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扒的APP,非常“牛逼”,神級增速!不足6個月,就把MAU從0干到2000萬。主要用戶群是下沉市場用戶,但是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大多數都不知道這個APP——“秘樂短視頻”。
不為別人所知道的快樂
文案真是令人浮想聯翩啊~
我從一位已經拉了40多人注冊秘樂的邀請人那里,要到的秘樂公司介紹,看上去相當牛P。開扒TA的主要原因:運營路子被數據漲幅驗證的生猛!
在眾多不可取之中,竟然找到了一些,值得運營人學習的地方。我主要從以下4點開扒:
1、APP漲幅數據
2、公司背景
3、運營套路盤點
4、總結
一、APP漲幅數據
據易觀千帆2020年4月數據報告顯示,MAU超千萬APP增速TOP中,秘樂短視頻排名第2,MAU達到1067萬,環比增幅58.39%,意味著光在今年4月份,秘樂就有400多萬的新增MAU。
持續4月的輝煌,5月底的WAU已經達到1340萬了,按照他4月份的MAU周活率68.8%來估算,其5月MAU應該已經漲到2000萬左右了(5月MAU新增近千萬)。
瞧瞧這優美的周活增長曲線!秘樂的用戶70%是安卓,但從6月1日開始,秘樂已經連續在“APP Store免費榜”霸榜一周,相信6月份的增長也不會太差。
數據這么牛P的產品啥樣兒呢?我截了幾張圖,大家找個體感:
是不是看上去平平無奇,甚至有點小山寨。入駐的明星都是20線小明星,很多視頻也曾在快手、抖音刷到過,這樣的產品,數據憑啥這么好?
靠裂變拉新!!!
這不禁讓人想到同樣靠裂變模式獲取上億用戶,3年時間就成功上市的“趣頭條”,秘樂的路會走的像趣頭條一樣嗎?扒一扒公司背景,相信你就會有判斷。
二、公司背景
秘樂短視頻APP屬于,“浙江秘樂魔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確如公司介紹一下,天眼查上可以查到信息。但是也查到3個疑點直接打臉,注冊資本5000萬,實繳卻只有29萬。
2項經營異常,皆因公司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
騷操作,1個月內變更兩次經營場所,查不到任何融資記錄,且秘樂的股東們也不見有啥資本背景。
一方面,宣傳的和查到的完全像是兩家公司,秘樂官方或邀請人,誰在杜撰?我不知道。
另外一方面,從查到的信息來看,秘樂完全像是一家新鮮出爐的、空殼小公司。但是從秘樂的運營套路中,你又能明顯感覺到“老練”,對人性的洞察、裂變模式的設計、包括新人留存的策略,都非常非常老練。若是第一次操盤,絕對!不可能!達到這種水位!
三、具體老練在哪?我們細細說來
作為一個被邀請人,下載秘樂短視頻后,會獲贈一個銘文,有了這個銘文每天刷5分鐘短視頻,可生產0.4個秘豆,連續刷10天,累積生產達到4個秘豆后,可出售秘豆換錢;
【裂變拉新的核心:超低用戶行動成本】
一個秘豆的價格從5月份我關注的時候17元,現在已經漲到24元;如果此時賣出秘豆需要扣除60%的手續費(之前是扣50%),賣4個豆本來能賺96,現在告訴你只能賺38.4元塊錢,心疼不心疼?!
【利用用戶害怕失去的心理,驅動分享】
心疼怎么辦呢?去拉人啊,拉人有3個好處:1是可減免部分手續費、2是可以提高活躍度,活躍度越高生產秘豆就越多;3、不拉人最多只能賣4個秘豆,拉人才可以繼續賣;
【利用人性貪欲,裂變雪球越滾越大的關鍵點】
但是拉人也不是拉1、2個就行,拉4個新人提現手續費降到38%,拉20個降低到26%;拉40個降低到23%;拉100個降低到20%;從這個階梯你會發現,拉4個新人是最劃算(也是普通人墊墊腳能做到的);
【裂變規則設計】
再說回銘文,贈送的銘文只能生產38天,最多產15個豆;如果想要繼續生產怎么辦?可以用10個秘豆“復投”(購買最低等的紅色銘文),紅色銘文也是生產38天,最多產12.85個豆,意味著用10個豆+38天時間+每天看5分短視頻=12.85豆
【新人持續留存策略之一】
當然以上都是針對普通玩家的策略,平臺怎么玩人民幣玩家呢?
花錢->買秘豆->兌換銘文->生產秘豆->提現
秘豆價格一直在漲,以橙色銘文為例,花錢買100個秘豆,投入38天后,可賺29.5個秘豆;假設我在20塊錢一個秘豆的時候,花2000塊錢買100個秘豆,購買橙色銘文,38天后以25元的價格賣掉生產的129.5個秘豆,就能提現3237.5元,凈賺60%呢。
很多人被蠱惑,覺得錯過淘寶、錯過抖音,不能再錯過秘樂;這玩意太賺了不能錯過這個發財機會,趕緊買買買。
還有一波人能察覺到風險氣息,但是有投機心理,覺得這盤還能撐一撐,于是也買買買。龐氏騙局了解一下?
上一個很火且同模式的“趣步”,已經被立案調查了,有興趣的自行百度。
PS:查了一下,趣步竟然還有30多萬的日活
回歸正題,去年我也操盤過一個裂變拉新項目,當時參考樣本是趣頭條,曾仔仔細細研究,并總結了人家成功的4大要素。
不過很遺憾,拉新量級遠不及預期,沒玩起來。但沉淀了一些經驗和資源,今年分析秘樂這套裂變拉新的玩法,還是挺開心的,有很多啟發。
拉1個人能賺多少錢,不一定要明示給邀請者
趣頭條,抖音火山版,包括我之前的設計,都一樣。拉一個新人多少錢,新人多少天內干點什么事,對應你一共能拿多少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清楚有好處(確定性),也有不好的地方(錢少驅動不了)。
裂變渠道的拉新成本,是要和其他渠道的成本、新用戶的ROI等綜合之后給到的。都知道價格越高,驅動的邀請用戶量就越高,給不起啊!
但你看,秘樂這套模式就完美避開這個問題,我調研過這位給秘樂拉新40+的邀請人。問她邀請一個人到底能賺多少錢,她是不清楚的。
于是,我就估算了一下拉新成本的大頭部分。
以拉4人那檔為例,平均每拉1個人,邀請人多賺5.28元,這個拉新成本其實是很低的!!因為要成為有效拉新,必須注冊成會員,并經過實人認證!
(新人后續貢獻的活躍度啊什么的比較難算,且占比拉新技術成本不高,本次未計算)
用戶最初從普通用戶轉變成邀請者,都是因為那60%的手續費,一個秘豆的實際價值可能就是原本的40%,但是用手續費這樣一包裝,就給了用戶營造一種很心疼的“失去心態”。
"不拉4個人,就失去了原本屬于我的60%"和"我要去拉4個人,多賺21塊錢"
你品,你細品!
利已又利他,拉新/留存效更佳
趣頭條和抖音火山版的裂變權益設計中,都是邀請者利益最大化,但秘樂卻是邀請者和被邀請者,收益都很大。即使一個人都不拉,用戶僅看10天視頻就可提現38.4元。
對下沉市場的用戶來講,刷視頻就是日常。刷視頻還能賺錢,并且錢還不少,特別美!真的有人提現成功,對觀望人群的刺激會很大,這也是不斷有人加入秘樂的原因之一。
但秘樂為啥能承擔這么貴的新人留存成本呢?
如果從整體用戶規模增長的角度來看,你會發現秘樂并沒有多花錢,甚至可能還省錢了。38天內看夠10天,這一策略就是針對新人提升其留存率的。
第X天留存率成本計算公式:拉新成本 / 第X天留存率 - 拉新成本
以上數據第10天留存率是我隨意寫的,并非秘樂真實數據,用一個數據公式,大家能更直觀的看到,提升新人留存率的收益,非常大!
但比較遺憾,很多做用戶增長的同學,在一個小局里,是不這樣放在大局里看成本的,包括曾經的我!
團隊力量在裂變拉新中的重要性
我去年搞裂變拉新沉淀下來的一個重要經驗:裂變拉新也有二八原則的!
邀請成功者中的20%,拉來了被邀請者中的80%,包括對趣頭條裂變項目的調研中也發現這個規律。蹚過水坑沉淀下來的不光是經驗,還有資源,秘樂也是。
網傳,秘樂的創始人金某,是福音短視頻的管理層(福音短視頻是一個已經跑路的資金盤,和秘樂模式一樣),所以金某的手上掌握著一大批TOP邀請者,新版上線都會進行線下“城市合作人宣講會”。
而這些人之所以能成為TOP,能成為秘樂的城市合伙人。是因為他們手里,有下家資源、有渠道,有推廣經驗,他們甚至是專業推廣機構,并以此為生(參考淘寶的淘客)。
建群、開直播、搞地推,一條龍教學服務獲取、管理下線。他們的經驗,比我們這些設計裂變模式的運營都要來的豐富。驅動好他們,裂變成功一半。
秘樂APP里,邀請者入口設計的非常隱蔽,如果沒人邀請,你自己下載秘樂,甚至很難發現還有這種推廣玩法。說明秘樂對邀請者的運營,重點放在APP外,他們運營這批人肯定是利益刺激。
但是具體采取了什么策略,不知道,很好奇!
?四、總結?
當我們了解裂變的成功要點,也從很多成功案例中受到啟發。再去設計一個裂變模式,就一定會成功嗎?
未必!!因為土壤不一樣。
趣頭條、秘樂、趣步、七貓等,你發現沒,都是新起的APP,核心價值點就是:閱讀/看視頻/看小說,能賺錢,用戶參與門檻極低,且是邊娛樂邊賺錢。
要是以支付寶APP為例,核心價值已經生根了,就是支付。產品里面的內容又非常多,用起來很復雜。假設你是支付寶的用戶運營,要設計一個裂變拉新項目獲客,
你會:
- 怎么設計?
- 目標用戶是誰?
- 哪些渠道能觸達到他們?
- 哪些策略用戶門檻最低,可以用來做承接?
- 怎么設計激勵模式才能讓裂變滾雪球?
...
今天以一個靈魂拷問收場,有好的想法,歡迎評論交流哦~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