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分享的是流量、轉化、突破提升,感覺到并不是每一個賣家都能夠很好的運用到。因為每一個店鋪的操作模式都不一樣,要想在文章中學習到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實操。
這次沒有分享雙11大促的玩法,是因為還有很多中小賣家可能活動沒報上去,沒報上活動覺得心累,雙11沒有他什么事情。其實不該這么想的,大促報名只是展位,那么如果沒有展位的賣家,依然可以從雙11大促前期預熱收藏加購,做店鋪內的活動,雙11當天爆發,依然是沒有問題的。
好了話題已經跑遠了,回歸主題,這次主要給大家分享 一個小賣家或新手,是如何銳變成中級賣家的。關于:新品標打造、扶持流量獲取、選款的錯誤方向及正確路線、持續沒流量沒轉化怎么解決、花錢做推廣沒效果,停下來沒流量。這幾個中小賣家的共同痛點,所以我覺得有必要來一次這樣的分享了。
一、新品怎么玩才能做起來?
其實新品要做起來,關鍵步驟有非常多的,店鋪詳情、視覺、文案、推廣方法、產品優勢,但是今天不說這些,說的就是怎么樣打造新品標和獲取扶持流量,權重提高,再談轉化。
1、打造新品標:新品標的打造,可以說非常容易,也可以說比較復雜。大家發現下面的幾個大點,是不是都有一個共同點:獨一無二,不復制。系統給到產品打標,其實就是看到新品的風格都不同,才會篩選打標。所以獲取新品標這塊,做成了一個思維導圖,直接讓大家按照步驟操作。
2、新品扶持流量怎么獲取:可以說中小賣家上新的頻率肯定較大,但是每一次上新都沒有獲取淘寶的正視,這是為什么呢? 先說一個原理,目前做淘寶的人多了,每個類目的產品每天都入駐很多新店鋪新產品,那么都是沒有價值的東西系統自然不會推送。什么叫有價值的產品呢?
1.全人工上架
2.主圖、詳情頁、屬性,自己編寫,不是復制,不出現重復。
3.產品的風格上、主圖的創意上、詳情頁的設計上,都不出現雷同。
我上面說的三點,不是叫有價值的產品,而叫你做到了以上幾點,系統自然就能夠有扶持流量給到你。
二、選款的路上,為什么你一直沒做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必須分清楚。
一個款,如果沒有找對合適的方式去篩選測試,最終導致浪費時間和耗費。那么對于選款上,有很多賣家都不是非常了解究竟如何選款才好,那么其實選款的技巧也都是幾種,我就不詳細的說了,分享的是選款時候的錯誤方向和正確路線。發現問題,發現錯誤,才能改變自己,做好電商。
三、店鋪持續沒流量沒轉化,怎么做?
1、基礎銷量怎么做?:
做店鋪,首先要的就是基礎銷量。如果沒有基礎銷量,開車沒權重、單品沒權重、店鋪沒權重、有流量不能轉化。所以基礎銷量是每個產品的開始。
那么基礎銷量如何做?1.免單,賣家在免單的同時,可以做多一個SKU免單較便宜的東西,比如是免單6元左右的SKU,但是主推SKU是30不免單,這樣總比做一些歪門邪道好很多。;2.淘寶客,這個玩法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可以加入一些群,群里有淘客的直接私聊他發出你的產品優勢、客單價、優惠力度、和傭金等,如果淘寶客覺得OK那么自然回復你,這個很簡單易懂。;3.第三方的平臺:朋友圈、抖音、微博,這些如果有一定的粉絲量,不需要太多,也可以做一些基礎銷量,優惠力度調大,文案策劃做好,圖片發送,下單的人自然來了。
2、評價買家秀多少合適:
一個產品最少有8個以上評價,2個以上的買家秀,這樣你的權重才能提高,且在做付費推廣的同時會有更好的轉化率效果呈現。這個都是每個新店的做法,且不需要考慮,一定是這個道理的。
能做買家秀視頻的同時,盡可能做多點買家秀,這樣對你的產品權重能夠有一定的提升,因為也算是內容的一部分,且內容這塊目前淘寶主推的力度也較大,必須跟著淘寶的玩法走,才能做好店鋪的發展。
3、迷茫了,做什么推廣才更加合適我們店鋪呢?
很多中小賣家都會有一個通病,就是不知道做什么推廣才適合自己店鋪?同行做的好,我也想去模仿,可是為什么又是比他強,價格比他低,就是怎樣也做不起來。
其實這里面包含著很多數據的要求,還有就是店鋪定位的要求。想要站在什么位置,展現到怎樣的買家面前,除了做好店鋪定位、獲取人群之外,我們還需要得到系統的分配。那么系統的分配是怎樣的原理呢,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行?!
上面,我給出的思維導圖,是關于店鋪推廣的渠道,這個我就不一一解說。但是下面的一個原理,我們就必須懂得,而且必須要執行在店鋪上的。假如你是做手機殼類目的,那么今天會有100萬個人群搜索手機殼進店,系統是不可能把100萬個流量都從同一個渠道進店的,有可能20萬從直通車、20萬從淘寶達人、20萬鉆展、20萬淘寶客,那么這個就是個性化搜索的碎片化流量時代了。所以,每一個店鋪都會有自己的一個精準推廣方式,在你自己測試的過程中,應該更關注的是系統給到自己怎樣的定位,你覺得直通車很容易做起來,就專注直通車。覺得淘寶達人的數據反饋很不錯,就去專注淘寶達人板塊。自己給店鋪定位,然后看系統如何給自己店鋪定位,結合著兩個做法,你店鋪的推廣流量會來的更輕松!
4、有流量,但是保不住。
對于流量下降的原因,是有非常多因素的。我這里也只是給大家列出了普遍而容易遇到的。那么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你未能達到系統所期望的轉化率,那么系統就會屏蔽你部分的展現。為什么這么說呢?
個性化展現,千人千面搜索,那么淘寶做出這個原因是什么?可想而知,系統想讓好的產品更精準的推送到消費者面前。如果在你的店鋪綜合都比較良好的下去時,當系統覺得你的產品值得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去測試一下你的轉化率時候,那么你的流量就能夠有比較好的提升,在這個時間段是系統給予你展現的。那么說到重點了,一般來說系統推薦你的時長會是2個星期,在這2個星期當中,系統正在測試你的轉化率、售后能力、停留時間等各方面的數據。當你2個星期過后(大概,看類目決定),如果你的產品未能夠達到系統所期望的均值的時候,那你的展現就自然給屏蔽了,系統會把這一部分流量推送到別的商家再進行測試。這個原理非常容易懂,但是做起來也是相當的難。因為跟標簽關系也很好,和你產品的優勢也很大。因為消費者喜好是決定了你寶貝的存活力度的。
四、花錢做推廣,覺得在浪費錢?不做也不行,做了也不賺錢?
在講這個話題的時候,自己能否先問問自己,對淘寶的熟悉程度?對自己店鋪產品的發展力度?不要一味想著淘寶能給你什么,要想下你能給淘寶帶來什么!
1、不做推廣沒有流量,怎么辦?
一想起推廣,肯定都會想到直通車。那么這個主題當然也是圍繞直通車為主要去講的。
我們首先要了解直通車今年的變化,主流玩法是否改變了。如果連改變都未能及時發現,談何發展,談何做好呢?
1)為什么改版:直通車從2018年年初開始,改版了至少有3次,那么每一次的改版,都是讓直通車變得更加智能化,智能化的原因是讓直通車更加匹配千人千面的搜索和展現在更精準的買家面前。
2)改版后,主推什么:這句話的理解意思是,改版后的直通車,我們應該要怎么玩才能跟得上。大家只需要明白一個道理:直通車目前的關鍵詞已經成為了輔助,主要是定向、精選人群,這兩塊玩法是核心。因為定向和精選人群主要針對手淘首頁,手淘首頁的展現、排名,都是有一定的權重增加后才能提上去,那么權重如何增加?問題就在于定向和精選人群這兩個模塊里面的標簽了。獲取更多的點擊,從而使得標簽形成,如果沒有一定的點擊率,如何給你產品打上標簽呢?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大家思考的一個問題,
3)增加權重、標簽形成力度:那么每一次的改版,我們都明白了應該主推什么之后,我們是否更加應該去注重如何增加權重呢?那么直通車改版后,加強了對點擊率的權重,反而弱化了轉化率的權重。不是因為淘寶不去注重轉化率了,而是視覺創意這塊系統覺得應該更注重更有價值。因為有了買家的點擊,才能確定你的目標人群,系統才好給你打上精準的標簽去展現給精準的買家面前。這個意思很好理解吧!
2、直通車如何帶動自然搜索?!!!
想必這個問題,是非常多商家都想知道的。究竟直通車能不能帶動自然搜索,如何帶動呢?因為做推廣是無止境的,都是耗費且不知能否一直穩定下去,所以大家都想從付費推廣中去帶動自然搜索,然后降低推廣的成本。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付費推廣做起來后自然搜索有好的展現,那就必須從付費推廣入手。比如你的直通車方面,是否達到以上說的均值,點擊率、轉化率、投放時間、核心關鍵詞提價、遞增時間。等等這一塊是第一步的開始。那么第二步就是剛剛提到的,直通車定向溢價,那么怎么溢價才是最合適呢?越高越好嘛?并不是的,因為溢價只是從你的關鍵詞上去多遞增點擊率花費,那么如果你溢價很高的同時,系統不知如何給你關鍵詞增加權重,關鍵詞無法增加權重,那你的標題權重就很低從而自然搜索排名就會得不到很好的展現。其實種種的都是關聯起來的,主要看過程你能不能夠去發現這些問題,立即修改修修正。
五、轉化率不行,怎么辦?
到了最后一點轉化率這一塊,我這里就不說詳情頁、主圖、促銷方案、客單價了,因為這一些都有看不完,說不清楚的話題,如果想要知道這些內容,可以回看我的干貨文章,有1-15篇提高轉化率的技巧,多半部分都是在講:詳情頁、主圖、促銷方案、客單價,這一系列的。
那么最后我這里就挑出核心,且很少商家知道的,注意的轉化率為什么提不高的問題:
1)首先看看進店人群是否精準:可以從生意參謀-流量-訪客分析里面看到,分析出進店人群的精準度,如果進店人群都不精準,談何下面的優化轉化率呢?那么這個進店人群精準度也是會影響到你產品標簽形成的一個很大要點。
2)同行近期有沒在做活動、促銷,導致你的流量都傾向他們了。
3)詳情頁是否出現延遲現象,這個問題我從2015年到2018年,都一直有強調了。不是看你詳情頁視覺有多牛逼,而是買家點開詳情頁頁面的時候,會不會出現卡圖,且反應非常慢的現象,如果是這樣,你的視覺就算做的再好,你的跳失率都會非常高。
總結:
一個小賣家其實想要變成中賣家不難,貴在堅持。我們做電商的,都不能想著一步登天,因為系統收錄我們需要時間,因為我們學習需要時間,因為我們走錯路也需要時間走回來。引用中國合伙人的一句話:當你意識到失敗只是彎路,你就已經走在了成功的直道上。
本文為@運營喵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