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想進一步提升千川的投放能力,所以今天小哥來說說巨量千川的精細化投放,適合經過了新手期階段的的投手學習。
01 投放之前要看的數據
那么我們需要看哪些數據呢?
01 直播間數據
首先看的就是成交趨勢圖,我們做直播帶貨的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成交,成交能力是決定一切工作的基礎,沒有成交,其他一切都是虛的。
成交趨勢圖是否穩定,是投手是否進行持續性投放的關鍵要素,一個直播間成交趨勢呈現大起大落,那么小哥斷言,一半的千川費用都是浪費的,可以說成交趨勢決定營銷預算。
投手們都喜歡成交穩定的直播間,可以平滑上升,但絕不能持續下降。
接著看人氣趨勢圖,人氣是決定一個直播間留人能力的數據,每次有千川推了一波人進來,但直播間留人能力差,人氣起起伏伏明顯,這就是不是一個好主播了。
主播間有人進來自然會有人出去,好主播會根據實時人氣數據,想盡一切話術,穩定直播間人數,消費者都是有從眾心理的,直播間沒幾個人,基本就會有主觀判斷。
如果人不多,起碼做好轉老粉的工作,使得老粉看到主播的人設和努力,并且不斷看到一段時間內的人氣提升,當達到了一個閾值的時候,新粉的留存將會變得沒那么難了。
再看互動趨勢圖,當某個時間點,互動開始快速增加的時候,不是福利茶品就是爆款產品來了,這是是拉互動的最好時刻,所以可以根據互動趨勢圖來把握直播間的節奏,互動多=直播間權重大,是系統贈送免費流量的一大要素。
然后看成交用戶畫像,因為商品購買是用戶的行為,每件商品的需求性決定了各自的用戶畫像,到底什么樣的人在買直播間的商品,到底男的多還是女的多,究竟南方人喜歡還是北方人喜歡,辨別年輕人和中年人誰更喜歡我家的產品,投手就是從抖音所有的用戶里面挖出轉化率最高的人群并把他們送進直播間。
最后看流量結構,我們需要看每場直播的流量來源大概是如何分布的,老粉多還是新粉多,免費多還是付費多。投手需要保證直播間的流量結構是健康的,這樣才是可持續的直播間。
如果是一個成熟的直播間,在投放過程中付費流量的占比不要太高,合理區間在5%-15%,最好不要超過30%,付費流量太高,說明產品點擊率和付費率比較低,可能無法撬動ROI的提升。
02 貨品數據
在我們投放的時候,經常遇到投不動的問題,無論怎么加錢加人群,都無法起量。千川售賣的底層就是展現,雖然建計劃的時候有很多目標可以選擇,但到最后,系統會自動換算成“每一眼的價值”,在你這邊,一次推薦只能得到0.2元的收益,在別家可以有0.3元,那我當然把這一次推薦賣給別家了。
所以看貨品數據,就是持續尋找下一個爆品,A商品的點擊率不錯,但下單率低了些,那就想辦法提升轉化率。B商品的成交額還不錯,但就是他通過低價換來的,那就需要提升售價,找到價格和銷量的平衡點。
另外也需要制作自己的爆款商品數據模型,例如賣百貨的商家,商品點擊率20%以上,轉化率10%以上,客單價區間10-50元之間,這就是該行業的基礎爆款模型
03 營銷數據
如果直播間數據、貨品數據都做的不錯之后,就是千川進攻的時間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用資金來加速閉環,而這里的資金就是千川預算。
這時候就是算賬的時刻了,商品成本、運營成本、投放成本、退貨金額都加起來,跟成交金額比較比較,到底是賺錢還是虧錢。
比如服飾,普價商品的ROI做到7-8或許就能賺錢了,15%的投放,40%的商品成本,10%的運營成本,25%的退貨金額,你就有10%的毛利了。
而單價低的百貨商品,ROI基本就只能在2-3左右,成本低,退貨率低,所以這么點ROI也能賺錢了。
在完成這三個數據查看之后,了解了直播的相關數據,記錄在案,分析出合適用戶,選擇爆款,花錢燒千川提流量?,小哥想結果應該都不會太差。
02 千川計劃A/B測試
直播間下單:轉化為主,投產優秀
直播間成交:精準人群,投產優秀
直播間粉絲提升:核心關注粉絲增長,點擊單價中高
直播間評論:核心關注評論增長,點擊單價中高
說回AB計劃,其實如果不看任何商品、直播間等信息,可以搭建上千個計劃,因為可以選擇的緯度實在是太多了,光人群在年齡、性別、地區上面,就可以排列出幾十個計劃了。
但不是所有的計劃都是需要的,不然真的沒那個時間去建計劃做測試。
把確定的因素敲定,把不確定的因素做分類測試,這才是AB計劃的正確操作。
比如我們做的是女式服裝行業的輕奢風格,那么性別女,年齡25-45歲這個是非常明確的,至于地域,可以建立1-4線城市的四個維度,其他設置全部一樣去做測試,就可以得到結果。
記住,AB測試一定是單要素不同的測試,有兩個變量的話結果就沒有參考價值了。
說到底,AB計劃就是為了讓我們抓住最好的人群,今天我測試了地域,發現一線城市的數據最優秀,那么明天,我想知道喜歡我家服裝的女生另外還喜歡美食、家居、美妝還是旅游,這時候,又要建多個計劃去測試拿數據。
甚至次一級的地域我也要拿來測試,或許有著某種興趣的女生轉化就會特別好也不一定哦。
預算多,就多建幾個計劃,一般每場直播都會測好幾個方面的緯度來做比較,等到數據一出,就可以計劃明天的測試內容了。
在計劃名稱上,每個投手都有自己的風格,一般建計劃的時候按照自己的個人習慣去做,年齡、目標、性別、地域、興趣、出價等要素都可以放在名稱里,關鍵是要在做數據分析的時候能高效得到想要的結果。
行為類目和興趣人群一般來說比較精準,而達人人群就有一個粘性問題,或許搶量會比較難。
出價從低到高,但記住不要老是修改出價,可以使用復制計劃提高出價的方法,慢慢測試出能起量的一個出價。
多計劃并行,消耗和ROI進行比較,優勝劣汰,特別是優質計劃,趕緊復制計劃出價再高個1%去搶量。
總結一下:計劃類型+人群定向+出價方式+創意類型進行數據測試賽馬,找到高投產低成本的計劃,找到精準的價值流量,提升ROI
03 數據復盤
做數據復盤其實是為了優化計劃,根據系列計劃的消耗和ROI,確定系列中的哪個計劃是好的,到底好在哪里,如果系列中每個計劃都很差,那么也需要找到原因,到底是出價低投放不出去還是人群找得太窄,影響了消耗速度。
具體操作是這樣的,首先把所有計劃進行分層,分為優質計劃、中等計劃和偏差計劃。
偏差指標:暫停計劃,壓低出價,預算控制300塊。
建立每日的重要數據匯總表,看數據是否在穩定期或者緩慢上升期,如出現異常要及時開會總結,找出根本原因,人貨場流當中到底是哪里出現了問題。
千川不是萬能的,直播帶貨一定是“人貨場流”的有機結合,里面的門道還有好多,小哥只是說了其中一點點,歡迎更多朋友來一起探討。
本文為@互聯網運營的那些事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