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抖音做商品卡,不投流,也能有不錯的銷量,是一個流量紅利期。”
近日,一位食品品牌操盤手跟剁椒分享了最新的抖音運營心得——現在不投流的情況下,做商品卡能帶來40%的GMV。這相當于,他通過抖音貨架端,補齊了前端(短視頻、直播)能帶來的GMV,同時也意味著,前端投流成本大大降低。
“去年沒有商城,直播間占大頭,就是投流多少回報多少,用戶不復購,也沒什么店鋪心智。2023年GMV體量有所下滑,但整體的經營更健康了。”
抖音推出“貨架場景”之后,商品卡流量占比越來越高,也帶來了大量自然流量。
巨量千川產品運營李東洋在有米云數見增長大會上指出,抖音商城的日均UV已經超過了1.6億次,大量的人進入商城瀏覽、搜索、購買。通過抖音電商做搜索的詞曝光量,日均PV已經超過了4.6億。
誰最能最早找到市場空白,誰最有流量嗅覺,誰最先吃到紅利。
剁椒了解到,某酸辣粉品牌在抖音商城,光靠自然流量,月銷售額已經達到600-700萬。
“現在商城賣的最好全是9.9元的低價品,但這只是平臺過渡期獨有的生態。”愛拍內容科技CEO黑牛表示,食品行業客單價低,復購率高,天生就容易做商城;相比之下,用戶決策時間長、復購低的行業品牌,做商城難度會大一些。
“現在,抖音商城的拉新一定會采用'拼多多屬性'的低價模式,這對于產業帶商家和傳統淘系運營商來說,是大紅利期,但這并不意味著品牌沒有機會。抖音的低價終極形態一定不是'拼多多屬性'的低價,而是'小米屬性'的超值性價比。”
經過幾次實戰,黑牛總結出兩大方法論:“高銷量、高好評、高權重的商品鏈接,就能為抖店帶來自然流量。”“內容場(短視頻、直播)負責GMV增長,貨架場(抖音商城、搜索)負責利潤提效。”
在抖音電商的貨架時代,之前內容場沉淀的高銷量鏈接,依然有機會在貨架場繼續熱賣;商家在內容場投入越多,在貨架場也更容易拿到結果。
紅利增量在“貨架”,但商家都在開卷“1分錢”和“9.9”
當下的商城流量紅利,更多是產業帶商家的流量紅利。
“我之前不做抖音短視頻、直播,現在商城0元入駐,開設一個商品卡就能賣東西,棉簽賣不動,就賣刷子,銷量越高,自然流量也越高。”一個產業帶商家告訴剁主,很多無貨源的玩家當副業就能做,試錯成本非常低。
當下階段,品牌商家已經把以短視頻、直播為主的內容場作為重經營和營銷陣地,雖然大盤整體增速很好,但由于平臺用戶增長瓶頸和流量越來越貴的問題,ROI想要進一步提升,越來越難。
2023年,抖音的重點業務目標變成了拉高商城成交占比,從“興趣電商”升級為“全域興趣電商”,興趣電商的邏輯是“貨找人”,如短視頻、直播,依賴強付費強投流,而“人找貨”如商城、搜索等貨架場,依靠系統推薦,以及搜索等用戶習慣的養成。
從主流消費趨勢的角度來講,如今從阿里到京東再到拼多多,電商策略全是低價,背后是消費者購買日常消費品更加務實,開始追求當下的滿足,客單價相對低。
“市場行情不好時,低價和性價比變成了最理所當然的拉新策略,用超低價擊穿用戶心智,商城自然流沖洗未成單用戶,考核訂單數才是下一個平臺增長點。”黑牛向剁主透露,從今年Q1季度開始,抖音電商的核心銷售指標就被下放到產業帶商家,指標考核為OPM,即訂單量,一靠重復的消費,二靠低客單價、高頻生活剛需品。
尤其是新用戶進入抖音商城,可以發現0.9元就能購買棉簽等超低客單的生活剛需品,極容易產生消費沖動。在抖音直播間、短視頻等各個端口,平臺都會設計小貼片把用戶引流到貨架。
產業帶商家的紅利在于,不需要靠強付費投流,走優價多銷的模式就能吃到抖音商城流量扶持,也可以拿到大結果。
比如,投放型白牌產品成本2.5元,售價25元,那性價比型的白牌同樣產品成本2.5元,但只賣5元,這是付費打法與自然流打法的區別,以貨盤性價比和豐富度制勝,而非品牌力。因此,在如今貨架場的實踐中,商家不投流,依靠商城依然可以有動銷,同時商家也可以借助貨架場培養用戶主動購買的習慣,提升復購。
對于本身就有用戶忠誠度或者產品本身具備不可替代性的品牌來講,是更為有利的。黑牛舉例,一個會買海藍之謎的用戶,并不妨礙平時會比價去買2.9元的棉簽。并且,如果是海藍之謎的忠實用戶,商城不論推薦任何平替,都不會選擇,反而又在商城被二次觸達,有可能再買一瓶海藍之謎,從而品牌會用更多的復購觸點。
這意味著,品牌需要快速抓住紅利入局。
品牌如何獲取商城自然流量?打造超級爆品
近期,平臺提出一個新的玩法:用“超級爆品”的自然流量扶持幫助品牌打造爆品。
比如,在商城內,同類目商品中銷量排名在TOP1%頭圖的點擊率就有大額自然流量,也是抖音定義的商城內的這個類目的超級爆品。
據李東洋透露,擁有超級爆品的商家流量,對比沒有超級爆品的商家流量可能會好15倍。其次我們會發現,擁有超級爆品的整體GMV能占到全店GMV的70%以上,它正在成為一個核心關鍵增長點。
“我們把店鋪獲得流量分為'三高’,高銷量、高好評、高權重,這樣的商品鏈接將成為品牌抖音電商的核心資產。”黑牛總結。
這意味著,貨架場景就不靠純低價的邏輯,高銷量鏈接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短視頻、直播所屬的內容場,大品牌都應該拿之前的在短視頻、直播的爆款再重新做一遍商城。
在黑牛看來,前提是大品牌在抖音爆款的單個鏈接是固定存在的。不過目前看來沒那么樂觀。一方面,很多品牌依舊是同一個商品瘋狂開100個鏈接,給到不同的“達人專屬”;另一方面,電商銷售有周期性,七夕、中秋都會有單獨的鏈接。
反而,之前沉淀下單鏈接的商家現在吃到了很多紅利。比如食品商家,天然剛需,客單價低,復購率高;還有非標品商家看到此紅利,開始轉換策略,比如二奢平臺商家胖虎,現在會在貨架上售賣標品。
也有品牌借此嘗試創新產品組合,推出小樣鏈接來做貨架渠道的生意。滿婷從去年商城開啟就已經做布局,如今商品卡GMV占比已經達到35%-47%。
前期全是挑戰,滿婷把貨架商品和直播間的商品都放在同一個店,做的時候發現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貨架起來了卻影響了前端的品牌直播,甚至拉低了前端的流量效率。
“商城里面有很多資源位,但在算法規則下,高客單價的很難在商城成交,用戶心智也不成熟,只能找一個試錯成本低的產品。”現在,滿婷嘗試出一個共存且效果不錯的方式,就是用商城做派樣引流,做洗發水的旅行套裝,打戶外場景,直播間用正裝產品銷售轉化打家庭場景,用戶低成本感受到產品的優質后,會進直播間購買,鏈路就是成立的。
不僅如此,派發小樣的方式也得到了達人的青睞,用來做直播間的超級福利單,用戶喜歡,達人也更愿意去帶貨滿婷的產品。
打造爆品之外,對品牌商家而言,優化商品卡詳情頁是最能看到轉化效果的。
“以前平臺對于商品說明會有一些卡審點,比如持久留香24天,必須提供相關證明,要不然詳情頁不讓放,我們也沒在意,畢竟在短視頻、直播興趣交易,商品卡影響不大,現在需要改掉這一陋習。”某洗護商家告訴剁主,他們會以天貓的商品詳情頁優化邏輯來對待抖音的商品。
“小藍詞”——撬動流量從內容場轉到貨架場
對品牌來說,貨架場的確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但不應該只關注眼下的銷售數據,若孤立在內容場之外,生意依然會有天花板和瓶頸。
背后的邏輯在于,與淘寶等傳統貨架場的搜索驅動消費的流量分配邏輯不同,抖音比如猜你想搜,主動逛等,都是通過對用戶興趣內容的抓取,向中心場的鏈路打通促銷售,比如短視頻-搜索這一路徑中的工具“小藍詞搜索”。
今年有爆火討論度的“雪碧致敬1982”活動中,雪碧品牌方就是通過運營達人短視頻評論區置頂鏈接“小藍詞”,直接打通轉化鏈接,點擊小藍詞跳轉品牌直播間和商城,完成用戶的種草即收割。
其背后引爆商城銷售的正是前端出圈的內容。雪碧官方一方面通過致敬經典梗“1982 年的雪碧”的短視頻,引發抖音網友開箱測評熱潮,另一方面在直播間舉辦雪碧首場全球競拍會直播,邀請“總裁專業戶”王耀慶講說產品,實時在線最高人次能達到10W的圍觀。有了前端內容場的聲量和口碑,貨架場的爆發不是難事。
歸根結底,還是要做高質量的內容可以更好地轉化產品,連接順暢到貨架場,互聯互通,釋放出更大的增量空間。
但在剁主交流的多個品牌看來,他們的現階段的苦惱和困境就在于,內容團隊不行,不能持續制造內容爆款,行業都知道的爆款模版要么已經被用爛,要么不適合自己的品類和產品。
剁主借助第三方工具平臺發現,之前的短視頻素材,更多是偏純轉化率,比如用戶有什么樣的痛點,品牌可以解決,但隨著同質化的廣告越來越多,除了品牌名不同,同行競品的引流素材套路一模一樣,用戶十分排斥。現在借助有米云的大盤數據,會發現越來越多貢獻完播率的素材偏多,即要求回歸內容屬性的短視頻,用戶看了不會反感,也能維持平臺的內容生態。
本文為@剁椒娛投原創,運營喵專欄作者。