屢試不爽啊。比如說《這個春節,我吃了一碗泡面花了2萬塊》,這里面的邏輯是:春節,為什么要吃泡面,其次,為什么一碗泡面,就花了2萬塊。

    行文設計的目的,就是把內容編碼成,用戶喜歡看的劇本,然后讓用戶去解碼的過程。

    除了上面的四個技巧,正文內容還需要“有鼻子有眼”、“有情緒有啟發”。

    簡單說,就是有故事,有案例,有金句,還要有情節,框架要清晰...

    另外,

    另外,

    其次,在語言表達上,盡可能簡單化,口語化;其次,文字要有畫面感。

    口語和書面語,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在讀書時,其實是一種聽覺現象。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文字時,必須要把文字轉化成聽覺符號,大腦才能夠接收和翻譯,才能指揮我們行動。你可以自己去感受一下,看書的過程,其實是“自己給自己念書”。

    一篇牛逼的文章,用戶看完后的心理是:

    你說的太對了;啊,還能這樣;我之前怎么不知道呢;原來如此呀;還能這樣呀;終于真相大白了...

    三、文末正確引導

    很多人沒想過,準確來說是沒想清楚:我們為什么要寫文章,寫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在我看來,任何文章都是“軟文”,目的都只為了“成交”。有人就反駁了,你看我去圖書館看書,看完我就走了呀,我有沒花錢,紅哥,你這個理論錯了。

    但是我想問你,你去圖書館賣門票了沒,喝咖啡了沒...其實你只是在書的本身上,沒有花錢,但你不要忘了,你還花了時間。

    同樣,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目的。

    比如我這篇文章,我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寫給自己的,幫自己找回感覺,怎么寫好一篇爆款文章,需要注意哪些,具備哪些...等等。

    當然,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讓我們讀者們,對我更加了解,來找我做咨詢。

    如果,如果,還有目的,就是讓我的讀者,到處去傳我的美名,說李顯紅是啥樣的人,又帥,還有才華,我是不是很快就找到對象了嘛。

    所以,文章末尾一要去引導,要么引導去購買的你服務,要么引導去了解你的公司。另外,引導方式上,越“粗暴”越好,千萬不要試圖隱藏自己的商業動機,要不然最后啥也撈不著,白白花了3個小時去寫文章。

    不信你看看文后,我是怎么引導你的。

    好啦,這期內容講完了,下期內容再聊。

    (完)

    本文為@李顯紅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

    (5)
    李顯紅李顯紅專欄作者
    上一篇 2021-04-19 10:04
    下一篇 2021-04-26 10:27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公眾號
    公眾號
    返回頂部
    運營喵VIP會員,暢學全部課程,點擊查看 >
    央视频直播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